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庙街镇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8-2019学年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庙街镇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18-2019学年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庙街镇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最大的作为是(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C. 开通京杭大运河 D. 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2.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首《及第谣》与下列哪一制度直接相关(  )
A. 行省制度 B. 三省六部制度 C. 科举制度 D. 中央集权制度
3. 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A. 金灭北宋 B. 澶渊之盟 C. 西夏的建立 D. 元朝建立
4. 日本唐招提寺设计者又被誉为“日本文化的恩人”,他是(  )
A. 文成公主 B. 高僧鉴真 C. 高僧玄奘 D. 戒贤法师
5.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这首《调笑令》反映的是如图哪种生产工具使用时的情景?(  )
A. B.
C. D.
6.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西北各部首领献号“天可汗”给唐太宗的原因是(  )
A. 唐朝国力强盛 B. 唐太宗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C. 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 D. 唐太宗主张对外开放
7. 下列关于阿保机、元昊、阿骨打三人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是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首领 B. 都与宋进行了和议
C. 都建立了本民族的政权 D. 都接受了汉族皇帝的册封
8. 我国现行人民币有金属币和纸币两种.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我国古代(  )
A. 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 汉朝的五铢钱 C. 北宋的“交子” D. 南宋的“会子”
9. 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南宋都城娱乐场所“瓦肆”里的“勾栏”听书,你不能听到有关--的故事(  )
A. 杨家将 B. 岳飞 C. 韩世忠 D. 戚继光
10. 下面有关宋代民间传统节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B. 宋代百姓最重视的节日是端午节
C. 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
D. 宋代人称春节为元旦,最为热闹
11. 下列图片集中体现了中外交流发展历史的是(  )
A. 秦兵马俑 B. 敦煌壁画
C. 赵州桥 D. 步辇图
12. 日本学者太田三郎在《成吉思汗》书中称他为“世界古今盖世之英雄”。他的主要业绩有(  )
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建立元朝
④灭西夏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13. 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A. 宋代商业繁荣 B. 民族政权并立 C. 宋代国家统一 D. 宋代民族融合
14. 唐朝时有位阿拉伯人来到中国江南农村游历。他不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A. 小溪旁筒车在转动,把溪水送到田里 B. 有的农民扶着曲辕犁在犁田
C. 有的农民在秧田里扯水稻秧苗 D. 有的农民坐在“秧马”上插秧
15. 小君班上将举行有关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故事会,他准备到图书馆去查找有关资料。你向他推荐以下哪部著作供其参考?(  )
A. 《资治通鉴》 B. 《红楼梦》 C. 《史记》 D. 《道德经》
16.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文化制度和政策千差万别,下列措施严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是(  )
①科举制的创立
②焚书坑儒
③八股取士
④文字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17. 下列精美文字与文字体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辞
B.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唐诗
C.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宋词
D.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元曲
18. 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并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开始于(  )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19. 以学习主题统揽各段历史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好方法。学习主题“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主题统揽的是(  )
A. 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B. 隋唐时期的历史 C. 宋元时期的历史 D. 明清时期的历史
20. 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以省为单位。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设立开始于(  )
A. 隋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元朝
21. 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  )
A. 对外贸易 B. 民族交往 C. 科举取士 D. 疏通运河
22. 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
A. 阿倍仲麻吕 B. 崔志远 C. 玄奘 D. 尺带珠丹
23.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 《大唐西域记》 B. 《西游记》 C. 《金刚经》 D. 《天方夜 谭》
24. 景德镇成为瓷都是在(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清朝
25. 发明激光汉子排版系统的知识英雄王选,人称“当代毕昇”。古代毕昇的成就是(  )
A. 发明雕版印刷术 B. 发明活字印刷术 C. 改进造纸术 D. 发明打字机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8.0分)
26. 连线题
《天王送子图》 王羲之 药王
《春望》 吴道子 诗仙
《千金方》 杜 甫 画圣
《蜀道难》 孙思邈 书圣
《兰亭序》 李 白 诗圣
27. 读图,请回答:
(1) 图中所示的工程是哪一个工程?哪一年开始修建?当时的皇帝是谁?
(2) 请写出图中字母A、B所代表的古今地名。
(3) 请写出图中字母C、D、E、F所代表的此工程四段的名称。
(4) 写出此工程所连接的五大水系。
(5) 此工程的开凿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28. 读图,请回答:
(1) 请分别说出图一和图二的人名及其生活的朝代。
(2) 两图中的人物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什么贡献?
