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欧姆定律(共14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欧姆定律(共147张PPT)

资源简介

(共147张PPT)
2023中考物理复习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保护______;②改变电路中的_____。
(3)结论:①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比。
②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______比。
电路
电流


2.欧姆定律
(1)人物: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科学家______通过实验归纳出来的。
(2)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______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______成反比。
(3)公式:______。(注意:各物理量统一使用国际单位)
(4)成立条件:同一性,即同一时刻的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
欧姆
电压
电阻
I=
3.电阻的测量
(1)原理: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______。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导体两端的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伏安法测电阻:分别用电压表和______测量导体两端的______和通过导体的______,然后用公式______计算出导体的电阻。
电压
通过导体的电流
电流表
电压
电流
R=
(4)测电阻的特殊方法
①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测量未知电阻Rx:把Rx与R0并联,分别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利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的条件,求出Rx。
②用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测量未知电阻Rx:把Rx与R0串联,分别测出它们两端的电压,利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的条件,求出Rx。
4.串、并联电路比较(见下表)
相等
=
+
之和
+
等于
+
相等
=
考点1 欧姆定律及简单电路计算
考点2 U-I 图像与I-U 图像
考点3 动态电路分析
考点1 欧姆定律及简单电路计算
抢分攻略
1.应用欧姆定律时,要明确I、U、R是针对同一电路元件的同一时刻的值,不能张冠李戴。
2.根据需要可以对公式I= 合理变形,并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分析解决问题。
3.注意:电流与电压分配规律既可对部分成立,也可对整体成立,即串联电路有U1∶U2∶U总= R1∶R2∶R总,并联电路有I1R1=I2R2=I总R总。
例1(2022·广西桂林)在物理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小桂按图2-2-1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为10 V,R0为滑动变阻器,R、Rx为定值电阻,且R电压表示数变化了0.5 V,电流表示数
变化了0.1 A,则Rx=_________Ω。
【解析】根据保护电路的要求,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移到电阻最大处,故应将R0的滑片移动至最右端。(2)由题意知,当开关S1由a点切换到b点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0.5 V,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1 A,因为R<Rx,所以,电压表示
数增大了0.5 V,电流表示数减小了
0.1 A;又因为电源电压不变,所以
滑动变阻器R0两端的电压减小了
0.5 V;因为滑片移至某点固定不动,
所以R0===5 Ω。当开关S1接触a点时,Ia=== 0.5 A,当开关S1接触b点时,Ib=Ia-0.1 A= 0.4 A,由欧姆定律知Ib=,即0.4 A=,解得Rx=20 Ω。
例1(2022·广西桂林)在物理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小桂按图2-2-1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为10 V,R0为滑动变阻器,R、Rx为定值电阻,且R电压表示数变化了0.5 V,电流表示数
变化了0.1 A,则Rx=_________Ω。

20
【题后总结】为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阻值最大处(可用“近小远大”来判断)。关于欧姆定律的综合应用,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具体分析当开关状态改变时,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情况,进而判断电路中电流和局部电路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对于定值电阻,可用R=计算其阻值。
1.(2020·广西玉林)在如图22-2所示的电路中,R1= 10 Ω,R2=5 Ω,闭合开关S,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则电源电压为 ( )
A.2.5V B.5V
C.7.5V D.10V
C
【解析】两电阻R1、R2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R2两端的电压,故电路中的电流为I=== 0.5 A,电源电压为U=I(R1+R2)=0.5 A×(10 Ω+5 Ω)= 7.5 V。
2.(2022·黑龙江哈尔滨)一只灯泡的额定电压是6 V,额定电流是0.4 A,若将该灯泡接在10 V的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应_______联1个_______Ω的定值电阻。

【解析】因为电源电压U=10 V>U额=6 V,需要串联一个电阻以分担UR=U-U额=4 V的电压;又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当灯泡正常发光时,I=0.4 A,所以串联的电阻R== =10 Ω。
10
考点2 U-I图像与I-U图像
抢分攻略
1.定值电阻的U-I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反之,若某元件的U-I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则该元件的电阻为定值。
2.当U-I图像是一条曲线时,说明电阻是变化的,但图线上各点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仍然满足欧姆定律,即可以用R= 计算图线上各点对应的电阻值。
3.U-I图像中,若图线为直线,则其倾斜度越大,其对应的电阻值就越大;若图线为曲线,则图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倾斜度越大,其对应的电阻值就越大。注意:若是I-U图像,则相关结论与上述情况相反。
例2(2022·广西贵港·改编)电阻甲和乙的 I-U图像如图2-2-3所示,下列该对图像信息判断错误的是( )
A.甲是一个定值电阻,阻值为5Ω
B.当乙两端的电压为2.5V时,其阻值为5Ω
C.将甲和乙串联,若电路中电流为0.3A则
电路的总电压为2V
D.将甲和乙并联,若电源电压为1V,则干
路中的电流为0.3A
