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程依据标准: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内容解析: 通过活动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权利”,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公民权利是广泛而平等的。能力目标:能够认清公民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自觉培养权利观念,学会正确行使权力。教学重点: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 教学难点:理解公民权利是广泛而平等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关于基本权利的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对疑问和困惑做好记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活动一:阅读教材32页《小云一家的生活》得出结论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受教育权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被选举权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劳动权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物质帮助权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了解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民基本权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刚刚的案例里我们看到了小云的妈妈享有被选举权。思考:(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提示:(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通过图片分析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应该具备的条件。 (二)政治自由 知识识记: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监督权 活动二:探究监督权的行使 (阅读教材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2.思考: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提示:罗先生是在行使监督权。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告陷害他人;等等。3.归纳总结:以上就是我们讲的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目标导学二:人身自由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到法律保护。活动三:根据三幅图片总结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①非法拘禁②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活动四:通过案例分析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 隐私权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原因: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3.住宅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4.通信自由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察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5总结: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6.教师归纳:对公民的人身权利,我国宪法都有明确规定,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目标导学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活动四:情景再现——抓小偷 (阅读教材第37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1.思考: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提示:财产权。2.劳动权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3.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医疗卫生事业属于物质帮助权。4.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5.文化权利:屠呦呦,莫言案例分析 6.教师总结: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财产权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劳动权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物质帮助权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受教育权 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文化权利 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及宪法是怎样保护的,知道了这些基本权利的重要性,提高了认识,增强了权利意识,能够在社会中依法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通过思维导图总结本课知识点。三、课堂练习:1.宪法规定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是( )A、全体人民B、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C、全体公民D、十八周岁以上有政治权利的公民2.兰州市环保局在12369环保举报热线的基础上,开通运行12369微信举报平台,市民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12369环保举报,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环保部门举报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市民用这种方式参与公共事务,体现了公民在行使( )A、建议权B、选举权C、批评权D、监督权3.(1)市场早上蔬菜摊乱摆,甚至在马路边上摆放,严重影响了交通秩序和安全.谁来管这个事情?(2)我向工商部门和城管部门反映了问题后,他们对这样的情况置之不理。多次反映之后,工商部门全体出动,对市场的部分商户进行了罚款,有些商户对这样的罚款行为表示愤慨,认为自己并没有乱摆放,为什么还要被罚款!商户改怎么办?4.(1)某艺校打着鹿晗母校的牌子虚假宣传招生,该校侵犯了鹿晗的什么权利?(2) 张明是八(4)班学生,经常迟到早退,但他填写“八(7)班陆某”。他侵犯了陆某的什么权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