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杠杆 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 杠杆 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新课引入
人类很早以前就使用杠杆了。壮丽辉煌的咸阳宫曾巍然矗立于八百里秦川。司马迁在《史记·荆柯列传》中有关于这座宫殿的描述。我们的祖先在建造咸阳宫时就利用硬木棒搬动巨大的石块、木头等重物。你能讲出其中的道理吗?
新课引入
当你用筷子夹菜、用剪刀剪纸、用天平称量时,你就在使用杠杆了。
学习目标
知道什么是杠杆以及杠杆示意图的画法
有关杠杆的五个名词(即杠杆的五要素)
会画杠杆的力臂
学习目标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能从常用工具中辨认出杠杆,并知道是哪类杠杆
学会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找出最小动力,最长力臂
杠杆的定义
如右图,通常我们都是如何将图钉拔出木板的呢?思考其与开瓶器扳手和衣服夹子的共同之处有什么?
【解析】通过螺丝刀,扳手,尖嘴老虎钳
杠杆的定义
如右图,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O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lever)。
杠杆的定义
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O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L2。
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探究:
如图,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杠杆两侧受到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各自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
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探究:
2. 设右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动力,左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阻力;测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和阻力臂;把、、、的数值记录下来。
3. 改变动力和动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再做几次实验。
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探究:
数值记录方法:
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保持不变,改变钩码的数量,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何变化。
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保持不变,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位置,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何变化。
钩码数量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保持不变,改变钩码的位置,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何变化。
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小结:
实验结果表明,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生活中的杠杆
杠杆分为三类: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等于阻力。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大于阻力。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小于阻力。
杠杆分类
三种杠杆的特点:
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生活中的杠杆
杠杆分类
生活中的杠杆:
天平的动力臂与阻力臂相等,是一种等臂杠杆。
撬石头用省力杠杆,可以轻松翘起石块。
生活中的杠杆
杠杆分类
赛艇的船桨,是一种典型的费力杠杆,人坐在船上观察,划船时船桨的轴是不动的,所以,轴的位置是支点。手加在桨上的动力比水对桨的阻力大,但是只要手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桨在水中移动较大。
生活中的杠杆
杠杆分类
思考下列杠杆分别属于哪类杠杆: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
生活中的杠杆
杠杆分类
思考:
图中的开瓶扳手,尝试找出其支点,画出其阻力与其方向。若使用开酒瓶用最小的力,要怎么办?
【解析】
生活中的杠杆
有关杠杆的计算
思考:
如图所示的弯曲杠杆A端吊一重物G,要想在B端加一最小的力F,使A0(0为支点)保持水平平衡,试画出此力的方向和力臂。
【解析】
先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说明当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要想动力最小,一定是动力臂最大。注意:支点与力的作用点的连线作力臂时,力臂最大。
有关杠杆的计算
据《杭州日报》报道,2001年6月22日,在杭州动物园内,一位物理老师利用杠杆原理,仅用小小的弹簧测力计就测出了一头大象的质量(见右图)。测量时利用了一根长度为10m的槽钢作为杠杆。测得吊车吊钩的悬点距弹簧测力计一端9m,距系铁笼处6cm,当槽钢处于平衡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00N。若不计槽钢和铁笼的质量,请估算大象的质量。g取10N/kg。
有关杠杆的计算
【解析】
如图所示,吊钩固定处点O为支点。人通过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为动力,动力臂;若不计槽钢和铁笼的质量,则大象对杠杆的拉力为阻力,数值上等于大象所受的重力,阻力臂=6cm=0.06m,。
则由杠杆的平衡条件有,大象的质量即大象的质量是
简单机械
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杠杆五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简单机械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
提示:注意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都在杠杆上。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一定是相反的。
知识点一:杠杆及其五要素
课堂练习
例题1:如图所示,小华用沙糖桔和苹果来玩跷跷板,他先在杆的右端图示位置放了一个沙糖桔,又在左端图示位置放了一个苹果,放手后,发现杆马上逆时针方向转动起来,试分析,让杆转动的力是( )
A. 苹果的重力
B. 沙糖桔的重力
C. 苹果对杆的压力
D. 杆对苹果的支持力
C
知识点:杠杆的定义