【解析】由图像知,甲的U-I图像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甲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即甲是定值电阻;当U甲=3 V时,I甲=0.6 A,由I=可得 R甲= == 5 Ω,选项A正确;当U乙=2.5 V时,I乙=0.5 A,则 R乙===5 Ω,选项B正确;将甲和乙串联,
由图像知,当电路电流为0.3 A时,U甲′=1.5 V,
U乙′=0.5 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知,电
源电压为U=U甲′+U乙′= 1.5 V+ 0.5 V= 2 V,
选项C正确;将甲和乙并联,电源电压U′= 1 V,
参考答案:D
由图像知I甲′=0.2 A、I乙′=0.4 A,干路电流为I=I甲′+I乙′= 0.2 A+0.4 A=0.6 A,选项D错误。故选D。
【题后总结】对于图像信息题,首先要明确是U-I 图像还是I-U 图像,再分析计算相关元件的电阻大小,然后根据电路连接情况进行计算。本题为 I-U 图像,由图像可知甲为定值电阻,乙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串联时I甲=I乙=0.3 A,并联时 U甲= U乙=1 V,分别将相应的电流值与电压值对应I-U图像找到相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进而分析求解。
3.(2020·湖北荆门)将定值电阻R和灯泡L接在图22-4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图22-4乙为电阻R和灯泡L的I-U图像。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0.3 A。则电源电压和电阻R分别是 ( )
A.8 V 6.67 Ω
B.12 V 20 Ω
C.8 V 20 Ω
D.12 V 10 Ω
C
考点3 动态电路分析
抢分攻略
1.动态电路问题的解题思路:①根据开关的通断以及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情况,分析电阻发生的变化;②判断各用电器的串、并联情况,画出不同状况下的等效电路; ③根据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进一步分析电压和电流的变化。
2.无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只要其中一个电阻变大,总电阻就必然变大,反之则变小。
例3(2021·广西贺州)在如图22-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和R2的阻值均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
C.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比值不变
D.电路的总功率变大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A1测R2电流,A2测干路电流,V测电源电压。当滑片P从中点向左移动时,R1电阻变大,电源电压不变,由I= 知,通过R1的电流变小,通过R2的电流不变,故A2示数变小,A1示数不变,V示数不变,选项A、B错误。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比值等于R2的阻值,R2的阻值不变,故该比值不变,
选项C正确。因电路的总电流变小,电源电压不变,
故电路的总功率变小,选项D错误。
参考答案: C
【题后总结】对于动态电路的分析,首先要根据“去表法”分析电阻之间的连接关系,再分清楚电流表或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些元件的电流或电压。对于串联电路,首先要确定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确定出电流的变化,然后确定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最后确定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对于并联电路,如果某一支路的电阻变大,则该支路的电流、功率会变小;另一条支路的电流、功率不受影响;电路的总电阻会变大,总电流、总功率变小,各支路两端的电压不变。
4.(2022·广西贵港)为保障安全,很多室内公共场所安装有烟雾报警装置。烟雾报警的简化原理图如图22-6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光敏电阻R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大,当电路中的电流减小至某一数值时报警器开始报警。当有烟雾遮挡射向光敏电阻R的激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光敏电阻R和定值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光敏电阻R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大,故当有烟雾遮挡射向光敏电阻R的激光时,光照强度减弱,R的阻值增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选项C、D错误;由U=IR可知,R0两端电压变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故R
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故选项
A错误,选项B 正确。
参考答案:B
5.(2022·广西百色改编)在如图22-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压表V的示数减小
B.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
C.电流表A1的示数减小
D.通过滑动变阻器R2的电流变大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闭合后,R1与R2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压表V测电源两端的电压。因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故选项A错误;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R1支路的电流不变,即
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故选项C错误;将滑动
变阻器R2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
路中的电阻变大,而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不变
(等于电源电压),由I= 可知,通过R2的
电流变小,故选项D错误;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故选项B正确。
参考答案:B
实验1 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实验2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1 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续表
注意事项
实验结论
续表
评估交流 (1)实验甲中,U-I图像或I-U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实验乙中,I-R图像是双曲线(反比例函数图像)的一支(I-R=常量),或I-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续表
深入拓展 (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保护电路;②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换用不同电阻进行实验,需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3)当I-R 图像是双曲线的一支时,通常由“IR =常量”确定电阻两端所保持不变的电压值
续表
