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 运动急救常识心肺复苏术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 运动急救常识心肺复苏术 教案

资源简介

运动急救常识——心肺复苏术
一、指导思想
近几年来,不断有学生溺水或体育课上学生心跳骤停或心源性猝死的报道,而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庄建建议:在高中生和大学生中推广普及心肺复苏技术的培训。
本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传授心肺复苏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知识的同时得到快乐,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
二、教材分析
心肺复苏术,是贯穿整个急救过程的主要技术,在发达国家从中学生已经开始普及,全民普及心肺复苏术势在必行。在日常体育课上,由于学生体质的差异,在运动量、运动负荷较大时可能引发心跳骤停或心源性猝死,及时、正确、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能挽留学生的生命。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心肺复苏术的胸外按压
四、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心肺复苏术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 掌握心肺复苏术技术操作方法
3、心理健康目标:学生积极探讨、互帮互学,树立抢救意识,培养责任心。
五、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生命意识,对理论科缺乏必要的兴趣,但对实践课充满求职欲望。而且通过初中生理卫生及生物的学习,对心脏的位置、胸腔的结构及心肺呼吸骤停的判断已掌握,如何正确、熟练、协调地施行心肺复苏术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学习中利用情景设置,直观教具,加强感性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把握课堂的重点。
六、教法学法
教法:我首先采用了情景设置,引入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以吸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另外,还采用示范法,以正确、熟练、协调的动作示范吸引学生“我要学习”的情感,以及采用讲解法和练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
(1)、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炼适度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同时利用青少年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动及爱表现自己,但体质较弱的心理、身理特征,应用规范优美的完整动作示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技术的掌握
(2)、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完成练习情况各有不同,通过获得正确动作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3)、评价法:通过评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法:古人说:“给一个人一条鱼,只能勉强满足他一顿饭的需求,但是教给他一套捕鱼的方法,那就永远满足他一辈子的需求了”。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尝试面对突发事件——心跳骤停,如何处理。然后教师示范后学生初体会,接着过渡到分步学习的小组学习、小组协作和个人练习以及自我展示于评价等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七、教学流程:队形、队列——热身跑——徒手操——游戏:喊号跑圈——创建情景 ---讲解、示范心肺复苏术---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展示、互评—-课后小结。
(一)准备部分 (6~~~8分钟)
1、课堂常规,队形队列练习(如图)
﹡﹡﹡﹡﹡﹡﹡﹡﹡﹡
﹡﹡﹡﹡﹡﹡﹡﹡﹡﹡
﹡﹡﹡﹡﹡﹡﹡﹡﹡﹡
﹡﹡﹡﹡﹡﹡﹡﹡﹡﹡

2、慢跑两个篮球场二圈、原地热身操:头部、肩部、正压腿、侧压腿、膝关节、手腕踝关节运动 (目的,充分活动各关节韧带,激发学生兴趣)
(二)基本部分 (25~~27分钟)
1、情景导入:迎面接力跑(目的调动学习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为引出教学内容)
2、发生突发事件——某学生跑的过程中突然晕倒,看学生反应及处理情况,经观察发现学生心跳骤停,教师运用急救常识—心肺复苏术进行处理。
3、讲解:
心跳骤停: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心源性猝死:心跳骤停患者若不及时救治即刻死亡。这种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
引起的原因:心源性原因,冠心病、心肌病变、主动脉疾病
非心源性疾病:窒息、触电、药物过量、溺水、手术
4、讲解示范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步骤:C胸外心脏按压 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第一步:评估判断 1、意识(轻拍重喊) 2、颈动脉搏动(位置) 3、呼吸(看胸廓起伏)
第二步:位置体位:颈部无损伤,去枕平卧硬板床,头颈躯干同一条直线上。
第三步:C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定位方法:1、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2、沿肋弓下缘滑向胸骨剑突,胸骨切迹上两横指
手法:双手平行重叠,十指交叉,掌根接触胸壁,五指过度背伸,肘关节伸直,双肩双臂与胸骨垂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两腿稍分开,左腿与患者平齐。
按压幅度:≥5cm , 频率≥100次/min
按压/放松时间:1:1 ,放松时使胸廓充分回位,但掌根不要离开胸壁,按压应平稳有规律,不可冲击式猛压
按压/呼吸比: 30 : 2
第四步:A开放气道
体位:去枕平卧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分泌物
打开气道的方法:1、仰头抬颌(颏)法:即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向后仰,另一手的示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颌,但要注意不要压迫病人颈前部颌下软组织,以防压迫气道,不要使颈部过度伸展。
2、托下颌法:如有颈部损伤时,不能使头部后仰,以免进一步加重颈椎损伤,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托颌法开放气道较安全,具体方法为用双手置于病人头部两侧下颌角,肘部支撑在病人躺的平面上,用力向前上托起下颌,并使头向后仰
第五步:B人工呼吸
口对口:1、口完全包住患者口唇,防止漏气
2、吹气时捏鼻,呼气时松鼻
3、连续吹气:2口
4、吹气与呼气时间相等
5、有效指征:胸廓起伏
6、潮气量500——600ml
第六步:再次评估
一听:听呼吸音 二看:看胸廓起伏 三感觉:感觉颈动脉搏动
5、学生练习,教师来回巡查指导:
1)找准胸外按压位置,学生原地站立自我感受沿肋弓下缘滑向胸骨剑突,胸骨切迹上两横指
2)掌握正确的胸外按压手法,利用体操垫进行按压,要求双手平行重叠,十指交叉,掌根接触胸壁,五指过度背伸,肘关节伸直,双肩双臂与胸骨垂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两腿稍分开,左腿与患者平齐。(身体重心跟上)
3)每排通过石头剪刀布游戏决出一名同学,两个男的/女学生为一组,一个负责胸外按压一个做人工呼吸,带着目标进行练习。
回视心肺复苏操作过程
三 、结束部分 (3~~4分钟)
1、放松活动,肢体放松,放松操模仿(跟老师学)使学生心率和心情尽快的平静下来
2、小结、下课、归还器材
目的:使学生有组织的结束教学活动,逐渐恢复学生生理机能,对学生进行表优鼓差,同时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场地器材:两个篮球场,模拟人2个,体操垫12张
预计效果:预计本课教学目标基本完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