课堂练习
【解析】
苹果和沙糖桔对杠杆的压力分别为动力和阻力,因此使杠杆转动的力是苹果对杆的压力。故选C。
课堂练习
例题2:关于杠杆中的几个名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 杠杆上的支点一定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之间
B. 杠杆的长度总是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
C. 动力的作用点一定要作用在杠杆上
D.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叫动力臂
课堂练习
【解析】
A选项,支点是杠杆绕着转动的点,杠杆上的支点一定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之间,故A错误;B选项,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可能大于杠杆的长度,也可能小于杠杆的长度,也可能等于杠杆的长度,故B错误;C选项,动力和阻力均是杠杆受到的力,它们的作用点均在杠杆上,故C正确;D选项,动力臂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之间的距离,不是动力作用点,故D错误。
知识点
杠杆的平衡: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时叫做杠杆平衡。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杠杆平衡的解题思路: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两点:(1)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2)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注意:求解杠杆平衡问题时,注意分清两个力臂的概念:都是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不一定是沿杆的方向。
简单机械
知识点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课堂练习
例1:如图所示,是一种指甲刀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CD
A. ABC是一个省力杠杆
B. D处刀刃较薄,可以增大压力
C. 杠杆ABC上有粗糙的花纹,可以减小摩擦
D. 指甲刀只有两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
课堂练习
【解析】
A选项,如图,对于杠杆ABC,支点是C,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选项,D处刀刃较薄,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选项,杠杆ABC上有粗糙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选项,杠杆由杠杆ABC、杠杆OCD、杠杆OED三个杠杆组成,杠杆ABC是省力杠杆,杠杆OCD和杠杆OED是两个费力杠杆。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C、D。
课堂练习
例2:如图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则杠杆( )
C
A. 仍然平衡
B. 右端下降
C. 左端下降
D. 无法判断
课堂练习
【解析】
设一个钩码的重为,一个格为,则原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现在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后,左边,右边,左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大,杠杆不再平衡,并且左端下降。故选C。
知识点
知识点三:杠杆的分类及应用
名称 结构 特点 应用举例
省力杠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省力、费距离 撬棒、侧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等
费力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费力、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
等臂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不省力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等
简单机械
例1:如图所示,小刚家厨房里有-~把多功能剪刀,图中标注了该剪刀的( B )
A.做启瓶器使用时:它是-一个费力杠杆
B.做剪刀使用时:物体越靠近0点越省力
C.做削皮刀使用时:刀刃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把果皮削掉
D.做挤压钳使用时:挤压齿尖锐,是为了减小压强把果壳挤开
【解析】瓶盖撬:应用了杠杆的知识,是一个省力杠杆,故A错误;做剪刀使用时:当所剪物体放在边缘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当所剪物体放在靠里边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当放在与动力臂相同的地方,是等臂杠杆,即不省力也不费力;所以物体越靠近0点越省力,故B正确;做削皮刀使用时,刀刃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减小接触面积增大压力,故C错误;做挤压钳,应用了压强和摩擦力的知识。挤压齿尖且参差不齐,不仅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了压强;还通过增加表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了摩擦力,既利于挤压果壳.又避免坚果滑落,故D错误。
知识要点
一根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杠杆的五个名词:
(1)支点O:杠杆绕其转动的固定点。
(2)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知识要点
杠杆示意图的画法:把杠杆机械抽象成一根“硬棒”。方法:先找支点O;再确定动力、阻力的作用点;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动力、阻力方向的方法;最后画出力臂。
力臂的画法有两种:一种用带箭头的细线表示,另一种用虚线加大括号表示。
知识要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表达式:。
杠杆的分类: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小于阻力,特点:省力但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大于阻力,特点:费力但省距离。
知识要点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等于阻力,特点: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求最小力的方法:支点与力的作用点的连线作力臂时,力臂最大,此时力最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