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熔化和凝固 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共8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熔化和凝固 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共85张PPT)

资源简介

(共85张PPT)
2023中考物理复习专题
熔化和凝固 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
1.温度
(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程度的物理量。物体越冷,温度就越______。
(2)摄氏温度的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_的温度定为0 ℃,______的温度定为 100 ℃,0 ℃和100 ℃之间分成______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
(3)测量物体温度的工具是________。
冷热

冰水混合物
沸水
100
温度计
2.温度计
(1)工作原理:实验室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2)使用方法
①估:估计被测物体的______。
②选:根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③看:看清温度计的______和______。
④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应______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______或容器______。
⑤读:待温度计示数______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___________相平。
热胀冷缩
温度
量程
分度值
浸没


稳定
凸面或凹面
3.体温计
(1)作用:用来测量人体温度。人体的正常体温一般在______℃。
(2)测量范围是______℃,分度值为______ ℃。
(3)构造特点:玻璃泡与直玻璃管之间的管做得很细,水银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内
(4)使用特点:______离开人体读数,每次使用前都要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
36~37
35~42
0.1
可以
4.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______变成______的过程,熔化______热。
(2)凝固:物质从______变成______的过程,凝固______热。
固态
液态

液态
固态

5.晶体与非晶体
不同
吸收
不变
升高
续表
相同
放出
降低
不变
降低
续表
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_______热。

6.汽化
(1)定义:物质从______变成______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过程要______热。
(2)汽化的两种表现方式:蒸发和______。
液态
气态

沸腾
项目 蒸发 沸腾
不同点 发生部位 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在液体表面和_______同时进行
发生条件 任何温度 温度达到____ ,
并且持续吸热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影响因素 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_________、液体表面积 供热快慢、气压高低
相同点 都是_________现象,都需要_____________热
温度
内部
汽化
沸点

(3)两种汽化方式的比较
7.液化
(1)定义:物质从______变成______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______热。
(2)使气体液化的两种常用方法:______温度和压缩体积。
气态
液态

降低
8.升华:物质从______直接变成______的过程。升华______热。
固态
气态

9.凝华:物质从______直接变成______的过程。凝华______热。
气态
固态

考点1 温度与温度计
考点2 物态变化及其现象辨识
考点3 晶体和非晶体
考点1 温度与温度计
抢分攻略
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来工作的,待测温度不能低于温度计内工作物质的凝固点,也不能高于工作物质的沸点。
2.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银柱凸面相平,在零刻度线以上的温度为正值,在零刻度线以下的温度为负值。
3.使用体温计前要用力甩几下,使已经升上去的水银再回到玻璃泡内,从而使测量值 准确。
4.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而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例1(2017·广西桂林)如图16-1所示,该测量仪器的名称是______,它的测量范围是35~______℃,生活中该仪器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气温。
体温计
42
不能
【题后总结】关于温度计的读数,要先明确量程和分度值;此外,还须注意确定相应读数是零上还是零下。
1.(2020·广西桂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发热患者应及时隔离、就诊。因此复学返校的学生进入校门之前必须测量体温,若体温达到或超过某个数值则不能进校,这个数值是 ( )
A.35.5℃ B.36.0℃
C.36.6℃ D.37.3℃
D
2.(2022·广西贵港·改编)图16-2中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
36.5℃
考点2 物态变化及其现象辨识
抢分攻略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及吸放热情况:
例2(2022·广西贵港)中华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题后总结】与物态变化相关的常见现象:
(1)熔化:雪化成水、沥青路面变软、铁块在高温下变成铁水。
(2)凝固:水结成冰、树枝上的冰挂、屋檐上的冰凌、冰雹。
(3)汽化:水滴消失、酒精挥发、夏天湿衣服晾干、吹风纳凉。
(4)液化:露、雨、雾、烧水时壶口冒出的“白气”、从冰箱里取出的矿泉水瓶表面上出现的小水滴。
(5)升华:人工降雨、干冰造雾、樟脑丸变小、冬天结冰的衣服慢慢变干。
(6)凝华:霜、雪、雾凇、冬天玻璃窗内侧的冰花。
3.(2021·广西贵港) 每年3月至4月,贵港会出现“回南天”这种气候现象,即从我国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我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使贵港地区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
A.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B.这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C.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D.这是升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C
【解析】回南天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所致,液化放热。
4.(2022·广西百色)下列自然现象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
C
【解析】雾的本质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雾的消散为以上过程的反过程,即温度升高后,液态小水滴汽化成水蒸气,故C正确。
5.(2022·广西贺州)下列现象与相关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
A.灯泡用久了灯丝变细是汽化现象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凝固现象
C.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
D.碘颗粒加热后变成紫色的碘蒸气是凝华现象
C
【解析】灯丝变细、碘颗粒变为碘蒸气为升华现象;太阳下湿衣服变干为汽化现象,故C正确。
考点3 晶体和非晶体
抢分攻略
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在温度—时间图像中表现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改变。
2.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例3(2019·广西百色)图16-3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物质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18 min时处于_______态。
晶体
【解析】由题图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80 ℃,故该物质是晶体;第18 min时该物质的温度高于 80 ℃,即物质的温度高于熔点,故其处于液态。

