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9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3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广东省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9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34张ppt)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第9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1.发展历程:
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正确的观点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伽利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 .
牛顿: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结论)
阻力
静止
匀速直线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它揭示了力与运动关系的本质:力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的原因,力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用实验来直接验证,但是这个结论是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事实并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这种实验方法叫 法.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改变
理想实验
二、惯性:
3.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物体在 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 有关,质量 ,物体的惯性就大,运动状态就不容易改变;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快慢、是否失重均无关.惯性不是力,所以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惯性力”“克服惯性”等,只能说“由于惯性”“具有惯性”.
一切
任何情况
质量

4.利用:拍打衣服上的灰尘;撞击锤柄套紧锤头;跳远助跑;投篮球;掷铁饼(投掷类的体育运动多是利用惯性的)等.
5.防止:汽车安装安全气襄;乘车要系安全带;禁止超载;限速行驶;保持车距(交通安全类的措施很多都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有关)等.
三、二力平衡
6.定义: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 或 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7.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记忆方法:三同一反——同物体,同大小,同直线,反方向)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8.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9.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1)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物体受平衡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物体受非平衡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会改变.
1.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过程.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D
2.(物理与日常生活)如图所示,如果锤头的手柄松了,用手柄的下端撞击石头或树墩,锤头会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被套紧了,用力越大,锤头被套得越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锤头有惯性,手柄没有惯性
B.锤头向下运动时有惯性,被套紧时没有惯性
C.运动的手柄和锤头先后都由运动变为静止,是因为受到了阻力作用
D.用力越大,锤头向下运动得越快,锤头受到的惯性力越大
C
3.(物理与日常生活)如图为汽车在平直道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D.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的合力为零
A
1.(2022版课标新增)(2022春·汨罗市期末)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总结出来的规律
B.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
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A
2.(航天航空)(2022春·河东区期末)2022年3月23日,奥运顶流“冰墩墩”现身“天宫课堂”第二课.它被王亚平抛出后,沿直线飞向叶光富(如图).若地面附近竖直向上运动的“冰墩墩”到达最高点时所受外力同时消失,他将( )
A.立即静止 B.加速下落
C.匀速下落 D.匀速上升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只要其中的一个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A
3.(2022版课标新增)(2022春·丰润区期末)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行驶的小轿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这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C.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D.安全带的作用是减小司机和乘客的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C
4.(传统文化)(2022春·儋州校级期末)春分竖蛋也称春分立蛋,是指在每年春分这一天各地民间流行的“竖蛋游戏”,这个中国习俗也早已传到国外,成为“世界游戏”.4 000年前,华夏先民就开始以此庆贺春天的来临.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和鸡蛋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鸡蛋对桌面的压力
B.鸡蛋对地球的吸引力
C.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
D.桌子对地球的吸引力
C
(1)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5.(2022版课标新增)(2022春·红河县期末)如图所示,一空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大于杯子受到的重力
B.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与杯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与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杯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B
6.(冬奥热点)(2022春·日照期末)如图所示为运动员在冰壶比赛时的情景.运动员将冰壶用力推出后,冰壶会在冰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壶运动起来之后才具有了惯性
B.冰壶被推出后能在冰面上滑行,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
C.冰壶被推出后做减速运动,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
D.冰壶最后停下来,是因为失去了推力的作用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若一切外力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
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平直长木板、毛巾、棉布等.
2.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的目的是 ,从而改变小车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
保证小车在水平段的初速度相等
(2)转换法:通过比较 来判断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阻力的大小,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的距离越远.
3.实验步骤:
(1)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记录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2)将水平木板上的毛巾换成棉布,让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记录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3)撤去铺在水平木板上的棉布,让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记录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数据处理和分析】
4.设计实验条件的记录数据情况表格如下表所示,结合实验情况,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向前滑行的距离就越大,速度减小得越慢.
【实验结论】
5.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向前滑行的距离越大,速度减小得越慢.
推论:如果小车不受阻力,小车将一直 .
【交流与反思】
6.上述实验证明 的观点是正确的(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种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叫
(选填“控制变量”“转换”或“理想实验”)法.
7.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后继续运动是因为小车具有惯性.
8.小车运动到水平面上后的受力分析:竖直方向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只受阻力.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伽利略
理想实验
9.实验过程中小车能量的转化: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
10.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静止时,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都相同,即W=mgh.
