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0课《纸的发明》同步练习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书写1.看拼音写词语。chuàng zào xié shǒu cún zài zhì zào lún lǐshè huì bǎo cún dà yuē ōu zhōu jīng yàn二、选择题2.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创(chuàn)造 携(xié)带 保存(chún)B.制(zhì)作 积累(lěi) 朝鲜(xiān)C.社(shè)会 切(qiē)断 便(pián)宜D.薄(bó)片 欧洲(zhōu) 盛(shèng)放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方便 朝鲜 轻便 欧州 B.大约 盛放 吸收 阿拉伯C.经验 破布 切断 青同器 D.伟大 记录 保存 造纸木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使用的书写材料有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B.在东汉时代,人们就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C.到了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造纸方法就被传承了下来。D.造纸术首先传到阿拉伯和欧洲,后来又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影响了全世界。三、填空题5.词语搭配。( )的文字 ( )的发展 ( )造纸术 ( )的进步 ( )欧洲 ( )的贡献 ( )经验 相邻的( )6.比一比,组词语。存________ 社________ 阿________ 欧________ 洲________在________ 杜________ 河________ 呕________ 州________7.多音字组词。累lèi( )lěi( ) 切qiē( )qiè( ) 便biàn( )pián( )8.写出下列词语近义词、反义词。1.近义词: 轻便——( ) 方便——( ) 昂贵——( )普及——( ) 少数——( ) 传承——( )2.反义词:伟大——( ) 便宜——( ) 文明——( )笨重——( ) 粗糙——( ) 保存——( )9.读课文填空。(1)古时候,纸没有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把字刻在________或________上,或把字刻在________上。(2)后来人们把字刻在________和________,把这些________和________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________。(3)后来人们就把字写在________上,这样就________了,可是这样的书价钱________,很少有人用,不能________。(4)________时期,人们懂得了用________造纸,但是________比较粗糙,不好书写。四、信息匹配10.字词综合练习。“录”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录制,记录,抄写,记载;b.记载言行或事物的书刊等;c.采取,任用。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录”字正确的解释,填在括号里。(填序号)①他喜滋滋地说:“我终于收到录取通知书了!” ( )②我把明天要做的事情都记在了备忘录里。 ( )③这些好词佳句都是她从书里精心摘录的。 ( )1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蔡伦(lún lén)不怕劳累(lěi lèi),吸收了人们积累(lěi lèi) 的经验,克服了一切(qiē qiè)困难,改进了造纸术。改进后的造纸术还传到了朝鲜(xiān xiǎn)半岛和日本。12.选词填空。发现 发生 发明1.造纸术的( ),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2.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 ),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3.我国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使全世界( )了巨大的变化。五、语言表达13.按要求写句子。(1)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用划线的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帛比竹片、木片轻便。帛的价钱太贵。(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等是我国古代供书写、记载文字的材料。但是甲骨不易获得,且甲骨和竹简都比较笨重,不易携带;绢帛虽然轻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贵,不能普遍应用于书写。到了汉代, 由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甲骨和竹简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从而促使书写材料的改进——纸被发明出来。西汉时期,出现植物纤维纸,但由于技术上的限制,纸张质地粗糙,不适宜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到了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技术,他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作原料,制作成纸。这些纸的质地轻薄、细腻,更适合使用毛笔书写文字。人们将经过蔡伦改进的纸称作“蔡侯纸”。公元105年,蔡伦把他监制的第一批纸献给了汉和帝,深得和帝称赞。和帝下令把改进的造纸技术推向全国。蔡伦改进造纸术成为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 有改动)14.造纸术出现之前供书写、记载文字的材料都有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西汉时期出现的植物纤维纸有何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蔡伦造纸的原料都有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有人说,不能将造纸术的发明这顶桂冠戴到蔡伦一个人的头上。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创造 携手 存在 制造 伦理社会 保存 大约 欧洲 经验【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携、制、欧、验”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等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A 有误,“创造”的“创”读“chuàng”;“保存”的“保”读“cún”。B 有误,“朝鲜”的“鲜”读“xiǎn”;C 读音正确。D 有误,“薄片”的“薄”读“báo”。故选:C。3.B【详解】本题考查了对错别字的辨析。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里德分析完成即可。A.有误,欧洲: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海岸线最曲折、平均海拔最低的洲。故“州”错误,应为“洲”。B.正确。C.有误,青铜器:我国考古学上,主要是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故“同”错误,应为“铜”。D.有误,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故“木”错误,应为“术”。故选:B。