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地球与地图模 块 一第二章 地图一阶 基础知识·自主学1二阶 练讲重难·提能力2目录一阶 基础知识·自主学知识点1地图三要素一、 比例尺(一)计算公式:比例尺=①_________。(注意单位统一),(二)表示方法1.线段式:2.数字式:1∶5000003.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000厘米,即5千米。二、方向(一)一般定向:地图无指向标和经纬网时,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二)指向标定向:指向标一般指向②______。(三)经纬网定位:经线指示③______方向,纬线指示④______方向。北方南北东西三、图例:常见图例知识点2地图的选择及其应用一、选择合适的地图(一)去某地游玩,寻找景点——①________。(二)外出确定行程——交通图。(三)了解国际时事发生地点——②____________。(四)开车导航路线——电子地图。导游图世界政区图二、电子地图(一)特点:快速获取地理信息、携带方便、③____________。(二)应用:查找各种场所及其位置;查找出行的路线(公交线路、导航信息);盲人利用电子发声地图出行会更加安全等。三、遥感图像(一)特点:覆盖范围广、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地图与影像相结合;形象、直观,所显示的地物精度高,反映真实,成像周期短。(二)应用:环境、土地、森林、草地、气象、灾害预防等领域。更新速度快知识点3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鞍部山峰山谷稀疏陡崖陡山脊1. 将图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2. 图中A地的海拔高度为_____米,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米。3. 图中最有可能发育河流的地形部位是____(填圈码)。200 200 ③等高线地形图Flash动画: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图的判读一、等高线地形图(一)海拔:地表某个地点高出①________的垂直距离。(二)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知识归纳海平面(三)山体部位和坡度的判读低处陡崖二、分层设色地形图【依据2022年秋季教材修订】(一)原则: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褐色表示山地,白色表示冰雪。一般颜色越深,海拔越高或深度越深。(二)地形类型1.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2.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山地小。3.④______:海拔多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 和缓。4.⑤______: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三、地形剖面图:是沿着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高原山地二阶 练讲重难·提能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重难点(1)甲村位于乙村的______方向;丙村与山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米。(2)图中虚线a表示的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__;bc、de两段河段中流速较快的是____段。东南386山脊de(3)图中甲村是规模最大的聚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地处河流交汇处;位于河流下游,水源充足;邻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地形平坦等2. 读我国东南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河流的干流②河段大致流向为__________。(2)本区发展种植业,其耕地类型以______为主。(3)图中甲、乙两地,所在地形部位是山脊的是____。自西向东水田乙(4)攀登丙山峰有a、b两条路线,为了更省力最好选择___路线。(5)若振兴村与希望村图上直线距离为5厘米,则实地直线距离为___千米。b3(1)登山路线的选择:一般选择等高线稀疏的缓坡。(2)攀岩活动、玻璃栈道:适宜选择在多条等高线重叠的陡崖处。(3)公路、铁路线的设计:一般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免跨越多条等高线;避开陡崖和易滑坡处;尽可能少的通过河流;尽可能多的连接居民点。(4)宿营地:应选在地势较高且平坦开阔的地区,避开山谷和陡崖。方法指导(5)农业布局①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②丘陵、低缓山地:适宜发展种植业或旅游农业。③陡峭山地:适宜发展林业。(6)聚落选址:应选在地势较平坦的地区,利于农业发展和聚落建设;临近河流便于生产生活取水;邻近交通线路,有利于对外沟通与联系。谢谢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章 地图命题点1 平面图的判读[真实生活情境]小明随父母前往德阳某小区看房。下图为该小区平面示意图和1号楼A户型图。据此完成1~2题。1. 小区平面示意图中( )A. 南门位于蓥华山路 B. 医院位于小区中心C. 3号楼位于东门的西北方 D. 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米2. 他们看中了1号楼中的A户型,小明建议奶奶住卧室①的理由是( )A. 可观赏喷泉 B. 采光最好 C. 离客厅最近 D. 远离公路命题点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继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之后,又一“天路”——川藏铁路将于2026年全线通车。