【实验过关】
例1 (2022春·吴中区校级期末)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和小车.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将小车从斜面上 (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
(2)分析小车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此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将在水平面上 .
同一
做匀速直线运动
(3)如图,若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是否需要重做本实验以获取可靠的证据?答: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4)在本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反映的是 .
A.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阻力大小
B.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情况
C.A、B选项均正确
不需要
B
【实验装置】
【设计和进行实验】
1.主要实验器材:带滑轮的桌子、小车、硬纸片.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1)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大小相等时,保证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改变小车两边托盘中所放砝码的个数;
(2)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时,保证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将小车扭转一定的角度后释放;
(3)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用硬纸片替换小车,保证作用在硬纸片上的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大小相等,再用剪刀剪开硬纸片.
【数据处理和分析】
3.设计实验条件和现象记录表格,分析表格内信息,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结论】
4.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记忆方法:三同一反——同物体,同大小,同直线,反方向)
【交流与反思】
5.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6.定滑轮的作用是 .
7.本实验选用小车和硬纸片而不选用木块的原因是 .
8.实验中,桌面必须水平,否则小车的重力会影响实验.如果两侧的砝码个数不相等但小车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则原因是 .
得出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改变力的方向
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小车受到桌面的静摩擦力
9.实验改进.
【实验过关】
例2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和小车.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将小车从斜面上 位置由静止释放,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
(2)从实验现象可推理,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将在水平面上做
;早在300多年前,英国物理学家 (选填“伽利略”或“牛顿”)就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研究过“力和运动的关系”.
同一
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
1.(2018·广东)以下物理规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 B.欧姆定律 C.光的反射定律 D.焦耳定律
2.(2019·广东)头球(运动员用头碰撞飞行中的足球)是足球比赛中常用的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头球过程中,头对足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B.足球被顶飞,是因为头对足球的力大于足球对头的力
C.头对足球的作用力消失时,足球的惯性也消失
D.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以运动员为参照物,足球是静止的
A
A
(科技前沿)(2022春·南通期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背包式飞行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加强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某公司生产出了一款单人背包式飞行器,它的外形像一把有扶手和踏板的座椅,由汽油发动机提供动力,带动两个扇形螺旋桨转动,飞行员通过操纵改变螺旋桨的方向、转速,实现进退、上下、左右及俯仰飞行.发动机、燃料箱和及飞行员处于升力扇中间及下方,以降低重心,避免喷气背包在飞行中上下颠倒,控向地面.
该飞行器采用了无人飞行拉制系统、零空速悬停技术,即在空中双手松开操纵杆之后,飞行器就会在空中悬停,等待下一步操作;使用与F1赛车相同类型的驾驶舱,可以在撞击时保护飞行员的安全,还配备了弹射降落伞系统,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飞行器无法正常降落时,可以关闭动力源,同时打开降落伞,利用空气阻力减小下降速度,从而避免驾驶者快速落地面造成伤害.
表一为它的部分技术参数.
表一
  为了给飞行器设计面积合适的降落伞,研究人员对降落伞所受阻力与降落伞的伞面面积、下落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他们分别让伞面面积和总重不同的圆形降落伞从高处下落,测出最终匀速下落时的速度(即收尾速度),实验结果如表二所示:
表二
(1)飞行员通过操纵改变螺旋桨的方向、转速,可实现各种飞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和 有关.
方向
大小
(2)关于上述背包式飞行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碳纤维作为飞行器的主要制作材料,是因为可以减小自身重力
B.若不计空气阻力,飞行器匀速上升时的升力大于匀速下降时的升力
C.遇到特殊情况飞行器无法正常降落时,关闭动力源后惯性会减小
D.当该飞行器在空中启动零空速悬停技术时,受到的升力就会突然消失
(3)该飞行器通过两个螺旋桨轮动可以实现变向和变速,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力的作用是 的,它在月球上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飞行,该飞行器未装油时的质量为 g.(已知汽油的密度ρ汽油=0.72×103 kg/m3)
A
相互
不可以
164
(4)分析表二数据可知:当伞面面积一定时,降落伞所受的空气阻力与
成正比,要使该飞行器的收尾速度不超过5 m/s,则降落伞的面积至少为 m2.
(1)改变螺旋桨的方向改变了力的方向,改变螺旋桨的转速改变了力的大小,据此分析.
(2)匀速时阻力等于重力,所以由表中数据可分析重力,伞面面积、收尾速度及收尾速度的平方等数据,得出表达式.
收尾速度的平方
6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