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彩云追月教学内容1、 欣赏《彩云追月》。2、 竖笛演奏《美丽的梦神》。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欣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幽静的夜幕背景下,云月相逐、相映成趣的意境。(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3) 在聆听与演奏的活动中感受、体验《美丽的梦神》所表现出的充满梦幻色彩的意境。2、 过程与方法(1) 背唱《彩云追月》的主题旋律,体验悠扬舒展的旋律特点。(2) 通过拍打节奏、演唱等实践活动,找出《彩云追月》旋律及调式特点。(3) 在聆听、对比于实践中,了解《彩云追月》的曲式结构和每部分音乐所表现的美丽画面。(4) 在聆听讲解、演奏乐曲、探究情感等活动中,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自然柔和的音色演奏《美丽的梦神》。3、知识与技能(1)知道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以及部分乐器的音色特点,(2)了解《彩云追月》旋律的探戈节奏特点及五声调式音阶。(3)认识曲作者任光及《彩云追月》的创作背景。(4)掌握《美丽的梦神》中的八九拍的节奏特点及强弱弱、次强弱弱、次强弱弱的强弱规律。(5)能够用自然、流畅、舒展的音色较准确的演奏《美丽的梦神》。(6)能够进行二声部合奏《美丽的梦神》。教学过程1、 欣赏《彩云追月》(1) 节奏练习A、 听记节奏:教师用鼓击打两小节节奏,请学生记录。B、 请学生用“大”口读节奏。C、 节奏卡农练习:将学生分组,脚踏稳定拍,手击节奏并思考:这个节奏型有什么特点?(此处节奏练习要反复2——3次,可快可慢,进行对比,让学生充分感受节奏特点)(2) 学唱主题旋律A、 教师按以上节奏弹奏一段旋律,请同学们记谱。B、 师生一起看曲谱哼唱《彩云追月》主题,并排列出旋律中出现的各音。C、 教师总结:这首乐曲使用了do、re、mi、sol、la、、五个音,是典型的中国民族五声调式,这也使得作品具有明显的民族风格特点。D、 再教师带领下,反复练唱主题旋律,并背唱。(3) 欣赏全曲A、 教师播放《彩云追月》主题片段,学生边听边思考:你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乐曲演奏形式是什么?B、 教师总结并介绍中国民族管弦乐队。C、 聆听全曲并思考: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作品分为几个部分?D、 分段聆听音乐,了解每段音乐的情绪、速度特点以及描绘的画面,并填写下表。情绪 速度 描绘画面第一段 优美抒情 稍慢 夜的开阔与神秘第二段 优美抒情 稍慢 前一段的情感延伸,和谐、圆润第三段 优美抒情 稍慢 意趣盎然E、 教师简介作者(4)拓展练习A、找一找符合《彩云追月》意境的诗词,填在主题旋律中唱一唱,学生分组创作并展示。B、聆听黑鸭子合唱团演唱的歌曲《彩云追月》,二胡独奏《彩云追月》以及李云迪演奏的钢琴曲《彩云追月》,并思考: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人带来什么不同感受?二、竖笛吹奏《美丽的梦神》1、节奏练习(1)复习八三拍节奏:学生看节奏,用“大”读出节奏。(2)认识八九拍。A、请学生看节奏谱,用“大”都出节奏。B、教师提问:这段节奏的节拍是什么?C、教师总结八九拍的强弱规律。D、手打稳定拍,用“大”口读节奏,注意速度一定要稳。2、学习吹奏低声部旋律(1)教师用竖笛吹奏低声部前四小节,请学生模奏并反复练习。(2)练习吹奏低声部全部旋律,注意:气息控制,以及#4的指法。3、学习吹奏高声部旋律(1)教师范奏高声部旋律,带领学生反复练习。(2)教师讲解#5的指法并范奏,学生练习。(3)教师提问:《美丽的梦神》表现了怎样的意境?在演奏时应该用怎样的音色表现?4、二声部合奏练习:学生分组分声部练习,注意力度的变化,以及换气处理。5、表演与评价:分组合奏并进行生生评价,老师评价以鼓励为主。6、知识拓展(1)聆听歌曲《美丽的梦神》并思考: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意境?与竖笛曲有什么不同?(2)教师简介作者。三、课堂小结1、请学生谈谈本节课你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收获。2、教师钢琴伴奏与学生再次演奏《美丽的梦神》。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