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功1. 定义: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简称功.2.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b.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3.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4. 公式:W=Fs5. 常考功的估测值将地面上的物理课本捡起来放在桌子上,人对课本做的功约为2 J;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缓缓举过头顶,大约做功1 J;人从一楼走到二楼做功约为1 800 J.二、功率1. 定义:把一段时间内做的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叫做功率.2.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3. 公式:P=W/t单位换算:1 kW=1 000W.推导公式:P=w/t=Fs/t=Fv (适用于匀速直线运动)例1、甲、乙、丙、丁四个同学进行攀岩比赛,他们做的功W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规定做功最快的获胜,则最后胜出的一定是( )A. 甲 B. 乙C. 丙 D. 丁例2、一辆汽车为50 km长的新建大桥进行通车测试,如图所示.汽车总质量为1.5 t,以100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受到的阻力是总重的0.08倍,全程消耗了4 kg的汽油.g取10 N/kg,求汽车通过大桥:(1)所需的时间;(2)牵引力所做的功;(3)汽油机的效率.(q汽油=4.6×107 J/kg,结果保留1位小数)例3、如图所示,质量为60 kg的同学乘电梯上楼,每只脚与电梯接触面积为150 cm2.电梯从二楼匀速运动至六楼所用时间为6 s,已知每层楼的楼高为3 m,g取10 N/kg.求此过程中:(1)电梯的平均速度;(2)该同学对电梯的压强;(3)电梯对该同学做功的功率例4、“塔吊”是修建高层建筑常见的起重设备,又名“塔式起重机”.某“塔吊”以恒定功率24 kW将质量2 t的重物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上提升45 s,全程v-t关系如图所示,g取10 N/kg.(1)求t=30 s时重物所受的拉力.(2)求整个过程重物的最大速度.(3)若重物上升的总高度为60 m,则最后12 s拉力的平均功率为多大?1.如图所示,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C2.我国自主研发的某品牌汽车进行技术测试,已知该车在某段长1.2 km的水平路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用时40 s,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4 000 N,汽车在此过程中发动机热机效率为48%,汽油的热值q=4.6×107 J/kg.在该段测试过程中:(1)汽车的功率为多少?(2)燃烧了多少汽油?(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学校机器人兴趣小组进行“精准吊装”试验.7块长短不一的长方体木块均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机器人将木块按长度从大到小依次吊装并对称叠放.已知木块的密度相同,高度均为h=0.2 m,宽度均为b=0.2 m,不同序号木块的质量如下表,其中m=12 kg.g取10 N/kg.(1)已知1号木块的长度a=1.2 m,求未叠放时1号木块对地面的压强;(2)如图所示,把2号木块吊装到1号木块的上面,求此过程克服木块重力所做的功;(3)机器人完成全部吊装叠放用时6 min,求整个过程克服木块重力做功的功率.1.甲、乙两位同学同时爬上20 m的高楼,甲用时40 s,乙用时50 s.若m甲 >m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B. 甲爬楼的速度较大C. 乙爬楼做的功较多 D. 乙爬楼的功率较大2.将物体A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1作用下,以v1=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在同一水平面上,物体A受到水平拉力F2作用时,以v2=6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两次移动的距离相同,则两次拉力做功W1______W2(选填“>”“<”或“=”),两次拉力的功率P1______P2(选填“>”“<”或“=”)3.如图甲是我国63A型水陆两栖坦克,它的主要参数如下表.在一次行驶中,从某一时刻开始,该坦克水平方向的牵引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坦克的运动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求:(1)坦克漂浮时受到的浮力;(2)坦克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3)坦克从第40 s到60 s内牵引力所做的功.4.航天迷小伟利用自制降落伞模拟返回舱的降落过程.将带有降落伞的重物从高处释放,速度增大至10 m/s时打开降落伞,重物开始减速下落.重物从释放到落地共用时4 s,其v-t图像如图所示,落地前最后2 s重物的运动可视为匀速运动.打开降落伞后,降落伞和重物受到的空气阻力f与速度v满足关系f=kv2,k为定值.降落伞和重物的总质量为7.5 kg,g取10 N/kg.求:(1)落地前最后2 s降落伞和重物的总重力的功率;(2)刚开始减速时降落伞和重物受到的合外力大小.参考答案例1、A例2、例3、例4、1.C2.3.1.B2.= <3.4.【备考2023】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二轮复习--第14讲功和功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