第七章 力 复习课件(共20张PPT)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章 力 复习课件(共20张PPT)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中物理
第七章 力 复习
人教版 八下物理
1

1. 力是物体对 的作用。2.要产生力,必须有 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产生不了力。
3.不接触的物体 产生力的作用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N)
考点一:力
物体

也会
牛顿
中考展示:以下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的作用是使物体运动
B,不接触的物体只要能发生相互作用,也能产生力
C,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D,力的发生至少有两个物体
A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力改变物体的_________
(2)力改变物体的_________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使物体发生形变。
考点二:力的作用效果
运动快慢
运动方向
形状
典型例题:“足球进校园”增强了青少年体质。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
A,把静止在足球场上的足球踢飞 B,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停下来
C,守门员双手抱住飞过来的足球 D,足球把足球场上的小草压弯了
D
中考展示:甜水面是成都的传统美食,制作的关键是做出有筋道的面条:用上等面粉加盐和水,揉匀后静置半小时,用面杖弊成面皮,再切成适当宽度的面条,然后两手抓住面条用力拉长。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揉捏面团时,面团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B,面团被择制成面皮,力改变了面团的运动状态
C,手推面杖来回运动,力改变了面杖的运动状态
D,用手拉长面条,面条受力的同时,手也受到力
B
1. 力的 、 、和 叫力的三要素。
2.用一段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
考点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
典型例题:要改变力的作用效果,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
A,必须同时改变力的三要素
B,至少要改变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C,至少要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D,至少要改变力的三要素中的一个要素
D
中考展示:小车在100N拉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如图所示是该拉力的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示意图把拉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了
B,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C,只有力的大小方向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D,图中小车所受100N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
C
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大小 、方向 、作用在一条 上、作用在 物体上
考点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等
相反
直线
不同
典型例题: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面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 )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真面对书的支持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所受的重力与地球对书的引力
A
中考模拟: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 ( )
A.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
B.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
C.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D.鸡蛋对石头没有作用力
A
2
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能 原状的特性
2.塑性:有些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 的性质
3.弹力
(1)物体由于发生 而产生的力。
(2)产生条件:①物体相互 ;②发生 .
(3)弹力的三要素
①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 有关。
②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 相反,且总与接触面 。
③作用点:在 上。
(4)常见的弹力:支持力、压力、拉力等实质都是 。
考点一:弹力
自动恢复
形状
弹性形变
接触
弹性形变
形变程度
形变方向
垂直
接触面
弹力
典型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B,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物体只要发生接触就能产生弹力
典型例题2:有关弹力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产生的
B,测量时,弹簧伸长方向与受力方向可以不一致
C,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它所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
D,两物体有弹力作用,但物体不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
B
C
中考模拟1: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对弹簧上端施加5N竖直向上的拉力,则( )
A,手对弹簧拉力的施力物是弹簧
B, 弹簧对手的拉力使弹簧发生了形变
C,弹簧对手的拉力和手对弹簧的拉力的作用点相同
D,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中考模拟2:如图,水平地面上并列放着两个相互接触的静止木箱甲和乙,则 ( )
A.甲和乙之间没有弹力
B.只有甲对乙有弹力
C.甲对乙有弹力,乙对甲也有弹力
D.只有乙对甲有弹力
D
A
考点二:弹簧测力计
大小
1.作用:测量力的 仪器。2.原理: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 。3.使用:
(1)使用前:①看:看清看清它的 和 。
②调: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上,若不在,
应 。
③拉:轻轻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被外壳 。
(2)使用时:④测:测量时,要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 方向平行,避
免弹簧与外壳发生 ,所测量的力的大小不能超过
弹簧测力计的 。
⑤读:读数时,视线要 。
伸长量与拉力大小成正比
量程
分度值
调零
卡住
所测力
摩擦
量程
正对刻度线
典型例题:某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况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一定要注意观察标尺的零刻线、分度值和量程B,使用前应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并调零
C, 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一定要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D,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记录数据的同时要记录力的单位
中考模拟:在实验室我们经常使用弹簧测力计,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测量前不需要估计被测力的大小,不需要观察量程
B,测量前,要轻轻拉动几下弹簧,这是为了避免弹簧卡在外壳上
C, 只要弹簧拉不断,可以挂任何大小的物体朝任意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
D,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簧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C
B
考点三实验:弹簧受到的拉力与伸长量的关系
刻度尺
实验器材:钩码(每个钩码施加的拉力为0.5N)、 、轻质弹簧、铁架台
实验步骤:
(1)将弹簧悬挂在支架上,测量出弹簧原长记录在表格中;
(2)在弹簧下端依次增加相同规格的 ,分别测出对应的伸长后的长度,把数据记录在表格内.
弹簧原长L0(cm) 拉力F(N) 弹簧长度L(cm) 弹簧伸长长度△L= L- L0(cm)
12.56 0.5 12.96 0.5
1.0 13.36 1.0
1.5 13.76 1.5
2.0 14.16 2.0
分析表中数据和图像可知:实验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_ __,弹簧的伸长量就越_ 。而且,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_ _比。
钩码



