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配套精品课时学案:http://book.21cnjy.com/store/6596.shtml第五单元阶段检测一(第一、二课)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368年,推翻元朝统治,建立了明朝的农民起义领袖是……………………………( ) A.李世民 B.李白成 C.朱元璋 D.洪秀全2.有一次,朱元璋问一个大臣昨天是否喝了酒,请了哪些客人,吃了什么菜。这个大臣老老实实回答。朱元璋笑着说:“全对,你没有骗我。”这个故事说明………………………( ) A.明朝君臣关系融洽 B.皇帝关心大臣的生活 c.明朝的大臣非常忠诚 D.明朝专制皇权高度加强3.建立清朝的少数民族是…………………………………………………………………( ) A.蒙古族 B.契丹族 C.满族 D.朝鲜族4.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有可能是………………………………( ) A.明清所产瓷器非常精美 B.明朝皇帝赐封达赖和班禅 C.清朝政府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 D.达赖、班禅转世灵童的选择从朝廷颁发的金瓶中抽签5.有人说:“明修长城清修庙。”这句话体现了明清两代统治者在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上( ) ①明代以防为主,采取比较被动的防御政策②清代比较主动,采取怀柔政策,笼络少数民族首领③明清统治者都大兴土木,劳民伤财④明清统治者都派官员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直接管理21cnjy.com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6.清政府设立金瓶掣签制的目的在于……………………………………………………( ) ①保证确定转世灵童的公平性②防止一些地方分裂分子利用此机会制造分裂局面③体 现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统一④将活佛转世系统纳入中央政府管辖和国家典章法治范围之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7.清政府利用宗教领袖的影响巩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外,还采取了其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理,主要措施有……………………………………………………( ) ①设驻藏大臣 ②实行盟旗制 ③设立金瓶掣签制 ④设军机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8.自汉朝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对新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下列选项中与此有关的有( ) ①设置西域都护 ②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③平定准噶尔、回部贵族叛乱 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9.为加强对西南民族地区的管理,清政府大力推行的措施是…………………………( ) A.实施“改土归流” B.设立驻藏大臣 C.确立册封制度 D.出兵平定叛乱10.现在的山西省一带,在明清时期活跃着一个实力相当雄厚的商帮叫………………( ) A.陕商 B.鲁商 c.晋商 D.徽商11.下列不属于明清时期商业发展新特点的是…………………………………………( ) A.商帮的形成 B.男耕女织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C.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D.国际贸易的频繁12.龙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相声节目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和《西游记》内容都穿插其中。上述古典文学名著成书于………………(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13.明清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主要是指……………………………………………( ) A.古典小说蓬勃发展,逐渐成为文学主流 B.传统科技在当时世界上是一流的 c.通过戏剧形式,鞭挞吃人的封建礼教 D.具有反封建的思想14.京剧是中国经典文化的代表,京剧形成于……………………………………………( ) A.18世纪中期 B.18世纪末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期15.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其作用不包括……………………………………………………( ) A.使台湾回归祖国 B.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C.巩固了祖国海防 D.促进了台湾的开发16.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一………·( ) A.《农政全书》 B.《千金方》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17.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乾隆时期的文人,家境优裕,你可能…………………………( ) ①在家研读《天工开物》 ②偷偷阅读《红楼梦》 ③因触犯文字狱被杀头 ④经常去台湾游历观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18.清朝大兴“文字狱”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目的是………………………………( ) A.防止人民反抗 B.巩固君主专制 C.压制知识分子 D.加强思想控制19. 1864 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云南省 D.浙江省20.关于明朝科举制……………………………………………………………………( ) ①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 ②明朝开始八股取士制度 ③科举试卷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④答卷文体有严格规定,不许发挥个人见解 A.①②③④全对 B.①②③④不对 C.①②③对④不对 D.①不对②③④对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8分)将以下四栏中的相关项用线条连接起来。 罗贯中 《红楼梦》 浪漫主义长篇神话 诸葛亮 曹雪芹 《水浒传》 中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 宋 江 施耐庵 《西游记》 长篇历史小说 贾宝玉 吴承恩 《三国演义》 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孙悟空22.(10分)材料一:2014年3月1日21时20分左右在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火车站发生的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无差别砍杀事件。“东突”分裂分子无视历史、法律和习惯,制造分裂、挑起民族纠纷和国际间的不和,是注定不会成功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二: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令人发指的暴力行为是决不能容忍的。我们要迅速行动起来,以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严厉打击暴力犯罪,坚决维持社会稳定。www.21-cn-jy.com(1)请你举一例史实,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2分)(2)清朝历史上新疆也发生过少数民族叛乱的事件,清朝政府对此采取了怎样的措施?(4分)(3)青少年可以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做些什么?(4分)2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光启《农政全书》中描写道:“甘薯所在,居人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 材料二:明朝谚语:“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材料三:湖南某镇在明嘉靖时“商贾四集”“居民不下四五千家”,清乾隆时,“十里以内,居民相接”“商贾云集于四方,市井数盈于万户”“名为镇,而实具郡邑城郭之势”。 (1)“甘薯”原产地在哪里?为什么“民间渐次广种”?广种甘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什么现象?(4分)21·cn·jy·com(2)材料二中的谚语反映了明代的什么情况?(2分)(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江南经济怎样的发展情况?(4分)(4)概括三则材料所述事物的联系。(4分)2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一次,康熙帝在赴承德避暑、围猎,途经北京北口长城时,曾作诗日:“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21教育网 材料二:有人说“明修长城清修庙…“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1)明清两代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态度有何不同?(6分)(2)清朝施行的民族政策有什么积极作用?(4分)25.(8分)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图1 图2 图3(1)图1和图2反映了什么?(4分) (2)图3是哪一人物?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分)26.(10分)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了国家的政治。”清末维新人士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家贫弱”的后果。据此完成下列题目。2·1·c·n·j·y(1)这两种看法是否互相矛盾?(2分) (2)请就科举制从隋唐的产生到明清以后衰落的历史,谈谈你对其作用的评价。(8分) 第五单元(第一、二课)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D 3.C 4.D 5.A 6.C 7.C 8.D 9.A 10.C 11.B 12.D 13.A 14.C 15.A 16.D 17.A 18.B 19.B 20.A二、非选择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