【题后总结】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的方法: ①看温度变化,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若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否则为非晶体;②看熔化或凝固图像,若有一段图线平行于时间轴,则为晶体,否则为非晶体。
6.(2018·广西贺州)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装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
A.没有熔化 B.熔化一半
C.熔化小于一半 D.熔化超过一半
A
【解析】由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试管内冰的温度虽达到熔点(0 ℃),但与烧杯内的混合物温度相同,不能吸热,故不会熔化。
7. (2021·广西百色)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6-4所示。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收热量;在加热到第6 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需要
固液共存
实验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2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装置
实验方法 (1)通过测量多组数据来寻找规律(以海波和石蜡熔化为例):
①参照图甲组装好实验器材
②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
③待温度升至40 ℃左右,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待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④把海波换成石蜡,再做一次上述实验
(2)图像法: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优点:能够直观地描述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续表
注意事项 (1)探究过程中,要用水浴法加热
(2)组装实验器材的顺序为从下到上
(3)严禁用点燃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 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4)在用描点法作熔化图像时,应将所描的点用平滑曲线相连
续表
实验结论 过程 物质 熔化前 熔化中 熔化后
海波(晶体) 吸热,温度升高 吸热,温度不变 吸热,温度升高
固态 固液共存态 液态
石蜡(非晶体) 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评估交流 若海波熔化过程的时间太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则可以增加水的质量、增加海波质量或调小酒精灯火焰
续表
深入拓展 (1)探究过程中,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直接对试管加热,目的是让固体受热均匀且升温缓慢,便于观察温度变化的规律
(2)被加热的固体颗粒越细越好,能使其与温度计接触更充分,保证测温准确
(3)观察实验现象或熔化图像发现,海波(晶体)熔化前后温度变化的快慢不同,这是因为海波处于固态和液态时的比热容不同
(4)由熔化图像知,海波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石蜡没有固定的熔点,是非晶体
续表
例1(2021·广西河池)如图16-5所示,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使试管内物质受热_______。
(2)图16-5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BC段物质处于_______
状态,物质在a点的内能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在b点的内能。
均匀
固液共存
小于
(3)由图16-5乙可知该固体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晶体
1.(2022·广西桂林)图16-6甲是小桂“探究海波熔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小桂安装器材时应该________(选填 “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安装。
(2)图16-6乙是小桂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海波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温度为_______℃,据此可以判断海波是_______体。
(3)小桂观察图16-6乙发现,AB和CD两段图线中,温度升高的快慢不同,这是因为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_______(选填“密度”或“比热容”)不同。
1.(2022·广西桂林)图16-6甲是小桂“探究海波熔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小桂安装器材时应该________(选填 “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安装。
由下往上
(2)图16-6乙是小桂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海波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温度为_______℃,据此可以判断海波是_______体。
48

