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柳树姑娘》【教材依据】人音版三年级下册 第三课 演唱《柳树姑娘》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柳树姑娘》是一首曲调优美、轻快的简易二声部合唱歌曲。歌词简练,它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乡万物一新,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歌曲为3/4拍,羽调式,一段体结构。全曲以“x. x” 为基本节奏型。第1-8小节,上下句对称,旋律采用了模进手法,三度、四度、五度的跳进,使得曲调舒展又优美,形象地表现了“柳树姑娘”在春风里轻柔的姿态。第二声部只用了第一声部的同音支声,配以八分音符节奏跳音的“啦”唱法,烘托出欢乐的气氛。第9-12小节,节奏突然紧缩,后两小节通过上方五度的模进,使曲调更为欢快,与前面的曲调形成了较强的对比。最后曲调又趋平稳舒展。在富有民歌特色的衬词“啊哩啰”中欢快地结束全曲,抒发了人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2、教学目标:(1)能用二声部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柳树姑娘》。(2)认识歌曲力度记号,并能在歌曲演唱中初步表现出力度变化。(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3、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准确的节奏、优美的歌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难点:能准确进行二声部演唱。二、教学准备:钢琴 多媒体 打击乐器教学方法:演示法、陶冶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评价:观察提问、征答、联系反馈。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随乐曲的旋律走进教室。2、师生问好歌。3、发声练习。(二)激趣导入1、师: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经过春雨的滋润,柳树姑娘变得更美了,你听……2、聆听歌曲示范唱。(三)教学新授1、初识歌曲,感知情绪(1)师: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预设回答:柳树姑娘有长长的辫子;柔美的。)师:歌曲的节拍是什么?(3/4拍)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强 弱 弱)你能试着拍一拍吗?(2)师:让我们为歌曲打一打节拍。(3)一边聆听歌曲一边拍节奏。2、学唱歌曲1-8小结,掌握节奏。(1)师:刚才我们唱过的发声练习你们还记得吗?我们再来唱一唱。(2)出示基本节奏型,试着拍一拍节奏。(3)按照节奏朗读歌曲1-8小节歌词。(4)加入旋律演唱歌曲1-8小节。3、学唱歌曲后8小节。(1)聆听示范唱师:有两小结演唱的是同样的歌词你发现了吗?说一说有什么不同?(预设:节奏相同,歌词重复,旋律不同)师:旋律是怎样变化的?表达了怎样的情绪?(预设:旋律上扬,表达对柳树姑娘的喜爱与赞美。)(2)学唱后8小节(3)完整演唱歌曲。4、认识力度记号(1)师:你在歌曲中发现了什么符号?(预设:强)(2)出示力度记号:mf(中强)、mp(中弱)A、区分中强和中弱B、拍手表示中强和中弱的力度。5、按照歌曲中标出的力度变化演唱歌曲。6、学唱第二声部(1)师:歌曲中的大括号表示的是什么?(预设:二声部)(2)学唱二声部。(3)分声部练习。(4)认识跳音记号。(5)完整演唱歌曲。(四)创编与表演1、用打击乐器表现二声部,为歌曲伴唱。2、带着柔美、悠扬的情绪,带着动作自由地演唱歌曲。(五)小结板书设计:柳树姑娘mf 中强 mp中弱教学反思:本课旨在通过描述江南水乡万物一新,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在歌唱中感知3/4拍舒展又优美的曲调,使学生能够发现春天的美,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在二声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整体配合度较好,呈现的课堂效果也不错。但由于前半部分教学节奏稍显拖沓,在乐理知识的教学中略显繁琐,故影响到了课堂展示环节的呈现和小结。表演环节可丰富演奏形式,并鼓励激发学生用律动表演的方式自由表现歌曲,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