典型例题:小明同学在竖直是挂的弹簧下加钩码,做“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实验。下表是小明同学收集的实验数据
(1) 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完成上表的空白处
(2) 在坐标中画出的弹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图
(3)分析实验数据或从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
系图,你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
3
重力
考点一:重力的大小
1.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 成正比.2.公式:G = . g= ,粗略计算时,g 取 .
质量
9.8N/kg
mg
10N/kg
中考模拟: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同一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为地球上所受重力的1/6,若地球上g=10N/kg。
求(1)一个质量为1500g的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2)一根绳子在地球表面最多能县挂重300N的物体,则它在月球表面最多能具挂的物体的质量约是多少
解:(1) m=1500g=1.5kg
G=mg =1.5kgx10N/kg=15N
(2)G物=F=300N
答:(1)一个质量为1500g的物体在地球上时的重力是15N;
(2)绳子在月球表面最多能悬挂的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80kg。
考点二实验: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 有关.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重力小与质量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设计实验:(1)用什么工具测量重力?用 测量重力。(2)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物体的 、物体受到的 大小。(3)实验器材: 、质量为50g的钩码(数个)(或天平)、铁架台。(4)实验方法:钩码的质量已知(50 g),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其大小等于钩码的 。比较质量不同的钩码受到的重力大小,找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进行实验:
(1)调节弹簧测力计指针到 处;
(2)将一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G,填写在表格中;
(3)逐次增加钩码个数,分别测出对应的重力G,并填写在表格中;
(4)在下方的坐标图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并连接这些点;
质量
弹簧测力计
质量
重力
弹簧测力计
重力
零刻度线
考点二实验: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数据:
质量m/kg 0.05 0.1 0.15 0.20 0.25 0.30
重力 G/N 0.49 0.98 1.47 1.96 2.45 2.94
重力/质量 (N/kg) 9.8 9.8 9.8 9.8 9.8 9.8
数据处理: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建立坐标系。描点连线,画出重力与质量关系图像。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当质量成倍增加时,物重也成倍增加,但它们的比值 。这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即正比例函数图像,由此可以得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 :实验结论:物体受到的 和 成正比,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一个定值。
不变
正比
重力
质量
典型例题: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明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钩码进行了探究。
(1)完成此实验所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___________
(2)如图甲是他第二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四次实验数据,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
(4)由图像或者表格中的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弹簧测力计
天平
2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
考点三:重力的方向、重心
重力的方向:
1.总是 ,垂直于水平面 (近似指向 ).
2.应用:利用铅垂线确定竖直方向,利用水平仪判断桌面是否水平等.
重心:
1.定义:重力的等效 叫做物体的重心.
2.位置:(1)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 上.
(2)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用 确定它的重心.
3.重心 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 ,空心球的重心在 。
竖直方向
地心
作用点
几何中心
悬挂法
不一定
圆心
球心
典型例题1: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物体的质量跟它所受的重力成正比
典型例题2:在墙上挂像框时,可自制一个重锤来检查像框是否
挂正,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
来是由于它 较低的缘故。
典型例题3: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了一种汲水陶罐一欹器,
如图是其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它盛有一定水时所受
重力的示意图(重心在O点)。
B
竖直向下
地球
重心
中考模拟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重力的大小就是地球对它的吸引力
B,在地球各处的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所在位置无关
中考模拟2:小明在探究重力的方向时,将如图所示的装置放在水
平桌面上,逐渐改变木板M和桌面的夹角a,会观察到悬线OA的
方向 (选填“改变”或“不变”),剪断是线0A,小球竖直
下落,说明重力的方向总是 建筑工人经常使用的_______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选填“铅垂线”或“测力计”)
中考模拟3:如图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谷爱凌滑雪的
图片。请在图中画出她受到重力的示意图(其中O为
重心)。
B
不变
竖直向下
铅垂线
THANKS
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