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基层群众自治的概念。(2)了解基层自治组织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工作的?(3)了解基层自治有哪些好处?(4)了解为什么要发展基层民主。(5)基层民主实践的具体做法有哪些?【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理解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性质、自治的内容;知道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丰富形式;理解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含义。2.学习难点: 理解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含义和表现。【学习流程】一、自主学习(课前完成、各组组长检查、科班长抽查完成情况并计入小组评价)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1.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 、自我教育、 、自我监督的 和治理模式。2.我国基层民主的特点:与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政治民主相比,基层民主具有发生领域的_________、民主参与的________、管理活动的_________等特点。3.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主要职能:(1)性质: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 自治组织。(2)主要职能: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要求、意见和建议等。(3)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由 选举产生,向 负责并报告工作。(4)管理途径: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制定___________或_________,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______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得_____途径。4.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作用(1)性质:按照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基层 自治组织。(2)任务:维护居民的_________,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________,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__________,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______和提出建议等。(3)产生:居民委员会成员由___________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4)管理途径:居委会成员________,社区大事_______,日常事务________。(5)意义: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________,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_____________。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1.途径:(1)民主选举。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按法律规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________产生。(2)民主协商。只有本着_________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___________,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促成基层社会的和谐。(3)民主决策。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_____作出决定。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_____进行。(4)民主管理。依法制定________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________。(5)民主监督。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____,让每个居民后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____。2.基层群众自治的意义:(1)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___________建设的重要内容。(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______政治制度。(3)扩大基层民主是_____________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_________工程加以推进。二.小组讨论三.课堂展示分区一:探究一:在疫情防控工作仍处于胶着的关键时期,越要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统一,坚持“防疫为了群众、防疫依靠群众”,泌阳县持续加强党建引领基层自治,构筑疫情防控长效机制:加强党组织对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制定疫情防控“战时”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全面推行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建立“1+N”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1.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概念是什么?2. 我国农村自治组织是什么?它的性质和职能是什么?3. 村委会是怎样产生的,它的自治内容有哪些?分区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方向。《决定》提出,发展基层民主,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探究二:结合材料,分析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分区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不断深化基层居民自治,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扎实推进“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规范选举程序,配强自治组织。完善社区(村)民主选举制度、规范民主选举程序,全国27个省份实现了居(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统一届期、统一部署、统一指导、统一实施。二是创新协商形式,凝聚最大共识。深入推进社区协商,健全重要事项协商机制,有序引导居民群众在社区公共事务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三是用好自律规范,加强自我约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指导社区(村)普遍制订居民公约、村规民约或自治章程,成为指导居民群众言行最具自发性和先导性的规范。四是健全监督机制,保障民主权利,将居(村)务决策等纳入监督范围,定期组织居民群众开展议事协商情况评议。通过努力,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四、小结:五、效果检测:选择题1.“政社互动”全称是“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其内核是“凡村(居)自治事务,放手其自主管理”;“政府部门行政事务不得随意下派”。这表明( )A.政府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上下级关系 B.