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师生交往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师生交往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课堂教学设计与教案
学校 年级,班级 执教时间
课题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师生交往 执教教师 学科 道德与法治
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教学相长的含义,知道彼此尊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 学会正确与老师交往,能够正确处理和老师交往中存在的矛盾 设计要点 教学重点:教学相长的内涵、与教师沟通的有效技巧 教学难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方法与过程目标 充分利用教材的系列活动和师生交往的典型实例,通过讨论让学生在感悟中明白教学相长的含义,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运用小组讨论、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探讨师生交往之间的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可教学相长的道理 培养尊重老师和热爱老师的情感 能够积极主动地与老师维持良好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新课导入】 1.教师播放《老师好》推广曲视频,引出本节课内容:第六课第二框题:师生交往。 2.教师结合PPT内容向学生介绍三维目标和本节课主要问题,让学生先自行阅读课本,找到相应的知识,并将重点词语画下来。 【新课讲授】 教师讲述诺贝尔获得者卢卡斯的小故事,并让学生结合课本65页四个场景,引出教学相长的含义。 通过两个情境剧表演,请学生谈谈感想,并续写故事情节,引出怎样建立教学相长的关系。 教师播放《少年说》视频引出良好的师生交往状态是怎样的。 老师通过做现场调查,结合朱德给老师让座、习近平冬日水仙赠恩师的故事,引出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 教师请同学们展开小组讨论:当我们与老师发生矛盾,我们可以怎么做? 【课堂总结】 教师带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请学生齐读本节课的三个主要问题和答案,并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课后任务】 教师请学生给任意老师写一段心里话,可以是感谢、赞美、祝福、道歉等等,做成小卡片送给他们。
自我评价 在情景剧表演中,学生会出现不敢上台表演的情况,可以通过学生推荐、加量化分等方式鼓励学生上台。 在课堂情景剧表演和小组讨论结束之后,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将注意力尽快从课堂活动中转移到课堂知识点上。 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给老师写一段心里话”,教师要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师生交往。
教 案 内 容(六)
课题: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师生交往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主要由“教学相长”和“亦师亦友”两目构成,本节课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教学相长的内涵(我们为什么要和老师互相交流)、怎样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我们怎样与老师交流)、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与老师发生矛盾了怎么办,旨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师生关系,并能够自觉主动地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达成师生交往中和谐美好的状态。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逐渐由听信教师权威转变为开始有自身的独立思考,对教师的绝对正确开始产生怀疑,学生对教师角色认知的转变加上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不够成熟,处理问题方式方法不够周到,容易导致师生矛盾的出现,有些学生可以处理好师生矛盾,有些学生不能,这就影响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新时代要求我们构建民主、平等的良好师生关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尊重教师、理解教师的意识,教师自身也要尊重、关爱学生,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教师播放《老师好》推广曲视频,(视频中介绍了教师和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引出本节课内容:第六课第二框题:师生交往。 2.教师结合PPT内容向学生介绍三维目标和本节课主要问题,并让学生大声朗读。 学生读完后,教师给3分钟时间让学生对照PPT上本节课的内容,先自行阅读课本,找到相应的知识,并将重点词语画下来。 教师PPT内容: 教学相长 ①教学相长的含义?(是什么) ②怎样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怎么做) 亦师亦友 ③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什么?(是什么) ④怎样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怎么做) 【新课讲授】 一、教学相长的含义 1.教师讲述诺贝尔获得者卢卡斯的小故事,并让学生结合课本65页四个场景,提问:在以下场景中教师都扮演着什么角色?(学生回答) 师:这说明了,我们与教师是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关系,也就是教学相长的关系。 教师展示PPT内容: 教学相长的含义:(怎样理解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学生)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老师) 师:那为什么师生之间能够做到教学相长?