(3) 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以上两个人物的经历,请你谈谈成功者应具备的品质。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族融合的主题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秦汉时期,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充分,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初步形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隋唐时期,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快,民族融合得到新的发展。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二个民族大融合的高峰时期,其中元朝更为突出。
(1) 唐朝时,我国云南地区处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之下?唐政府的民族政策有什么特点?
(2) 宋元时期,我国有哪些比较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
(3) 为了加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唐朝与元朝都对我国当时的西藏地区采取了措施。请简要说明。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材料中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指的是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故选:D。
本题结合材料考查隋朝统一。考查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灵活掌握隋朝统一的意义。
2.【答案】C
【解析】隋炀帝时开创科举制,唐朝得到日益完善。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政府任职。题目材料说明新科进士的得意情怀。
故选: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注意识记相关的知识点。
理解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识记相关的知识点。
3.【答案】A
【解析】1127年,金灭北宋,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军掳走,因宋钦宗的年号是靖康,史称靖康之变。“靖”、“康”与金灭北宋有直接联系。
故选:A。
本题考查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灭亡。
本题考查靖康之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灭亡。
4.【答案】B
【解析】结合教材可知,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那时候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高僧鉴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地传播唐朝的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鉴真被誉为“日本文化的恩人”。
故选:B。
本题以“日本文化的恩人”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鉴真东渡的相关史实。。
本题以唐招提寺为依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唐朝时期的中日友好交往的史实。
5.【答案】A
【解析】唐朝经济繁荣,唐朝农民在农具上有很大创新。唐朝人民创制的筒车,是一种新型的灌溉工具,提高了人们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题目中的描述即是A筒车。
故选: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盛唐的社会气象.
准确识记唐朝创制的新式农具,把握农具的用途.
6.【答案】C
【解析】唐太宗以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天可汗”。
故选:C。
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政策。知道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政策,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7.【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阿保机、元昊、阿骨打三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首领,都建立了本民族的政权,阿保机建立了辽,元昊建立了西夏,阿骨打建立了金,都与宋进行了和议。D项与史实不符。
故选:D。
本题考查阿保机、元昊、阿骨打三人相同点,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本题考查内容有一定难度,要结合所学对问题进行分析。
8.【答案】C
【解析】北宋前期,我国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选C。
本题考查的经济重心的南移.
注意最早的交子及其出现时间.
9.【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南宋”,ABC三项都发生在宋朝,可以在“瓦肆”里的“勾栏”听到,D项戚继光是明朝人,在宋代不可能听到。
故选:D。
本题以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南宋都城娱乐场所“瓦肆”里的“勾栏”听书为切入点,考查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
解答本题要掌握重要历史人物所生活的时期。
10.【答案】B
【解析】今天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最为热闹。
故选:B。
本题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
11.【答案】B
【解析】A.秦始皇陵兵马俑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艺术宝库。
B.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莫高窟所藏艺术珍品(塑像与壁画)是中外文交流的瑰宝。
C.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D.隋唐时期的绘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步辇图》。
故选:B。
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石窟艺术的识记.
本题考查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12.【答案】A
【解析】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故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成吉思汗无关。
故选:A。
本题以“世界古今盖世之英雄”为切入点,考查成吉思汗的功绩。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准确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13.【答案】A
【解析】注意识读图片,可以看出宋代商业发展,出现商标、纸币等,《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描绘东经汴河沿岸商业繁华景象的不朽作品,南宋海船说明这一时期海外贸易的繁荣.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掌握情况.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住图片中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做出正确的分析.