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对产生它的政府负责C.政社良性互动有利于促进基层民主发展 D.政府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各司其职、互不干预2.废弃厂房到底拆不拆?公共停车场应该建在哪?文化广场又该如何利用好?在肥西县柿树岗乡的新街社区,但凡村子里的重大事项,都通过村事民定议事会进行协商决定,极大地缓和了村里的矛盾,也提高了村务的决策效率。这表明( )①村事民定议事会代行了村民委员会的部分职权 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管理力度得到不断加强③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不断推进 ④协商民主能够助推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十余家中央和地方媒体集聚组成“浙江乡村治理经验”采访团,深入探寻浙江乡村治理的经验。在“浙”里,安吉县余村的“两山议事会”让村里的事村民决定,桐乡市的“三治结合”让村里事务村民评判,象山县西周镇的“村民说事”让村民自己的难事自己解。“两山议事会”“三治结合”“村民说事”等乡村治理的实践形式( )①为当地化解矛盾提供了新思路 ②为村民提供了表达诉求的新渠道 ③发挥了村委会等基层权力组织的作用 ④加快了村民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进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河北省固安县在村街推行“两员一会”监督机制,乡镇选任驻村纪检督察员,村党支部设立纪检委员,村街成立村民监督委员会。村“两委”重大事务决策和村务公开等工作,都要在“两员一会”监督下进行。有了“两员一会”,乡镇驻村监督、村级党组织监督、群众监督拧成一股绳,有效遏制了基层“微腐败”。“两员一会”监督机制( )①优化了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内部结构 ②有助于行政系统内、外部监督共同发挥作用③保障了村民依法直接行使基层民主权利 ④通过创新监督机制把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浙江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成功实践。自实施以来,调动广大村民积极性,通过村庄的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带动农家乐民宿、农村电商、乡村文创、康养旅游等多种特色经济发展,使美丽乡村走向美丽经济。这一模式( )①创新了基层政权机关社会治理的方式 ②发挥了村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③能够调动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 ④扩大了村民管理本村事务的民主权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某村实施议事会制度,“社员代表大会议大事,议事团议难事,楼道议事会议琐事,媒体平台议丑事”,一一化解各项难题。优良家风、守法新风、最美民风成为村庄亮丽的风景线。材料表明,议事会制度( )①推动了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②创新了村务公开形式,有效扩大了村民民主权利 ③选出了本村当家人,牢牢夯实了村民自治的基础 ④促进了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某市5 000多名青少年代表参与“共建儿童友好型城市”活动,通过实践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累计提出1 000多条涉及交通便利、城市童趣空间打造等方面的有效建议。将这些建议传递到有关部门的正确途径是( )A.通过参与民主协商行使提案权和决策权 B.召开民主评议会,对政府工作提出批评建议C.列席市人大会议,直接将建议送交权力机关 D.通过信函或电子邮件等形式发送给有关决策机关8.某市规定,对下派社区的工作事务,实行清单管理:属于各部门或街道办事处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需要社区协助的事项,应当为社区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这一规定( )①彰显了社区组织的自治功能 ②创新了社区组织管理形式 ③有利于推进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 ④旨在提高基层政府行政效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某小区在推进社区建设中,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共治,做到“社区小事自议、物业自管、活动自定”,走出了一条社会“微治理”的新路径,使社区建设焕发生机。这种实践探索 ( )①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②进一步巩固了社区基层政权建设 ③创新了基层民主自治的有效形式 ④有助于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属感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0.H市一些老旧小区通过成立红茶议事会、民主恳谈会,让群众深度参与小区改造中的方案设计、质量监督、纠纷调停等事务,使小区改造任务顺利完成。这种参与方式是( )①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形式 ②扩大公民政治权利的有效途径 ③居民监督居委会工作的重要途径 ④居民直接管理基层公共事务的体现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姓名: 班级: 学号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C 2.D 3.A 4.D 5.C 6.B 7.D 8.A 9.D 10.D分区一:1、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2、村民委员会:①性质: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②主要职能: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提出建议。3、产生:村民委员会委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内容:①民主选举,人民直接选举自己信赖的社会贤达人士担任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成员。②民主决策,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讨论涉及村民利益的大事小情,形成有利于社会治理的科学决策。③民主管理,制定自治章程获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形式,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 ④民主监督,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基层自治组织干部等形式,使基层自治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分区二:.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②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③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分区三:①民主选举,人民直接选举自己信赖的社会贤达人士担任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成员,为基层社会治理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带领人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②民主协商,充分开展基层协商,凝聚社会共识,寻求社会最大公约数,划出最大同心圆。③民主决策,通过村(居)民会议等形式讨论涉及村(居)民利益的大事小情,形成有利于社会治理的科学决策 ④民主管理,制定自治章程获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形式,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⑤民主监督,通过村(居)务公开,民主评议基层自治组织干部等形式,使基层自治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打造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