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考点37-38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一国两制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社会考点37-38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一国两制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31张PPT。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本堂课复习知识条目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1978年12月。
内容(或是历史伟大转折的原因):
①思想上: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②组织上: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③政治上: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意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国的发展从此进入了历史新时期,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至此拉开了序幕。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改革开放近现代中国社会或历史上的三次历史转折: 1、1935年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 序幕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开始时间突破口/率先地主要形式/主要内容作用/意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变化:1979年农村 /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创造,激起……促进……解决了……开始时间
突破口/率先地
主要形式/主要内容
作用/意义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1980年沿海 /广东 福建设立经济特区
“三”引进
扩大对外贸易
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要开放城市:单一的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改革原因分析:客观上: (1)原有的经济体制(即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束缚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2)我国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3)改革是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4)意义:实践证明,改革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对外开放的原因:(1)国际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在开放的世界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2)国内因素: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捷径),是我国必然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因此,要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
“走出去,引进来”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加入WTO当代实行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开埠通商”的本质区别:1、背景不同:对外开放是建立在独立自主前提下的主动开放;开埠通商是在“坚船利炮”下的被迫开放3、影响不同:对外开放是加速现代化建设的捷径;后者则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性质不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2、内容不同:对外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进行合作与交流;旧中国的“开放”是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三、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影响
(1)我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2)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 提高,小康成为了现实事实证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义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由之路(3)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4)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方方面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运用实例说明呢?
政治:运用一国两制收回香港,澳门。
经济:2010年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文化: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
科技:“神舟”系列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卫星的成功发射;
人民生活水平:由贫困到温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用实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根本原因:正确认识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4)人民的艰苦奋斗;
(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6)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所处时期根本任务主要特色代表人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毛泽东邓小平农村包围城市改革开放反帝反封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特色之路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比较辨史结果取得新民主主义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达到小康一国两制一国两制
含义实行一国两制的目的实行一国两制的依据提出者一国两制的
成功实践香港------1997年7月1日
澳门------1999年12月20日(恢复主权)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邓小平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①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一国两制下香港、台湾和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现行的社会 、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 不变,除外交和国防外,中央不干预特区政府内部事务(台湾还可以保留军队)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香港、澳门问题的有关知识梳理1、香港问题的由来:
2、澳门问题的由来:
3、为什么历史上香港、澳门会被外国殖民者长期侵占?
4、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的原因有:
5、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意义:
6、香港、澳门从被占领到回归给我们什么启示?
7、香港、澳门回归10多年,保持繁荣稳定的原因?
8、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并保持繁荣稳定,对解决台湾问题有什么启示?
9、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的不同:台湾问题1、台湾问题的由来?
2、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方针政策?
3、目前影响两岸统一的主要障碍
4、目前实现统一的有利条件:
5、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我们怎么办?台湾问题的由来1946年,国共两党内战;1949年,国民党战败,退居台湾,建立政权,人为造成台湾与大陆的分裂。台湾与大陆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台湾相关历史:
①公元230年,也就是吴国黄龙二年,孙权派大将卫温和诸葛直领兵一万去开发夷洲。 ②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称流球) ③清初,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84年,清设台湾府,1885年,清设台湾省
④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清政府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⑤1945年,中国取得的 抗战胜利,离开祖国50年之久的台湾与澎湖列岛回归中国。
⑥1946年,国共两党内战;1949年,国民党战败,退居台湾,建立政权,人为造成台湾与大陆的分裂。 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方针政策方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
四个“决不”: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目前影响两岸统一的主要障碍1、台独分裂势力:
实质:否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分裂祖国,阻挠统一
危害:影响两岸交流、交往,破坏了中国统一的前提,危害台湾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损害了台湾同胞的利益,破坏了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态度: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坚决反对分裂祖国的行径,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持“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2、外国干涉势力:
实质: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是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行径
危害:威胁了中国的和平与发展,不利于中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也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态度:反对这些行径,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持“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目前实现统一的有利条件①从发展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为解决台湾问题奠定的 物质基础(根本因素)
②从现实角度看,实现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海峡两岸的 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共两党及人民为两岸关系的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
③从政策角度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 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④从历史文化角度看,海峡两岸同根同源,文化一脉相承,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
⑤从外交角度看,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国际社会大多认可一个中国的原则,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⑥从法律角度看,《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法律依据。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我们怎么办? 从政府的角度: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根本措施)。②积极发展两岸关系,加强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互信和理解。③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决反对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行。④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争取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加强国防建设。⑤坚持并坚决实施《反分裂国家法》。
从公民的角度:
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等
青少年怎么做:
①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②宣传我国政府对台湾的方针 政策,取与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③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将来报效祖国。192719491978BC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道路 1919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请指出哪两个字母走过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请说出1927、1978年发生的什么事件与开辟以上两条道路有关联?材料一知识冲浪(1)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综合国力增强;但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差距,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16.(2010·衢州)(8分)20世纪以业,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展现了中华民族呕心沥血的奋斗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一: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正式启动。历经三十年的磋商与努力,两岸“三通”的构想终于基本实现。根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台州将成为大陆向台湾开放的港口之一。“台台海上直航”后,台州大麦屿港与台湾基隆港之间将成为一条朝发夕至的高效航线。
材料二:见右图。
(1)台州大麦屿与台湾基隆都位于
▲ (纬度带),
都受 ▲ 气候影响;从大麦屿港直航到基隆港,
必须经过的海域是 ▲ 。(5分)低纬度
亚热带季风气候东海17. 2009年台州(2)两岸“三通”的构想终于基本实现,表明了什么?(2分)
(3)下面是台州的“神仙居”与台湾网友“日月潭”的聊天记录,阅读并回答问题。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心愿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是一部分,不是一个主权国家。
直航使两岸的经济、文化等交流更加便捷、密切,有利于增进两岸人民的友谊。5.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历了有历史性意义的三十多年,中国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得到世界公认。
【成功与喜悦】
材料一:2010年中国喜事连连: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会成功举办,嫦娥二号成功发射……
(1)材料一喜事连连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回顾新中国的历程,社会主义建设中有过失误与挫折,请列举20世纪50年代曾出现的失误与挫折。(2分)
【发展与富强】
材料二:三十年前小岗村在中国大地卷起了波澜,深圳小渔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迁,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一切无不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创新实践。
(1)材料二中“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使我国走上了怎样的发展道路?(2分)
(2)30年前的小岗村采取了哪一措施?这一措施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什么变化?(3分)【成功与喜悦】(1)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发展与富强】(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分)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它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十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2分)
6、(2010湖州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考察中国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变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新兴地主为确立统治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打着“富国强兵”的旗号,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泰国的变法。(见右图《商鞅城门立木想象图》)
⑴商鞅实行城门立木的目的是什么?商鞅后来被处死,但我们仍然说商鞅变法是成功的,为什么?(3分)
⑵中国大陆的土地改革是什么时候基本完成的?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3分)
村料一:取信于民,便于工作于法令推行(1分)商鞅虽死,但法令仍存。泰国从此强盛,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2分)材料二: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1952年底(1分)。农民真正获得土地,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地消灭了。(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