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2、考点33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概况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32、考点33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概况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2张PPT。中考复习考点32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概况(a)
考点33 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历程(a)
(历史与社会八下第七单元第三课)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成立的条件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②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③组织基础各地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南陈(陈独秀) 北李(李大钊)创立了早期的共产党组织,对党的早期活动和党的建立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成立(1)时间1921年7月23日 (党的生日为7月1日)(2)地点上海,最后一天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3)内容①确定党的名称②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③确定党的领导人④确定建党后的重点工作中国共产党陈独秀开展工人运动(4)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走上了从新民主义革命道路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新的奋斗目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3、中共“二大”——制定革命纲领(1)时间(2)地点(3)内容(4)意义1922年7月上海①重申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②在当时,党的奋斗目标是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独立,把中国统一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③联合各革命党派,组成民主的联合战线最低纲领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①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
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最高纲领)
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当前党的奋斗目标:
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独立,把中
国统一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低纲领或近期奋斗目标)
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区别:
“一大”和“二大”确定的奋斗目标有什么不同?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情况的了解,因此能够实事求是,切合实际,制定奋斗目标。4、中共“三大”1、时间:1923年
2、制定的国共合作方针的内容: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规定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改组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5、国民党“一大”1、召开时间、地点:
1924年初,广州
2、主要内容: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3、重要意义: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革命者来贪生畏死勿入斯门升官发财请往他处黄埔军校二、北伐战争
北伐时间:1926年
北伐目的:打到列强,消灭军阀的统治,统一中国。
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进军路线:
主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英雄部队: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战果: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为什么北伐军能胜利进军?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直隶广东广西湖
南安
徽山东黑吉辽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湖北兵力20万兵力35万兵力20万广东广西1、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2、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3、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北伐胜利的原因三、国民革命的失败
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4.12)。不久,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了。
南昌起义时间:
地点:
领导者:
历史意义:1927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江西南昌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②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③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1、除南昌起义外,你知道当时还有哪些著名的武装起
义?它们的结果如何?为什么?
2、它们的结果都失败了,那么,出路究竟在哪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3、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最大、最巩固的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4、工作重心的转移:
从城市转移到农村1、这里敌人力量比较薄弱,革命基础比较好
2、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3、这里农产品比较丰富,便于筹集粮食
所以有利于革命队伍的存在和发展。这些革命根据地的区域分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大都建立在各省的交界处意义:
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使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独特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原因是什么?广大红军将士能够坚持毛泽东正确的战略方针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失败?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推行“左”倾路线,使红军失去了打破敌人“围剿”的时机,红军被迫长征。 《七律·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长征途中,除敌人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你是怎样理解长征精神的?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1934年)遵义会议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1935年1月贵州遵义①纠正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②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闻天负总责③撤消“左”倾路线领导人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极其危机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胜利有什么意义呢?一是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