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1节 浮力第一课时课前预读1.浮在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对物体向 托的力,这个力叫做 。2.将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吊起,然后用手托住(支持)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 ,其变化的示数等于手对物体的 。3.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上表面受到液体向 的压强和压力,下表面受到液体向 的压强和压力;因为向上的压力 向下的压力,所以压力差(合力)方向向 ,这个压力差其实就是 。下支持力浮力小上上上浮力大于1、知道什么是浮力。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3、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气球为什么能飞上天空?课堂引入鸭子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是什么力使上万吨的航空母舰航行在海面上?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为什么不会被淹死?将旋紧的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并释放后,将怎样?乒乓球受到了浮力的作用!动画演示:乒乓球受到浮力新知探究探究活动一、浮力木块在水中受到浮力思考:乒乓球木块等能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那石头、金属块之类会沉到水底的物体是否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小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金属块在空气中与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拉力。结果: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拉力 。这说明金属块在水中也受到竖直 的力,这个力就是 。变小向上浮力如图,当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且静止不动时,通过受力分析推出此时浮力F浮的大小。F浮=G-F拉(称重法)GF拉F浮思考: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多少?该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弹簧测力计减小的示数相等!2.符号: F浮4.浮力的方向: 竖直向上5.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总结浮力(F浮)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叫浮力。3.称重法测浮力:F浮=G-F拉例:一个石块重5 N,把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将其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则该石块受到液体的浮力为___N,浮力的方向 ,施力物体是_______ 。此石块在液体中下沉时 (选填“受到”或“不受到”)浮力的作用。石块重5 N3竖直向上液体受到1.将乒乓球放入开盖瓶内,向瓶里倒水,乒乓球不浮起。2.将瓶下口盖住,乒乓球浮起。探究活动二、浮力的产生实验现象:浮力从何而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力。试想想,每个面受到的压力一样吗?四个侧面所受压力关系F合=0边长为L的立方体位于水面下h 深处上、下两面所受压力关系∵p向上> p向下∴ F向上> F向下F浮= F向上-F向下F向下F向上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hL 注意:物体下表面没有液体(或与底部密合)时,____(选填“受”或“不受”)浮力。不受如:立在河床上的桥墩;陷在河泥里的脚。例题分析F向下F向上hL边长为L的立方体位于水面下h 深处,(1)试求出立方体所受的浮力;(2)计算说明若物体再下降h的深度,浮力是否改变?一、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2、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3、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4、称重法测浮力: F浮=G-F拉二、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公式: F浮=F向上-F向下物体完全浸没后所受浮力与深度无关!1、浸没在湖水中的物体,随着浸没深度的增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 A.物体受到的压强增大 B.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大 C.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增大 D.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ABD2、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过程中:(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通过以上实验可说明:当物体完全浸没时,浮力与物体所在液体深度 。变小变大不变不变无关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名言警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