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7.2 心中有数上职场知识梳理知识点一 明明白白工作1.劳动者的权利(1)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2)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3)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4)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权利。(5)劳动者还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加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2.劳动者的义务:(1)完成劳动任务。(2)提高职业技能。(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①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②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③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④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⑤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知识点二 清清楚楚维权1.协商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争议的解决进行友好协商。如果协商一致,可以达成和解协议。2.申请调解: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互谅互让的前提下,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签订调解协议书。3.提起劳动争议仲裁: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第三方的身份居中进行调解和裁决的活动。在劳动争议仲裁后,当事人可以向人民 法院继续寻求司法诉讼。4.提起诉讼:劳动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相关链接】《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重难点解析对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的判断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职业的权利。这是劳动者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基础。劳动者的维权路随堂检测一、单选题1.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科技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加了工作强度和时间。尤其对于互联网从业人员,“996工作制”已经成为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关于加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班侵犯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不能加班B.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加班C.若随时加班写入合同必备条款,可以加班D.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了加班工资就能加班2.下列不属于劳动争议处理方式的是( )A.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 B.在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支持下进行调解C.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D.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3.王某自失业后一直待在家中,最近偶然看到宪法中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他据此认为,当地政府有义务为他提供就业岗位,否则就侵犯了他的劳动权。于是他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为其安排就业的要求,但遭到了拒绝。对此,你认为( )A.王某对宪法中公民劳动权的理解是错误的 B.王某对宪法中公民劳动权的理解是正确的C.当地政府的做法违反了宪法的有关规定 D.王某的要求符合宪法的规定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妇女的录用标准”这说明劳动者有(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C.休息休假的权利 D.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5.我国劳动法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这主要是基于( )A.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B.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C.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D.劳动者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6.农民工李某进城到一个建筑工地参加工作。一天,他因忘记戴安全帽,被班长按劳动合同规定罚款50元,李某为此非常生气。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班长侵犯了李某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B.李某没有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应该受到处罚C.李某没有完成劳动任务 D.李某没有履行职业道德7.某外资公司工程部工程师小赵与公司签订了一份一年期的劳动合同,但劳动合同签订后公司并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于是小赵感到不满,时常迟到早退,并在合同期内私自与另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新的劳动合同。对案例中双方当事人存在的不当行为分析错误的是( )A.公司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对职工的各项保障,应为小赵缴纳社会保险费B.劳动者一旦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就必须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小赵不该因不满而迟到早退C.小赵不应在合同期内再与其他公司签订劳动合同D.既然公司没有为小赵提供应有的保障,那么小赵与其他公司另外签订合同来保护自己的行为也是无可厚非的8.从以下劳动者的维权路线图可看出,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 )①必须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②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③可以直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维权的最后之策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9.大学毕业生小辛在某公司任职两年后,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薪水和职位,便向公司提出加薪的要求。然而公司并未同意,于是小辛便开始消极怠工,以此表达不满。一个月后,小辛未能完成工作任务,给公司造成了损失。于是该公司将小辛告上法庭,要求其赔偿给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这启示我们( )A.应该以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B.应该先履行义务,再享受权利C.劳动者的合法权利不容侵害D.劳动者要主动提高职业技能10.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赞美、肯定每一位劳动者的艰辛付出,向新时代的劳动者发出奋斗宣言。从劳动法角度看,下列关于劳动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只要有劳动能力,就能成为劳动者②劳动者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③劳动者只能获取劳动性收入④劳动者应该达到法定年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某外资公司工程师小赵与公司签订了一年期的劳动合同,但劳动合同签订后,公司并未按照合同约定给小赵缴纳社会保险费。于是小赵对公司非常不满,时常迟到早退,并在合同期内私自与另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新的劳动合同。下列关于案例中双方当事人存在的错误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公司不应逃避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应为小赵缴纳社会保险费②既然该公司没有为小赵提供应有的保障,那么小赵与其他公司另外签订合同也是无可厚非的③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过短④劳动合同一旦签订,双方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小赵不该因公司未给其缴纳社会保险费而迟到早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法学家鲁道夫·冯·耶林曾说过,为权利而斗争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义务。下列对我国法律规定的劳动者主要享有的权利理解正确的是( )①保证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意味着一律不能加班加点②享受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权利要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③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规定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要求用人单位不得使劳动者从事有职业危害的作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某煤矿企业逼迫矿工签下“生死状”,要求矿工承诺:若在工作中出现意外,由工人自己承担责任,与用人单位无关。部分矿工因为害怕丢掉工作而选择忍气吞声。下列说法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劳动者应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②签下“生死状”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③该煤矿企业逼迫矿工签下“生死状”的行为剥夺了劳动者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④该煤矿企业逼迫矿工签下“生死状”的行为违背了劳动法的首要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某市人大代表对农民工权益保障情况进行暗访时发现诸多乱象:劳动合同损坏或丢失,工资要到年底扎堆领,合同不看就签名或找人代签,甚至有农民工表示“劳动合同就是一张纸而已”。这警示劳动者要( )①依法与企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②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③严格履行企业规定的劳动者的义务 ④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近年来,就业歧视现象成为困扰求职者的一大难题:性别歧视、相貌歧视、地域歧视、学历歧视……上述现象的存在( )①侵害了求职者公平竞争和平等就业的权利②侵害了劳动者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③会导致劳动者职业技能的进一步降低④不利于形成公平就业的制度环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实行了带薪年休假制度。