(3)小桂观察图16-6乙发现,AB和CD两段图线中,温度升高的快慢不同,这是因为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_______(选填“密度”或“比热容”)不同。
比热容
实验2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装置
实验方法 (1)通过测量多组数据来寻找规律:
①参照图甲组装好实验器材
②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观察水中产生气泡的特点
③待温度升至90 ℃左右,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直至水沸腾 2 min后停止读数,注意观察水沸腾时气泡的特点
(2)图像法: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的关系曲线,分析实验现象和图像,得出结论
续表
注意事项 (1)按从下到上的顺序组装器材,石棉网的位置要处于加热最佳位置(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2)烧杯内水的质量要合适。过多则实验时间较长,且沸腾时水易溅出;过少则实验时间过短(实验数据较少而难以发现规律),甚至影响温度的测量
(3)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要规范准确
实验结论 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续表
评估交流 (1)若烧杯特别干净或水曾煮开过,则由于气泡产生的条件不足,
沸腾时水产生气泡的现象不太剧烈,这时在水中投入少许碎瓷片,可使沸腾现象明显
(2)实验中若水的沸点低于100 ℃,原因是实验环境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3)不同小组加热水至沸腾所需时间不同的可能原因:水的质量、初温及酒精灯火焰大小不同
(4)水沸腾时,撤去酒精灯,水会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原因是石棉网温度高于水的沸点,可持续供热
续表
深入拓展 缩短加热水至沸腾所需时间的方法:①加水要适量,尽量少些;②可用初温较高的水进行实验; ③适当加大酒精灯的火焰;④在加热过程中,可在烧杯口上加盖纸板
续表
例2(2018·广西柳州)某实验小组用如图16-7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如下表:
(1)水温可用_______(填一种测量工具)测量。
(2)图16-8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能反映水沸腾时气泡的情形。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温度/℃ 90 94 97 99 99 99 99
(3)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4)实验显示: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_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温度/℃ 90 94 97 99 99 99 99
例2(2018·广西柳州)某实验小组用如图16-7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如下表:
(1)水温可用_______(填一种测量工具)测量。
(2)图16-8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能反映水沸腾时气泡的情形。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温度/℃ 90 94 97 99 99 99 99
温度计