例1(2022·广西梧州)小玲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 V恒定不变,电流表选用“0~0.6 A”量程,电压表选用“0~3 V”量程,滑动变阻器规格为“50 Ω 1 A”。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
(2)在图22-8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有示数,原因是_______;经分析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画“×”,并补画出一根导线连接成正确的电路。
(3)小玲连接好正确电路后,在A、B间分别接入阻值不同的电阻R,测量了五组实验数据,其中第2组实验的电流表示数如图22-8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A;测得的其他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玲检查后发现有一组数据存在错误,导致出错的原因是_________。
实验组次 1 2 3 4 5
电阻R /Ω 5 10 15 25 30
电流 I /A 0.6 1 0.12 0.1
(4)小玲根据正确的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
(5)以上实验控制A、B间的电压为_______不变,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可靠,小玲想继续保持此电压不变再多测几组数据,则A、B间允许接入电阻R的阻值范围是_________Ω。
例1(2022·广西梧州)小玲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 V恒定不变,电流表选用“0~0.6 A”量程,电压表选用“0~3 V”量程,滑动变阻器规格为“50 Ω 1 A”。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
断开
(2)在图22-8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有示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分析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画“×”,并补画出一根导线连接成正确的电路。
【解析】(2)本实验中,应使滑动变阻器与R串联,用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即电压表应与R并联,故应将R右侧连接滑动变阻器的导线改接到电压表负接线柱上。
答图22-1
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了
(3)小玲连接好正确电路后,在A、B间分别接入阻值不同的电阻R,测量了五组实验数据,其中第2组实验的电流表示数如图22-8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A;测得的其他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玲检查后发现有一组数据存在错误,导致出错的原因是_________。
实验组次 1 2 3 4 5
电阻R /Ω 5 10 15 25 30
电流 I /A 0.6 1 0.12 0.1
【解析】(3)题图乙中,电流表所选量程为0~0.6 A,故其示数为0.3 A。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第1次实验中R两端的电压为U1=I1R1=0.5 A×6 Ω= 3 V,同样计算可知第2、4、5次实验中R两端的电压为U2=U4=U5=3 V,第3次实验中R两端的电压为U3=I3R3=1 A×15 Ω=15 V,故第3次实验的数据错误;实际上应控制U3=3 V,可得其电流应为
I3′== =0.2 A;电流表的大量程是小量程的
5倍,由 I3= 5I3′可知,导致该数据错误的原因是读
数时看错了电流表量程。
(3)小玲连接好正确电路后,在A、B间分别接入阻值不同的电阻R,测量了五组实验数据,其中第2组实验的电流表示数如图22-8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A;测得的其他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玲检查后发现有一组数据存在错误,导致出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组次 1 2 3 4 5
电阻R /Ω 5 10 15 25 30
电流 I /A 0.6 1 0.12 0.1
0.3
读数时看错了电流表量程
(4)小玲根据正确的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
【解析】(4)剔除错误数据后,通过计算可知 I= ,由此得出实验结论: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反比
(5)以上实验控制A、B间的电压为_______不变,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可靠,小玲想继续保持此电压不变再多测几组数据,则A、B间允许接入电阻R的阻值范围是_________Ω。
【解析】(5)实验控制A、B间的电压为3 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 A,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 I大=0.6 A,此时定值电阻和滑动
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50 Ω,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定则定值电阻的最大值电阻阻值也最大,由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规律可知 = = = 阻值为R大=2R滑大=2×50 Ω=100 Ω。
(5)以上实验控制A、B间的电压为_______不变,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可靠,小玲想继续保持此电压不变再多测几组数据,则A、B间允许接入电阻R的阻值范围是_________ Ω。
3
5~100
1.(2019·广西柳州)小宸利用图22-9甲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情况。其中电源电压为U,Rt是热敏电阻,其阻值与温度有关,二者关系为Rt=kt+b(k>0,b>0)。
(1)本实验要保持Rt阻值不变,也就是保持Rt的_______不变。
(2)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前,要检查其指针是否对准_______刻度线;接入电路的电流表,应使电流从其_______(选填“+”或“-”)接线柱流入。
(3)图22-9乙是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其读数为______ V。如果要使电压表示数变大,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图22-9丙是小宸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 I-U图像,经分析可得出结论:在电阻不变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比。
(4)接下来,小宸按如下步骤操作,尝试把电流表改装成温度表。
①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b端,用开关S2替换电压表(电路如图22-10甲所示)。闭合S2、S2,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满偏后,保持滑片P位置不再移动,设此时电路总电阻为R,断开S1、S2。
②往容器中倒入适量100 ℃的开水,观察温度计,温度计示数每下降5 ℃(水温不再降低时,加入冰块直到水温降到0 ℃),就闭合S1,并记录此时温度t和对应的电流I,然后断开S1。请用给定的字母写出电流与温度的关系式I=________。
