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2023年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样卷分析备考有方向,心中不慌张目录CONTENTS一、样卷分析二、备考策略样卷及得分情况分析一、试卷结构(一)板块结构板块 题量 分值积累 约 6 题 约 21 分阅读 约 14 题 约 39 分综合 约 1 题 约 10 分写作 约 1 题 约 50 分合计 约 22 题 120 分一、试卷结构(二) 题型结构题型 题量 分值 占比客观题 约 8 题 约 30 分 约 25%主观题 约 14 题 约 90 分 约 75%合计 约 22 题 120 分 100%一、试卷结构(三)难度难度 比例容易 约 70%中等 约 20%较难 约 10%合计 100%二、参考样卷分析一、积累(21分)(一)立春1.阅读以上两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1)沧( ) (2)liào( )2.以上两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三个。(3分)6题,分布在四个版块容易题平均得分1.71分平均得分3分平均得分19.41分参考样卷分析一、积累(21分)(二)立夏3.解释文段中的加点的词语。(2分)(1)孟夏 (2)盎然第一个词语解释属于容易题,后一个词语中等题4.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相关提示,从以下句子中选出分别反映春季和夏季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2分)容易题夏季的第一个月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平均得分1.42分平均得分2分参考样卷分析(三)立秋5.下面从以上几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2分)A.关于四季的划分,往往习惯以立春、立夏 、立秋、立冬“四立”为四季的起点。B.人们喜欢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外出游玩,俗称探春、踏春, 远足访胜是春游的主要方式。C.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 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争相出土, 万物至此皆日日攀长。D.立秋同时意味着降水、湿度等趋于减少或下降,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丰硕成熟。学生做题情况:大多数选择“C”,属于容易题A平均得分1.71分参考样卷分析一、积累(21分)(四)立冬6. 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 整理诗文, 按要求填写与“雪”相关的内容 。 (共 10 分, 答 对一空得 1 分, 满分不超过 10 分)涉及知识点:作者、篇目、文意理解。属于理解性默写属于容易题平均得分9.57分参考样卷分析二、阅读(39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浮游生物(科普作品)【材料二】表格分析【材料三】图7. 下面对“浮游生物”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考测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BA. 浮游生物是指水体中没有游泳能力的生物。B. 浮游生物可依据能否进行光合作用来分类。C. 浮游生物是海洋各种鱼类唯一的食物来源。D. 浮游生物的“生物泵”能遏制全球变暖现象 。容易题平均得分1.71分平均得分21.22分参考样卷分析8. 下面对文中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的判断, 有误一项是 ( ) ( 2 分)A. 比如水母借助收缩伞状身躯移动, 纤毛虫通过抖动纤毛而行。 (举例子)B. 最大的浮游生物要数水母, 加上触须, 最长可达40 米。 (列数字)C. 浮游生物有着非常阳光的生活态度, 可以说是大海中的“阳光使者”。 (打比方)D. 一部分逐渐沉降至海底, 还有一部分成为浮游动物的“美食”。 (作比较)二、阅读(39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D考测说明方法,属于容易题平均得分2分参考样卷分析9. 环保部门根据【材料二】反映出来的问题, 制作了一期电视宣传片, 如果为宣传片选择一幅海 报,【材料三】中最适合的是哪一幅? 为什么? (3 分)二、阅读(39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属于较难题示例一: 图二最合适 。图二画面内容为参差交错的海滩, 海滩上是成片的 树林, ( 1 分) 画面上方有“保护海洋生态”几个大字, 图文并茂, 主题突出, ( 1 分) 直接回应材料二中我国部分海洋生态系统出现的问题 。 ( 1 分)示例二: 图三比较适合 。图三画面由主体是偏向左边的月牙, 月牙下半部分 英文字母“i ”和“自然”两个字组成 。画面简洁抽象, 倡导人们关注地球生态 , 关爱自然, 从我做起的主题, ( 1 分) 材料二的内容关乎海洋生态系统, 二者属于 包含关系, 虽广义上也属于大自然, 但针对性不如图片二强 。 ( 1 分)说明: 选图一不合适 。 (0 分) 图一 内容为珍惜水资源的主题, 与材料二反 映出的问题不匹配。平均得分1.43分参考样卷分析(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分,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13分)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示例: 描写原下不同季节的自然景物。