然而,许多劳动者的休息休假乃至补偿权益却常带受到侵害。张欣在一家公司连续工作两年一直没有被允许休假。她要求公司支付未休五天年休假期间的三倍工资,但被公司拒绝。(1)公司侵犯了张欣哪些权利?张欣的要求是否合法?(2)张欣作为劳动者还享有哪些权利?材料二 大学生孙某与甲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孙某经常无故迟到、请假。月底发工资时,公司按照规定扣发孙某200元工资。孙某以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为由,要求公司发给足额的工资。(3)运用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知识对材料二进行分析。7.2随堂检测 参考答案1.B【详解】A:保证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并不意味着一律不能加班加点,故A说法错误。B: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故B说法正确。C: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并不是将随时加班写入合同必备条款,就可以加班。故C说法错误。D:用人单位除了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外,还要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C【详解】C: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但不属于劳动争议处理方式,C符合题意,应选。ABD: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在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支持下进行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是劳动争议处理方式,与题意不符,ABD不选。故本题选C。【点睛】3.A【详解】AB:王某看到宪法中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是符合实际的,但据此认为政府有义务为他提供就业,否则就侵犯了他的劳动权是错误的,尽管国家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但并不是说具体安排每个人都就业,A正确,B错误。C:政府没有义务为王某提供就业岗位,当地政府的做法并不违反宪法的有关规定,C错误。D: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并不意味着公民“等、靠、要”就可以就业的,也不意味着国家安排公民就业,王某的要求不符合宪法的规定,D错误。故本题选A。4.A【详解】A:“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视;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作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提高妇女的录用标准。”这说明劳动者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A符合题意。BCD:材料主要体现劳动者具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不涉及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5.C【详解】C:“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体现了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C应选。ABD:ABD均与题意不符,不选。故本题选C。【点睛】6.B【详解】A:材料中,班长按劳动合同规定对李某未带安全帽的行为罚款50元,没有侵犯了李某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A错误。B:依题意知,李某没有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应该受到处罚,B正确。CD:材料未涉及“李某没有完成劳动任务”和“李某没有履行职业道德”,CD排除。故本题选B。7.D【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A:社会保险是签订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公司未履行这一义务显然是错误的,A项分析正确。BC:订立、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仅是用人单位,劳动者也应恪守信用,小赵不该因不满而迟到早退,不应在合同期内再与其他公司签订劳动合同,BC分析正确。D: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不得随意变更,故小赵在合同期内再与其他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做法不正确。故本题选D。8.C【详解】③④: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维权的最后之策,③④符合题意。①:劳动者可不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而直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①错误。②:劳动争议仲裁是必经程序,劳动者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②错误。故本题选C。9.A【详解】A:小辛不满意薪水和职位,没有选择协商、调解等合法途径解决问题,而是消极怠工,不履行相应义务,给公司造成了损失。这启示我们,应该以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A应选。B:说法错误,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不是先后关系,B不选。C:与题意不符,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小辛没有用合法的方式维护自身权利,C不选。D:材料不涉及提高职业技能,D不选。故本题选A。【点睛】10.D【详解】①:“只要有劳动能力,就能成为劳动者”说法太绝对,①错误。②④:劳动者是指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人,②④正确。③:劳动者除了能获取劳动性收入外,还可以获得财产性收入等,③错误。故本题选D。11.B【详解】①: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该公司未履行这一义务,其行为显然是错误的,①说法正确。②: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双方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不得随意变更,②说法错误。③:劳动合同的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订立,③说法错误。④: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双方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不得随意变更,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12.C【详解】①:保证劳动者的休息休假并不意味着一律不能加班加点,根据工作需要是可以适当加班的,但要依法依规安排,①说法错误。②③:享受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权利要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规定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②③理解正确。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要求用人单位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3.B【详解】①④: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该煤矿企业逼迫矿工签下“生死状”,违背了劳动法的首要原则,劳动者应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①④符合题意。②:签“生死状”无法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②说法错误。③:该煤矿企业逼迫矿工签下“生死状”的行为没有剥夺劳动者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③说法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14.B【详解】①④:材料显示部分农民工不重视劳动合同的签订,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薄弱,这警示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与企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①④符合题意。②: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是政府的职能,②不符合题意。③:劳动者的义务由法律规定而非由企业规定,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5.B【详解】①④:目前存在的性别歧视、相貌歧视等多种就业歧视现象,侵害了求职者公平竞争和平等就业的权利,妨碍了劳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流动,不利于形成公平就业的制度环境,故①④符合题意,②:上述现象的存在侵害了求职者公平竞争和平等就业的权利,故②错误。③:就业歧视不会降低劳动者职业技能,故③错误。故本题选B。16.(1)公司侵犯了张欣休息休假的权利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张欣的要求是合法的。(2)作为劳动者,张欣还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3)①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②孙某经常无故迟到、请假,没有很好地完成劳动任务,没有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公司按照规定扣发一定的工资是合理、合法的。【分析】背景素材:侵犯劳动者权利的案例考点考查:劳动者权利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用人单位,需要调用劳动者权利的有关知识,分析公司侵犯了张欣哪些权利?张欣的要求是否合法?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连续工作两年一直没有被允许休假→可联系休息休假。有效信息②:公司拒绝支付未休五天年休假期间的三倍工资→可联系取得劳动报酬。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休息休假。得分点②:取得劳动报酬。得分点③:要求合法。(2)略。(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劳动者,需要调用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经常无故迟到、请假→可联系劳动者义务。有效信息②:要求公司发给足额的工资→可联系劳动者权利。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得分点②: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同一+孙某经常无故迟到、请假,没有很好地完成劳动任务,没有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公司按照规定扣发一定的工资是合理、合法的。【点睛】《法律与生活》模块的考查多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考生要根据试题材料联想相应的法律知识要点,对案例材料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的法律常识以及对案例的分析推理能力,需从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上分析,试题难度一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2学案.docx 7.2学案详版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