③根据记录的t和I,重新刻制电流表的表盘,改装成温度表。请在图22-10乙中大致画出此温度表表盘的刻度线。(要求画出0~100 ℃间每隔20 ℃对应的共6条刻度线)
1.(2019·广西柳州)小宸利用图22-9甲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情况。其中电源电压为U,Rt是热敏电阻,其阻值与温度有关,二者关系为Rt=kt+b(k>0,b>0)。
(1)本实验要保持Rt阻值不变,也就是保持Rt的_______不变。
温度
【解析】(1)由于Rt是热敏电阻,其阻值与温度有关,要保持阻值不变,须控制温度不变。
(2)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前,要检查其指针是否对准_______刻度线;接入电路的电流表,应使电流从其_______(选填“+”或“-”)接线柱流入。
【解析】(2)使用电表之前应 “调零”,连接电表时必须使电流“正进负出”。

+
(3)图22-9乙是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其读数为______ V。如果要使电压表示数变大,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图22-9丙是小宸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 I-U图像,经分析可得出结论:在电阻不变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比。
【解析】(3)题图乙中电压表接入量程为0~15 V,读数为9 V;题图甲中Rt和RP串联,电压表测Rt两端的电压,且控制温度使Rt阻值保持不变,要使电压表示数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U∝R),应使RP减小,即将滑片向a端移动;题图丙中I-U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可知此时I和U成正比。
(3)图22-9乙是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其读数为______ V。如果要使电压表示数变大,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图22-9丙是小宸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 I-U图像,经分析可得出结论:在电阻不变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比。
9
a

(4)接下来,小宸按如下步骤操作,尝试把电流表改装成温度表。
①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b端,用开关S2替换电压表(电路如图22-10甲所示)。闭合S2、S2,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满偏后,保持滑片P位置不再移动,设此时电路总电阻为R,断开S1、S2。
【解析】(4)①S2闭合时,Rt被短接,只有RP通电工作,电流表满偏时,RP的阻值为R。
②往容器中倒入适量100 ℃的开水,观察温度计,温度计示数每下降5 ℃(水温不再降低时,加入冰块直到水温降到0 ℃),就闭合S1,并记录此时温度t和对应的电流I,然后断开S1。请用给定的字母写出电流与温度的关系式I=________。
【解析】(4)②Rt和RP串联,则电路总电阻为 R总=Rt+RP=Rt+R= R+kt+b,根据欧姆定律有 。
③根据记录的t和I,重新刻制电流表的表盘,改装成温度表。请在图22-10乙中大致画出此温度表表盘的刻度线。(要求画出0~100 ℃间每隔20 ℃对应的共6条刻度线)
【解析】(4)③由于R总=R+kt+b,即R总>R,故电流表示数达不到满偏;且由于温度越高,Rt的阻值越大,R总越大,电流反而越小,故表盘刻度值左大右小;由于I=不是线性函数,所以表盘刻度是不均匀的,且温度表表盘的等量变化刻度的间距越向左边越小;由于 100 ℃时Rt≠0,电流 I≠0,故100 ℃对应的刻度线应在原电流表零刻度线的右侧。
③根据记录的t和I,重新刻制电流表的表盘,改装成温度表。请在图22-10乙中大致画出此温度表表盘的刻度线。(要求画出0~100 ℃间每隔20 ℃对应的共6条刻度线)
实验2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电路
实验方法 (1)测量原理:
(2)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①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电阻最大端,选择电流表和电压表量程,试触开关
②调节滑动变阻器,使Rx两端的电压为一合适值
③用电压表测Rx两端的电压,记录为U1;用电流表测通过Rx的电流,记录为I1
续表
实验方法 ④调节滑动变阻器,重复步骤③,进行多次测量,得出多组数据U2、I2和U3、I3
⑤根据R=算出R1、R2、R3,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3)图像法:作出实验所得数据的U-I图像(或I-U图像),根据图像得出Rx的平均值
续表
注意事项
实验结论
续表
评估交流
续表
深入拓展
续表
例2(2021·广西百色)
在“测量待测电阻R的阻值”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实验电路并进行连接,如图22-11甲所示。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状态。
(2)图22-11甲是小明接好的实物连接图,其中有一条导线连接错误,该导线是第_______条。(填数字序号)
(3)改正错误后再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 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小明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较大,则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4 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2-11乙所示,则其示数为_______ A,未知电阻R=_______ Ω。
(5)若实验中只有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小明设计了图22-11丙所示的电路,同样可以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请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 为U1。
②______,记下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
③请写出未知电阻Rx阻值的表达式:Rx=______(用U、U1和R0表示)。
例2(2021·广西百色)
在“测量待测电阻R的阻值”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实验电路并进行连接,如图22-11甲所示。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状态。
断开
【解析】(1)为了保证连线过程中电路的安全,应当在连接电路结束,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
(2)图22-11甲是小明接好的实物连接图,其中有一条导线连接错误,该导线是第_______条。(填数字序号)
2
【解析】(2)原电路中待测电阻R被短接,需要将2号导线由R左端的接线柱换到右端的接线柱。
(3)改正错误后再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 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小明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较大,则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