14.【答案】D
【解析】“秧马”是宋代发明的拔秧工具,唐朝还没有出现。故唐朝时有位阿拉伯人来到中国江南农村游历。他不可能看到的景象是有的农民坐在“秧马”上插秧。
故选:D。
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唐朝的武则天,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历时19年编成。全书294卷,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战国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五代末年共1362年的历史。故小君班上将举行有关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故事会,他准备到图书馆去查找有关资料。应向他推荐《资治通鉴》供其参考。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资治通鉴》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资治通鉴》的相关史实。
16.【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创立,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对古代文化的发展是一场浩劫,明朝的八股取士摧残了人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清朝文字狱,是指清朝统治者对违背统治思想与触犯皇帝威严的言行进行残酷打击。这种文化专制统治使当时的文人不敢表露独立的思想,遣词造句都要小心翼翼,以免触犯忌讳,总之,焚书坑儒、八股取士和文字狱都严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严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相关史实。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注意准确识记焚书坑儒、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的影响。
17.【答案】D
【解析】词是宋代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宋代出现很多著名的词人,选项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文字与文字体裁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与识记文字与文字体裁的相关史实。
18.【答案】B
【解析】元朝时期,元政府在中央政府设置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西藏地区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行政区。
故选:B。
本题以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并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为依托,考查宣政院的设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9.【答案】C
【解析】南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元朝时期,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所以“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主题统揽的是宋元时期的历史.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宋元时期的特点.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宋元时期的特点.
20.【答案】D
【解析】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元世祖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朝行省制度为省级行政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设立开始于元朝。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元朝的行省制度的相关史实。
21.【答案】A
【解析】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
故选:A。
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2.【答案】C
【解析】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促进了中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故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玄奘。
故选:C。
本题考查玄奘西游。
本题考查玄奘西游,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玄奘西游促进了中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23.【答案】C
【解析】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故选:C。
本题重在考查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的四大发明的熟练掌握程度。
24.【答案】B
【解析】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制瓷水平大大超过前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是在北宋时期。
故选:B。
本题以景德镇成为瓷都为切入点,考查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
25.【答案】B
【解析】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质量和效率。故古代毕升的成就是发明活字印刷术。
故选:B。
本题以发明激光汉子排版系统的知识英雄王选,人称“当代毕昇”为切入点,考查毕昇的成就。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活字印刷术的相关史实。
26.【答案】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吴道子被后世称为“画圣”,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品有《送子天王图》等。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杜甫的诗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简练。被后人尊为“诗圣”。《春望》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他以毕身心血写成《千金方》,书中记载了八百多种药物和五千多个药方。这部书在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尊称孙思邈为“药王”。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他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
故答案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王羲之、吴道子、杜甫、孙思邈、李白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王羲之、吴道子、杜甫、孙思邈、李白的相关史实。
27.【答案】【小题1】(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所示的工程是隋朝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
(2)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地方史涿郡,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图中字母B所代表的地方史余杭,也就是现在的杭州。
(3)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字母C、D、E、F所代表的此工程四段的名称依次为C为永济渠 D为通济渠 E为邗沟 F为江南河。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顺序);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
故答案为:
(1)隋朝大运河。605年。隋炀帝。
(2)A、古:涿郡,今:北京;B、古:余杭,今:杭州。
(3)C、永济渠;D、通济渠;E、邗沟;F、江南河。
(4)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5)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小题5】
【解析】本题以隋朝大运河的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考查了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8.【答案】【小题1】(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的是人物是玄奘,图二的人物是鉴真。他们都生活在唐朝。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玄奘用大约17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在他晚年的时候,他的弟子根据他的口述写成《大唐西域记》,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是研究7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六次出行,五次失败,历尽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坚持不懈地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他帮助日本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3)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以上两个人物的经历,谈谈成功者应具备的品质。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不达目的不罢休,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等。
故答案为:
(1)图一是玄奘,图二是鉴真。他们都生活在唐朝。
(2)①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②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不达目的不罢休,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等。(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2】
【小题3】
【解析】本题以玄奘和鉴真两幅图片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唐朝的对外交往,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考查了唐朝的对外交往的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9.【答案】【小题1】(1)唐朝时,我国云南地区处于南诏的统治之下,唐政府的民族政策的特点是开明。
(2)宋元时期,我国比较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大理、西夏、辽、金、蒙古国等
(3)为了加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唐朝对我国当时的西藏地区采取的措施是实行和亲政策,加强与吐蕃的联系,9世纪初,唐与吐蕃会盟。元朝对我国当时的西藏地区采取的措施是中央政府设置宣政院负责管辖吐蕃,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
故答案为:
(1)南诏;开明。
(2)大理、西夏、辽、金、蒙古国等。
(3)唐朝时,唐中央政府采取和亲政策,加强与吐蕃的联系,9世纪初,唐与吐蕃会盟;元朝时,中央政府设置宣政院负责管辖吐蕃,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
【小题2】
【小题3】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