4.A【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纸的发明》是一篇科普知识短文,主要讲了纸的发展历程,揭开了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并从中感受到造纸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A.正确。B.有误,在两千年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C.有误,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D.有误,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和欧洲。故选A。5. 古老 迅猛 发明 很大 遥远 重大 成功 地方【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能力。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动词+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什么的文字”可以与形容词“古老、灵动、流畅、优美”等搭配。“什么造纸”可以用动词“发明、研究、学习”等搭配。6. 存在 社会 阿爸 欧洲 大洲 现在 杜甫 河流 呕吐 兰州【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7. 劳累 积累 切开 亲切 方便 便宜【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组词。累:[lèi]疲乏,过劳:劳~。~乏。[lěi] 连续,重叠,堆积:~计。切:[qiē]用刀从上往下用力 :~菜。~除。[qiè]密合,贴近 :~肤(切身)。~己。亲~。便:[biàn]1. 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 :~当。~利。~道。[pián]肚子肥大的样子,如“大腹~~”。8. 轻巧 简便 高昂 普遍 少量 延续 渺小 昂贵 野蛮 轻便 精美 丢失【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和反义词的掌握情况。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9. 龟甲 兽骨 青铜器 竹片 木片 竹片 木片 书 帛 轻便 太贵 普及 西汉 麻 麻纸【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1)出自《纸的发明》,原文选段: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2)出自《纸的发明》,原文选段: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3)出自《纸的发明》,原文选段: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4)出自《纸的发明》,原文选段: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10. c b a【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答题时要注意结合句意。①“录取”的意思是选定(考试合格的人),“录”在这里有采用的意思,所以选c。②“备忘录”是帮助或唤起记忆的记录,所以选b。③“摘录”是摘抄记录的意思,所以选a。11.lún lèi lěi qiè xiǎn【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要注意多音字“累、切、鲜”在语境中的正确读音。如“累”在解释为“疲乏,过劳”时读“lèi”,在解释为“重叠,堆积”时读“lěi”。12. 发明 发现 发生【详解】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发生:原来没有的事出现了;产生。发明:创造出从前没有的事物或方法。故答案为:发明;发现;发生。13.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我回家晚了,是因为被老师留下办黑板报了。 虽然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详解】(1)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其次,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最后,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题干句式杂糅,表述不清,应在句尾加“之一”(2)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是因为:表示原因;常跟“之所以”连用,表示因果关系。前面说了结果,后面说需要的原因。示例:中国之所以能够有延续千年的文化史因为我们的民族自强不息。(3)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题干两个分句“比竹片、木片轻便”和“价钱太贵”间是转折关系。故选“虽然……但是……”;14.甲骨、竹简和绢帛等。 15.纸张质地粗糙,不适宜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 16.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 17.同意。因为课本就提到“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所以造纸术的发明不是某一个人的智慧,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不同意。虽然说造纸术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如果没有蔡伦,这种智慧也许不会那么早结晶,人类文明的脚步就可能会慢很多,所以蔡伦对造纸术的发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蔡伦完全当得起这顶桂冠。【解析】1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等是我国古代供书写、记载文字的材料。”可以得出造纸术出现之前供书写、记载文字的材料都是甲骨、竹简和绢帛等。1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西汉时期,出现植物纤维纸,但由于技术上的限制,纸张质地粗糙,不适宜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可以得出西汉时期出现的植物纤维纸的特点是纸张质地粗糙,不适宜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1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到了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技术,他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作原料,制作成纸。”可以得出蔡伦造纸的原料都有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17.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根据原文内容“这些纸的质地轻薄、细腻,更适合使用毛笔书写文字。人们将经过蔡伦改进的纸称作“蔡侯纸”。公元105年,蔡伦把他监制的第一批纸献给了汉和帝,深得和帝称赞。和帝下令把改进的造纸技术推向全国。蔡伦改进造纸术成为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可以得出蔡伦是改进了造纸术,并不是发明了造纸术,所以造纸术的发明不是某一个人的智慧,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不能把这顶桂冠戴到蔡伦一个人的头上。或者是说不同意,因为蔡伦对造纸术的改造,对发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蔡伦完全当得起这顶桂冠。注意理由充分,完整流畅即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