【解析】(3)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最大阻值,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处于最左端,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出现断路故障,而电压表的示数较大,说明除电压表并联部分以外没有断路故障,即电阻R断路。
(3)改正错误后再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 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小明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较大,则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

R断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4 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2-11乙所示,则其示数为_______ A,未知电阻R=_______ Ω。
【解析】(4)由题图乙可知,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 A,示数为0.32 A,由欧姆定律得未知电阻R===7.5 Ω。
0.32
7.5
(5)若实验中只有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小明设计了图22-11丙所示的电路,同样可以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请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 为U1。
②______,记下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
③请写出未知电阻Rx阻值的表达式:Rx=______(用U、U1和R0表示)。
【解析】(5)由题图丙可知,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R0和Rx串联,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为U1;再闭合开关S1,电路为Rx的简单电路,用电压表测出电源电压U。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U-U1,由分压原理有=。则未知电阻Rx阻值的表达式为Rx=。
(5)若实验中只有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小明设计了图22-11丙所示的电路,同样可以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请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 为U1。
②_____________,记下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
③请写出未知电阻Rx阻值的表达式:Rx=______________(用U、U1和R0表示)。
再闭合开关S1
2.(2022·广西河池)某实验小组用伏安法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22-12甲所示。
(1)根据图22-12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2-12乙的实物图补充完整。
(2)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3)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Ω;实验时应多测几组数据,求电阻的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_。
(4)若撤去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新增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利用如图22-12丙所示的实验电路,也可以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实验步骤 如下:
①首先,闭合开关S1、S2,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I1;
②接着,断开开关_______,记录电流表的示 数I2;
③则待测电阻的阻值Rx=_________(用R0、I1、I2表示)。
2.(2022·广西河池)某实验小组用伏安法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22-12甲所示。
(1)根据图22-12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2-12乙的实物图补充完整。
(2)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R=
如答图22-3所示
(3)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Ω;实验时应多测几组数据,求电阻的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_。
5
减小误差
(4)若撤去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
新增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利用如
图22-12丙所示的实验电路,也可以测
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实验步骤 如下:
①首先,闭合开关S1、S2,记录电
流表的示数 I1;
②接着,断开开关_______,记录电
流表的示 数I2;
③则待测电阻的阻值Rx=________
(用R0、I1、I2表示)。
S2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拓展延伸
基础巩固
1.(2022·辽宁大连)图B22-1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原理是P=UI
B.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源电压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少误差
D.实验结束,断开开关即可离开实验室
C
2.(2020·贵州黔东南)电阻R1、R2的U-I图像如图B22-2所示,则R1、R2的大小关系是 ( )
A.R1C.R1>R2 D.无法确定
A
3.(202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图像法得到如图B22-3所示的I-U图像。由图可知,电阻R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及R的阻值分别是 ( )
A.成正比,R=10Ω
B.成正比,R=1Ω
C.成反比,R=10Ω
D.成反比,R=1Ω
【解析】题图的I-U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当导体电阻R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由图像知当电压为 2 V时,电流为0.2 A,根据欧姆定律I=可得R的阻值为R=== 10 Ω,故选A。
参考答案: A
4.(2020·青海)如图B22-4所示,灯泡L1、L2的电阻分别为20 Ω和30 Ω。闭合开关S,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为I1、I2,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
A.I1∶I2=2∶3 U1∶U2=1∶1
B.I1∶I2=3∶2 U1∶U2=1∶1
C.I1∶I2=1∶1 U1∶U2=2∶3
D.I1∶I2=1∶1 U1∶U2=3∶2
B