(3)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4)实验显示: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_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温度/℃ 90 94 97 99 99 99 99
99
低于
不变
2.(2022·广西玉林)“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如图16-9甲所示。
(1)用酒精灯持续对水加热,发现温度计示数缓慢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示数不变,此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6-9乙所示,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
(2)若在更高纬度的地方进行此实验,则发现水的沸点_______(选填“降低”“不变”或“升高”)。
(3)水沸腾后,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白气”,这是水蒸气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
2.(2022·广西玉林)“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如图16-9甲所示。
(1)用酒精灯持续对水加热,发现温度计示数缓慢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示数不变,此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6-9乙所示,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
升高
98
(2)若在更高纬度的地方进行此实验,则发现水的沸点_______(选填“降低”“不变”或“升高”)。
(3)水沸腾后,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白气”,这是水蒸气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
降低
液化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拓展延伸
基础巩固
1.(2022·广西河池)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雪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2.(202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图中现象属于凝固的是 ( )
C
3.(2021·广西河池)夏天打开冰箱取冰棍时,冰箱里冒出大量“白气”,同时发现冰箱内壁附有“白霜”,取出的冰棍很快就化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B.冰棍化了是熔化现象
C.“白霜”是凝固形成的
D.冰棍是凝华形成的
B
4.(2021·陕西)冷链储运中常用一种装有制冷装置的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将车内的“热”搬运到外面,实现制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制成
B.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汽化吸热
C.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是凝固现象
D.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吸热
B
5.(2020·湖北宜昌)图B16-1是甲物质吸热、乙物质放热的图线,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乙物质都是晶体
C.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
D.甲、乙物质都是非晶体
C
6.(2021·湖南长沙)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象征了温度的变化,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如图B16-2甲是一个简易温度计,把它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可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变______;在读数时,图B16-2乙中的______(选填“A”“B”或
“C”)方法是正确的;图B16-2丙
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B
20
7.(2021·广西贺州)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开展了“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探究,在标准大气压下,利用如图B16-3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根据实验数据,小
明作出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
变化的图像(图B16-3乙),
由图像可推知冰属于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在第5 min时,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冰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4)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B16-3甲所示,示数为________℃。
(5)图甲装置中,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7.(2021·广西贺州)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开展了“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探究,在标准大气压下,利用如图B16-3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根据实验数据,小
明作出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
变化的图像(图B16-3乙),
由图像可推知冰属于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晶体
(2)该物质在第5 min时,处于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冰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固液共存
吸收
(4)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B16-3甲所示,示数为________℃。
(5)图甲装置中,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6
使烧杯受热均匀
8.(2022·广西柳州)图B16-4甲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纸板给烧杯加盖,可以减少水的散热,从而_______(选填“延长”或“缩短”)加热时间。
(2)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水中上升的气泡体积变_______;移开酒精灯,水会停止沸腾。
(3)图B16-4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水的温度—时间图像。分析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水保持沸腾须不断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且温度________。
8.(2022·广西柳州)图B16-4甲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纸板给烧杯加盖,可以减少水的散热,从而_______(选填“延长”或“缩短”)加热时间。
缩短
(2)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水中上升的气泡体积变_______;移开酒精灯,水会停止沸腾。

(3)图B16-4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水的温度—时间图像。分析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水保持沸腾须不断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且温度________________。
100
吸热
(保持)不变
能力提升
9.(2022·湖北宜昌)图B16-5为 “55 ℃”水杯的图片。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 ℃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这是因为杯的内壁和外壁间贮存了一种颗粒,这种颗粒是 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使沸水降温利用了
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及热传递情况)的原理。
晶体
熔化吸热
10.(2022·河南)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可用塑料布收集露水,如图B16-6所示,露形成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该物态变化过程要_______热量,所以露的形成多在夜间。
液化
放出
11.(2022·福建)国家速滑馆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图B16-7为技术原理简化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O2经过压缩机时温度降低 B.CO2经过冷凝器时发生凝华
C.CO2经过膨胀阀时发生升华 D.CO2经过蒸发器时吸收热量
参考答案: D
【解析】CO2经过压缩机时,活塞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气态CO2经过冷凝器变为液态CO2,发生的是液化;液态CO2经过膨胀阀变为气态,发生的是汽化;液态CO2经过蒸发器变为气态,发生的是汽化,汽化吸热。
拓展延伸
12.(2021·浙江嘉兴)核能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2020年11月,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并网发电。核电机组示意图如图B16-8所示,通过三个回路的设计有效提高了安全性。
(1)一回路:反应堆中核燃料反应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将水加热到约320 ℃,气压达到150多个标准大气压,此时水不会沸腾的原因是_________。
(2)二回路:蒸汽发生器中的水被加热后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这些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3)三回路:核电站通常建在海边用海水作冷凝剂,原因是海水量多且_________。
拓展延伸
12.(2021·浙江嘉兴)核能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2020年11月,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并网发电。核电机组示意图如图B16-8所示,通过三个回路的设计有效提高了安全性。
(1)一回路:反应堆中核燃料反应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将水加热到约320 ℃,气压达到150多个标准大气压,此时水不会沸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2)二回路:蒸汽发生器中的水被加热后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这些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汽化
(3)三回路:核电站通常建在海边用海水作冷凝剂,原因是海水量多且_________。
比热容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