平均得分1分参考样卷分析(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分,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13分)11.赏析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3 分)小麦扬花时节,原坡和河川铺天盖地的、青葱葱的麦子,把来自土地的最诱人的香味释 放到整个乡村的田野和村庄,灌进庄稼院的围墙和窗户。示例:这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 1 分) 抓住关键词“释放”“灌进”两个 动词, 赋予了小麦以人的情态, 写出了小麦喜人的长势, ( 1 分) 表达了作者内心 的喜爱之情 。 ( 1 分)平均得分0.75分参考样卷分析(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分,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13分)12. 文中第⑦段写柳叶张扬在河川, 令人钦佩, 开头却写到 “被文人们称为弱柳的树”, 纵观 全段, 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 起什么作用? (3 分)示例:这是一种对比的表现手法 ( 1 分) , 写文人笔下柳树的“弱”, 意在突出 原下柳树的顽强和坚韧 ( 1 分) , 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顽强和尊严的钦佩之情和对 生活的由衷热爱 ( 1 分) 。平均得分0.57分参考样卷分析(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分,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13分)13. 班里准备举行“陈忠实作品朗诵会”, 有同学打算朗读文中的第②段,你觉得应该选用以下 哪种朗读基调? 请做选择, 并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来陈述理由。( 5 分)A. 温和喜悦 B. 热烈赞扬 C. 深沉坚定我选 A, 使用“温和喜悦”的基调阅读该段 。 ( 1 分) 内容上, 第②段描 写的是春天各种花次第开放的景象, 给读者以温暖 、喜悦之感; 春天既不像夏天 热烈, 又不像秋天肃杀, “温和喜悦”的语调与之相符 。 ( 2 分) 语言上, 第②段 都是陈述句, 没有感叹句, 不宜使用“热烈赞扬”的语调: 有喜悦之情, 没有悲 伤之感, 不宜使用“深沉坚定”的语调 。 ( 2 分)平均得分1.57分参考样卷分析(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14.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A. 第一句概括了塔的高度, 古代八尺为寻, “千寻塔”, 极言塔的高峻。B. 第二句想象在塔上听鸡鸣、见日升的辉煌景象, 进一步渲染古塔之高。C. 第三句用典直抒胸臆, “浮云”在古诗中, 往往用来借代品德高尚的人。D. 这首诗是登高抒怀之作, 诗人登上飞来峰, 触景生情, 抒发豪情壮志。C“浮云”两层含义:一、奸邪势力 二、漂泊不定平均得分2分参考样卷分析15.有人评价此诗有“哲理的诗化, 诗化的哲理”之妙, 请结合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 分)(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哲理蕴含在诗句中, 诗句中的意象体现了深刻的道理。 ( 1 分) 如这首诗通过写“千寻塔”“最高层”等意象, ( 1 分) 形象地揭示“站 得高, 望得远”的道理 (表现作者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的抱负, 以及大无 畏的精神) 。 ( 1 分)平均得分:0.71分参考样卷分析(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甲】桃花源记 【乙】陶潜传16.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 ( 2 分)A解析:A.“芳草鲜美”“鲜”读xiān,鲜艳的意思;“陶后鲜有闻”“鲜”读xiǎn,少的意思。B.“既”的意思是已经的意思 C.“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去”离开的意思平均得分2分参考样卷分析(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甲】桃花源记 【乙】陶潜传17. 下面对《桃花源记》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 2 分)A. 渔人“缘溪行”拉开故事序幕, 溪水通幽、桃林奇美, 为桃花源的出现自然铺垫。B.“皆叹惋”意蕴丰厚, 从中感受到渔人所说的与桃花源内的生活相比, 差异巨大。C. 渔人辞别桃花源后, 得其船并循来时路而返, 这与渔人入桃花源的情节形成照应。D. 作者通过真实存在的桃花源, 寄托政治理想, 反映美好愿望, 笔多曲致, 富有波澜。D平均得分2分参考样卷分析(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甲】桃花源记 【乙】陶潜传18.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 4 分)( 1 ) 黄发垂髫,并怡然 自乐。( 2 ) 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 1 ) 老人和小孩 ( 1 分) 都安闲快乐 。 ( 1 分)( 2 ) (陶渊明) 年轻时候情怀高尚, ( 1 分) 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 ( 1 分)平均得分3.5分参考样卷分析(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甲】桃花源记 【乙】陶潜传19.《桃花源记》 三处出现过历史时间名词, 即“晋太元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乃 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请联系上下文, 分别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 (3 分)“晋太元中”交代武陵人发现桃花源的时间 。 ( 1 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写桃花源人进入桃花源, 开始与世人隔绝的时间、原因 。 ( 1 分)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反映桃花源人在桃花源里与世隔绝 、安然自足的生活状态 。 ( 1 分)平均得分1.2分参考样卷分析(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甲】桃花源记 【乙】陶潜传20. 时光流转,古往今来,陶渊明备受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 成为跨越时代的“大家”。请联系以上两个文段内容, 分析陶渊明受推崇的原因 。 (3 分)一是陶渊明的文学造诣高, 让人敬仰 。如他创作的田园诗, 自然朴实, 意 境深远 。( 1 分)二是陶渊明的生活追求与政治理想高远,使人神往。他辞官隐居, 远离喧嚣, 所著《桃花源记》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 1 分) 三是 陶渊明气节坚贞, 令人崇敬。他不慕名利, 不为五斗米折腰。 ( 1 分)平均得分0.78分参考样卷分析21.时光荏苒, 日月如梭。三年十二部名著,我们沉醉在阅读的世界里,感受沉寂时光中 生命的华彩;我们遨游在文字的海洋里,体会与他人分享阅读的快乐。作为名著阅读 推广大使,你受邀返校参加一个名著读书会。( 1 ) 谈体会 。在读书会上,你将围绕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发言, 谈体会 、说启 迪 。请列出你发言的要点 。 (3 分)三、综合 ( 10 分)示例: ①从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浴血奋战的历 史中汲取精神营养, ( 1 分) ②学习作者的敬业精神和探求真相的勇气, ( 1 分) ③善于参考相关资料, 联系当今社会实际进行分析和思考 。 ( 1 分)平均得分0.85分平均得分5.42分参考样卷分析初中经典名著分类复习计划表 月份 分类 经典名著 阅读关注重点1 月 纪实作品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性,理想信念、 爱国情怀2 月 科普作品 《昆虫记》 ①3 月 散文、诗歌 《朝花夕拾》《傅雷家书》②《 》 语言的独特性,启迪 人生4 月 ③ 《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骆驼祥子》 人物、情节,中华人 文精神5 月 外国小说 《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 · 爱》 叙事角度,文化内涵( 2 ) 说计划 。在读书会上, 你还分享了“初中经典名著分类复习计划”, 所分享的计 划表 (如下) 中, 有几个遗漏的信息需要补充 。 (3 分)科学精神 、思想、方法, 艺术趣味艾青诗选中国小说平均得分2分参考样卷分析(3)论管理。读书会上, 有同学对你分享名著分类复习计划时提出的有关“时间管理” 的建议, 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如下) 。你需要针对此人的观点进行反驳, 要求观 点明确, 有理有据, 字数 80 字以内 。 ( 4 分) 示例: 时间管理非常重要 。只有规划好 、用好的时间, 才是真正属于 自己的时间; 工作、学习都需要讲求效率, 不规划往往会催生拖延症 。因此, 我们要学习并运用好时间管理 。 (观点 1 分, 理由 2 分, 结论 1 分)平均得分2.57分参考样卷分析四、写作 ( 5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 50 分)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化是什么?文化是生活,如贴对联穿旗袍; 文化是技艺, 如打油茶、烧泥陶; 文化是建筑, 如骑楼、哈亭; 文化是器具, 如会鼓、天琴; 文化是 首诗, 如《乡愁》《秋词》; 文化还是道德素养, 民风家教, 祖父传之, 子孙继之。文 化在身边, 文化在心里,文化无处不在。请围绕“我与传统文化”这一话题,自拟题目,以物见人、缘人记事、因事生情,写一篇记叙文。要求: ( 1 ) 拟好标题并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不得抄袭、套作, 不少于 600 字 。 ( 2 ) 行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 、人名。参考样卷分析参考样卷分析一、积累(21分)中考复习应对策略二、注重积累,夯实基础,回归课本。三、逐个突破考点,进行专题复习。中考复习应对策略四、把握好节奏,追求速度不如追求效率。一、研读课标,专研真题。与君共勉鲜花是最美丽的,无疑是那绽放的花苞,但是这只是外在的美丽。当我们用心去浇灌一朵花,那么就会发现,虽然浇灌花朵是为了一睹鲜艳的花苞,可是最宝贵的却是用心呵护它直到最后收获的过程。祝大家所有付出都开出绚丽的花朵。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