5.(2020·广西玉林)图 B22-5是酒精浓度检测仪的简化电路图,图中R0为定值电阻、R为酒精气体传感器,R的电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如果酒精气体传感器感应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那么 ( )
A.电流表的示数越大
B.电流表的示数越小
C.电路消耗的电功率越小
D.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不变
A
6.(2021·广西玉林)在如图B22-6所示电路中,气敏电阻R的阻值随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闭合开关,当气体的浓度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B.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C.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减小
D.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增大
【解析】由图可知,电阻R0与气敏电阻R串联,电压表测量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当气体的浓度增大时,气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则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阻R0的阻值不变,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由U=IR可知,电阻R0两端的电压增大,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R两端的电压减小,
即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源电压不变,电路中的
电流增大,由P=UI可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增大。
故 选 D 。
参考答案:D
7.(202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图B22-7是某握力计的电路示意图,A、B、C、D是四个接线柱,仪表及定值电阻R0均未画出。M、N均为金属板,N固定不动,当金属片P向左移动时,R接入电路的阻值变_______。若要求当握力F增大时仪表的示数也增大,则A、B之间应接入_______,C、D之间应接入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定值电阻”“电流表”或“电压表”)
【解析】R相当于滑动变阻器,金属片P向左移动时,R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弹簧所受力增大,金属片P向右移动,R连入的电阻变大,其两端的电压变大,而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要求握力F增大时仪表的示数也增大,因此接入的仪表应是电压表,电压表需要并联在电路中,由图可知,A、B所在电路和R并联,故应在A、B之间接入电压表测量R两端的电压;R和定值电阻R0应串联接入电路,避免金属片P在左端时因电流过大而导致电路不安全,因此应在C、D之间接入定值电阻。
7.(202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图B22-7是某握力计的电路示意图,A、B、C、D是四个接线柱,仪表及定值电阻R0均未画出。M、N均为金属板,N固定不动,当金属片P向左移动时,R接入电路的阻值变_______。若要求当握力F增大时仪表的示数也增大,则A、B之间应接入_______,C、D之间应接入__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定值电阻”“电流表”或“电压表”)

电压表
定值电阻
能力提升
8.(2022·广西梧州)图B22-8为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原理图,电源电压为36 V,R为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电压表的量程为0~36 V。油箱中的油量
是通过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反映出来的,且
表的最大量程对应油箱最大油量。当油箱内的
油面在最高或最低位置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恰好能分别滑至两端;当油面达到最低位置时,
反映油量的电表示数为最大量程的。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解析】由题图知,油面越高,R越小,电压表示数越小,电流表示数越大,故显示油量的表为电流表。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时,电流表的示数最大,根据I=可知R0==
=60 Ω,选项A正确;
A.R0阻值为60 Ω
B.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300 Ω
C.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1 V
D.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7 A
当油箱内油面达到最低位置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电路的电流最小;结合题意知电流表的最小示数为最大量程的,即I小=×0.6 A=0.1 A,根据I=可知此时电路总电阻R总= == 360 Ω,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可知,滑动变阻
器的最大阻值为R大=R总-R0=360 Ω-60 Ω=
300 Ω,所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
0~300 Ω,选项B正确;
因为滑片在中点,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中=×300 Ω= 150 Ω,此时电流为I1== =0.17 A,电压表的示数为UR=I1R中=0.17 A×150 Ω=25.5 V,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故选C。
参考答案:C
9.(2020·广西贵港)小亮设计了一个水位监测报警装置,其电路如图B22-9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3 V不变,报警器(电阻不计)中通过的电流达到或超过10 mA时会报警。监测头是一个放置于水底的压敏电阻,受力面积为2 cm2,其阻值R随压力F的变化规律如图B22-9乙所示。监测头在压力超过28 N时不能正常
工作,该装置能监测的最大水
深是_______m。若要该装置在
水深达到11 m时开始报警,则
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
_______Ω。(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解析】该装置在水深达到11 m时开始报警,则此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强为p=ρ水gh=1.0× 103 kg/m3× 10 N/kg×11 m=1.1×105 Pa,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F=pS= 1.1×105 Pa×2×10-4 m2=22 N,由图乙可知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R=80 Ω;
已知报警器报警时电路的电流
I=10 mA= 0.01 A,则报警时
电路的总电阻R总===
300 Ω,可得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R箱=R总-R=300 Ω–80 Ω=220 Ω。