下图为川藏铁路某地段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3~4题。3. 甲、乙两地均位于( )A. 陡崖 B. 山峰 C. 山脊 D. 山谷4. 工程师将甲、乙两地间铁路线设计为隧道。量算其长度约( )A. 3~4千米 B. 5~6千米 C. 30~40千米 D. 50~60千米5. 一材多设问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河流ab段所在的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____。(2)甲村的海拔为________米;方山山顶与甲村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3)甲、乙两村的直线距离约为________千米。子题[知识拓展](4)图中河流ab段的流向为________。(5)试分析甲村在该地选址的主要原因。2023备考精练基础题1. [真实生活情境]有“北方小西湖”美称的水上公园是“津门十景”之一。读水上公园游览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水上公园游览图量算东门至眺远亭之间的距离,图中缺少的地图要素是__________。(2)小崔从公园东门步行到眺远亭游览,可先沿着水景长堤大致往________方向走,再往________方向走才能到达。(3)水上公园的眺远亭高约27米,登上眺望台,园中美景尽收眼底,还能观赏到公园东湖对面高约415米的“天塔悬云”美景。天塔与眺远亭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2. 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圈码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图中丁所在的区域地形以________为主,地势四周高,中间低。(3)下面A、B两图中,能反映上图中沿a线地形剖面的是________图。(4)傍晚,站在①地的居民看到阵阵炊烟从丁村庄飘向自己所在的位置,由此判断当时的风向是________风。(5)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小城镇的是________,其最重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新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北斗”导航驾驶系统精准、易操作,并且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目前已广泛运用于我国农业生产之中。下图为小华从他父亲装有“北斗”导航驾驶系统的农用机械上拍摄到的照片,显示屏中央所示的机械较宽处为车头,显示屏下方的指向标指向南方。读图完成3~5题。3. 图中这台农用机械目前的朝向是( )A. 东南方向 B. 正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向4. 小华在屏幕上进行缩小操作时,显示的范围( )A. 将会变大 B. 将会变小 C. 没有变化 D. 无法判断5. 下列关于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不可信的是( )A. 消防员利用遥感影像观测森林火情 B. 网约车司机利用手机地图软件导航C. 登山者们通过位置共享确认彼此方向 D. 研究员通过手机地图调查人口密度教材变式图专练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基础读图(1)图中最高点海拔为________米,该地与A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2)图中甲村所在的地形为________,甲村位于丁村的________方向。(3)图中丙村所在的山体部位是________。分析表达(4)从丁村到山顶有a、b两条研学登山线路,其中________线路更为陡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公路的修建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试分析当地公路布局为图中走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 C 2. B 3. D 4. B 【解析】本题考查比例尺的计算。读图可知此图的比例尺是1∶100 000,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的单位是厘米,所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 000米。读图可判断,甲乙两地图上距离约为5~6厘米,则其实地距离约为5~6千米。5. (1)山谷 (2)100 428 (3)2.5 (4)自东北向西南 (5)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交通便利。2023备考精练基础题1. (1)比例尺 (2)西 南 (3)3882. (1)山脊 陡崖 (2)盆地 (3)A (4)东南(5)甲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创新题3. C 【解析】本题考查电子地图中方向的判读。结合材料可知,农用机械较宽处为车头,结合图中朝南的指向标可知该农用机械目前朝向西南方。4. A 5. D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遥感影像可以及时、准确反映地面上物体和现象的变化情况,可以用于森林火情观测;手机地图更新及时、实时显示,可以用于导航;目前很多手机软件都具备位置共享的功能,这个功能可以显示多人的实时位置和方向;人口密度的调查需要大量的走访和统计,手机地图无法显示。教材变式图专练(1)621 321 (2)平原 东南 (3)山谷 (4)a a线路穿过的等高线较密集 (5)穿过的等高线较少且平行于等高线,地形平坦,修建成本低,靠近村镇与河流,交通便利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章 地图.docx 第二章 地图.pptx 等高线示意图.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