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为什么也能得到提升?教学相长对学生提出什么要求? 二、怎样建立教学相长的关系? 1. 情境剧表演 情景剧一 角色:老师、小红 课后,小红主动到办公室找老师。 老师:怎么啦,小红,有什么事情吗? 小红:老师,刚刚你在课堂上讲解的这道题,这一步是不是应该这样写? 老师:我看看……哦,对,确实应该是这样写,我上课的时候讲错了,谢谢你指出我的问题 小红:没关系的老师,不用谢。 情景剧二 角色:老师、小明和两到三位其他同学 旁白:上课铃响了,老师走进教室,同学们在台下吵闹。 老师:“同学们,上课了,请安静下来。” (无人理会) 老师生气状,敲讲台,“安静!” 同学慢慢安静下来,只有小明还在窃窃私语。 老师:“小明!站起来!上课铃声已经响了,老师也已经走到讲台上了,为什么你还在讲话!” 小明:“我在问同桌这道题怎么解……” 老师:“上课时间没有老师的允许就不要交头接耳了,坐下吧。班干部把名字记一下,扣5分。” 小明坐下后,老师开始发作业本,发现没有小明的作业。 老师:“小明,为什么没有你的作业本,你是不是又没交作业!” 小明委屈地说:“老师,我明明交了,是不是您拿漏了” 老师气不打一处来,说:“我没有拿漏啊!你看你打铃了还在讲话,不遵守纪律,是不是作业没交故意骗老师的!” 小明还想说些什么,却坐下来了。 下课后,老师回到办公室,发现小明的作业本还在自己的桌上,原来真的是自己拿漏了。 2.同学表演完后,教师请学生谈谈感想,并续写故事情节: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应该怎么做?如果你是小明,你应该怎么做?(学生回答) 师: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一句话,“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老师也不是圣人,老师也会犯错误。一方面我们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发生分歧时,要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这才有助于师生共同进步。 教师展示PPT内容: 怎样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①面对老师的指引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②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师生之间良好的交往状态是什么? 教师播放《少年说》:学生上台吐槽老师视频,并提问学生,你最希望老师怎样与你相处?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PPT内容: 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什么样的? 学生乐于学习,教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怎样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 1.老师做现场调查: 认为平常和老师关系处得特别和谐的同学举手 能和老师进行一定的交流,但是感觉不尽人意的举手 希望和老师处得更和谐,想和老师成为朋友的同学举手 提问:你认为阻碍你和老师成为朋友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 2.师:让我们带着思考,来看看以下几位名人的故事。 (朱德给老师让座、习近平冬日水仙赠恩师) 在介绍完故事后,教师展示PPT内容: 怎样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 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是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3.师:我们与老师的关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没有曲折的,我们和老师也许可能会产生矛盾,请同学们展开小组讨论:当我们与老师发生矛盾,我们可以怎么做?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PPT内容: 与老师发生冲突怎么办? ①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②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③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④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课堂总结】 教师带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请学生齐读本节课的三个主要问题和答案,并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师:老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与你没有血缘关系却愿意因为你的进步而高兴,因为你的退步而着急的人,老师处处为我们着想,却不需要回报,只希望我们能过得好。我们能为老师做的事情很多,比如上课认真听课,不辜负她辛苦备课的努力,比如在下课时深情地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再比如可以给他们写一张感谢的小卡片…… 【课后任务】 教师请学生给任意老师写一段心里话,可以是感谢、赞美、祝福、道歉等等,做成小卡片送给他们。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材料导入,使学生回想起与老师交往的情节,引起学生注意。 通过卢卡斯的小故事,启发学生思考教师的作用以及自身与教师的关系。 通过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深刻体验教师和学生交往的过程,并活跃课堂气氛。 以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拓宽学生知识面,并引出教师也会犯错,要积极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通过学生吐槽老师的视频,给学生带来冲击,有利于改变学生传统的师生观念,学习师生交往中的良好状态 通过小调查活跃课堂气氛,并能够了解学生与老师交往的意愿,便于下一步讲解 让学生向老师诉说心里话,使学生能够反思自身与老师的关系,并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付出积极的行动。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