9.(2020·广西贵港)小亮设计了一个水位监测报警装置,其电路如图B22-9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3 V不变,报警器(电阻不计)中通过的电流达到或超过10 mA时会报警。监测头是一个放置于水底的压敏电阻,受力面积为2 cm2,其阻值R随压力F的变化规律如图B22-9乙所示。监测头在压力超过28 N时不能正常
工作,该装置能监测的最大水
深是_______m。若要该装置在
水深达到11 m时开始报警,则
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
_______Ω。(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14
220
10.(2020·广西河池)如图B22-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1=10 Ω,滑动变阻器R2标有“50 Ω 1 A”的字样,电压表的量程为0~ 3 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当闭合开关S,P位于R2的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3 V,电流表示数为0.4 A,则流过滑动变阻器R2的电流为_______A;为确保电路的安全,R2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Ω。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接入电路,电流表测量干路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经过R1的电流I1=== 0.3 A,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I2=I-I1= 0.4 A- 0.3 A=0.1 A;当电流表的示数最大时,R2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小,为R2min== == 10 Ω;R2的阻值变大时,对电路安全没有影响,所以可以全部接入电路,所以R2的取值范围为10~50 Ω。
10.(2020·广西河池)如图B22-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1=10 Ω,滑动变阻器R2标有“50 Ω 1 A”的字样,电压表的量程为0~ 3 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当闭合开关S,P位于R2的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3 V,电流表示数为0.4 A,则流过滑动变阻器R2的电流为_______A;为确保电路的安全,R2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Ω。
0.1
10~50
11.(2019·广西贺州)小贺在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他用图B22-11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 2.5 V不变。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B22-11甲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_______;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图B22-11甲中________(选填“A”或“B”)端。
(3)小贺把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后关发现无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流表都无示数,而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则电路出现的故障是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当把电阻由10 Ω更换为15 Ω时,为了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5 V不变,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
(5)某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22-11乙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A,此时电路中的电阻R应为_______Ω。
(6)根据多次测量数据描绘出电流随电阻变化的曲线如图B22-11丙所示,由图像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
11.(2019·广西贺州)小贺在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他用图B22-11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 2.5 V不变。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B22-11甲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如答图B22-1所示(注意:电压表接15V量程不得分)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_______;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图B22-11甲中________(选填“A”或“B”)端。
(3)小贺把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后关发现无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流表都无示数,而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则电路出现的故障是________。
断开
A
R断路
(4)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当把电阻由10 Ω更换为15 Ω时,为了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5 V不变,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
(5)某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22-11乙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A,此时电路中的电阻R应为_______Ω。
A
0.2
12.5
(6)根据多次测量数据描绘出电流随电阻变化的曲线如图B22-11丙所示,由图像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
反比
12.(2022·广西贵港)小华做测量定值电阻Rx阻值的实验,现有器材:待测电阻Rx、两节干电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1)请按图B22-12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B22-12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并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________处。
(3)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流表都没有示数,而电压表示数接近 3 V,则故障可能是________(选填标号)。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 Rx断路
C. Rx短路
(4)排除故障后,当电压表示数为1.3 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B22-12丙所示,则通过Rx的电流大小为_______A,它的阻值是_______ Ω。
(5)本实验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
(6)小华对实验进行进一步拓展,利用电源(电压未知但恒定不变)、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电流表、开关等器材,设计了如图B22-12丁所示的电路也能测出Rx的阻值。请你
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闭合
开关S,断开开关S1,读出电流表示数I1;
②________,读出电流表示数I2;
③根据实验数据,待测电阻Rx=
_______。(用R0、I1、I2表示)。
12.(2022·广西贵港)小华做测量定值电阻Rx阻值的实验,现有器材:待测电阻Rx、两节干电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1)请按图B22-12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B22-12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并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________处。
最大
如答图B22-2所示
【解析】(3)电流表示数没有,说明电路断开,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与电源两极连通,所以电路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断路,故选项B正确。
(3)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流表都没有示数,而电压表示数接近 3 V,则故障可能是________(选填标号)。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 Rx断路
C. Rx短路
B
(4)排除故障后,当电压表示数为1.3 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B22-12丙所示,则通过Rx的电流大小为_______A,它的阻值是_______ Ω。
【解析】(4)由题图知,电流表量程为0 A~0.6 A,分度值为 0.02 A,读数为0.26 A,则待测电阻:Rx===5 Ω。
0.26
5
(5)本实验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____。
【解析】(5)为了使结果更加准确,应多测几次求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小误差。
减小误差
【解析】(6)①断开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I1,此时电阻R0两端的电压即为电源电压:U=I1R0;
②闭合开关S,电阻R0、R1并联,
读出电流表示数I2即为电路的总电流,
因为电源电压不变,所以流过电阻R0
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知,流过电阻Rx的电流Ix=I2-I1;
③待测电阻Rx==。
(6)小华对实验进行进一步拓展,利用电源(电压未知但恒定不变)、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电流表、开关等器材,设计了如图B22-12丁所示的电路也能测出Rx的阻值。请你
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闭合
开关S,断开开关S1,读出电流表示数I1;
②____________,读出电流表示数I2;
③根据实验数据,待测电阻Rx=
_______。(用R0、I1、I2表示)。
再闭合开关S1
13.(2022·广西柳州)
小辉学习了电学的有关知识后,做如下实验。
(1)小辉利用如图B22-13甲的电路测量某定值电阻R的阻值。
①连接实物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________(选填“a”或“b”)端,开关应________。
②实验中,移动滑片P至某位置,若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为分别0.2 A、2 V,则R=_______Ω。
③为减小误差,改变R两端电压,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值,算出对应的电阻值,最后求出电阻的 ________值,作为R的阻值。
(2)小辉得知某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图像如图B22-13乙,就利用该热敏电阻制作温控报警器,报警器的一部分电路如图B22-13丙所示,电源电压为12 V。当环境温度达到或超过50 ℃时,电压U2达到或超过9 V并触发报警器(图中未画出)报警。则图中________(选填“R1”或“R2”)应使用热敏电阻,另一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
13.(2022·广西柳州)
小辉学习了电学的有关知识后,做如下实验。
(1)小辉利用如图B22-13甲的电路测量某定值电阻R的阻值。
①连接实物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________(选填“a”或“b”)端,开关应________。
②实验中,移动滑片P至某位置,若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为分别0.2 A、2 V,则R=_______Ω。
③为减小误差,改变R两端电压,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值,算出对应的电阻值,最后求出电阻的 ________值,作为R的阻值。
【解析】(1)①为了保护电路,连接实物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阻值最大处(即b端),开关应断开。②根据欧姆定律I=可得,R的阻值为R= ==10 Ω。③为减小误差,改变R两端电压,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值,算出对应的电阻,最后求出电阻的平均值作为R的阻值。
13.(2022·广西柳州)
小辉学习了电学的有关知识后,做如下实验。
(1)小辉利用如图B22-13甲的电路测量某定值电阻R的阻值。
①连接实物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________(选填“a”或“b”)端,开关应________。
b
断开
②实验中,移动滑片P至某位置,若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为分别0.2 A、2 V,则R=_______Ω。
③为减小误差,改变R两端电压,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值,算出对应的电阻值,最后求出电阻的 ________值,作为R的阻值。
10
平均
【解析】(2)由题图乙知当温度升高时,该热敏电阻阻值减小,分得的电压减小,而温度高时输出电压要升高,以触发报警,所以R1为热敏电阻;由图像可知,温度为50 ℃时,R1=100 Ω;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知热敏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U1=U-U2=12 V-9 V=3 V ,电路中的电流为I′===0.03 A,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2= = =300 Ω。
(2)小辉得知某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图像如图B22-13乙,就利用该热敏电阻制作温控报警器,报警器的一部分电路如图B22-13丙所示,电源电压为12 V。当环境温度达到或超过50 ℃时,电压U2达到或超过9 V并触发报警器(图中未画出)报警。则图中________(选填“R1”或“R2”)应使用热敏电阻,另一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
R1
3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