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透镜及其应用(共4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透镜及其应用(共46张ppt)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透镜及其应用
考点一 透镜
分类 凸透镜 凹透镜
外形 特征 中间__________、边缘__________ 中间__________、边缘__________
光学 作用 __________ __________
相关 概念




会聚
发散
分类 凸透镜 凹透镜
三条 特殊 光线 补充完整: 补充完整:
实际 应用 照相机、投影仪、 放大镜、远视镜 近视镜
  【提示】(1)凸透镜的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其焦距的长短。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
(2)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若光线相互“靠近”,则光线会聚了;若光线相互“远离”,则光线发散了。透镜对光的作用及成像的实质是光的折射。
考点二 生活中的透镜
项目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物距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成像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调节 方法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前伸镜头、靠近景物,成像变大 下调镜头、远离屏幕,成像变大 远离物体,成像变大
u>2f
fu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考点三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装置
过程 蜡烛和光屏分居在凸透镜__________;调节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烛焰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
两侧
同一高度
光屏中央
成 像 规 律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成像光路及作图 像距与焦距的 关系 成像 特点 应用
u>2f fu=2f v=2f _____、 _____、 实像 测焦距
实像
照相机
倒立
等大
成 像 规 律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成像光路及作图 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成像 特点 应用
f2f _____、 _____、 实像 __________
__________
u=f 折射光线为平行光线,不能成像 u倒立
放大
幻灯机
(或投影仪)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深 入 探 究 ①遮住凸透镜一部分,成像性质__________(仍完整),像变__________;
②记忆口诀:
静态规律:一倍焦距分虚实,内虚外实,实倒虚正;二倍焦距分大小,内大外小;
动态规律: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不变

考点四 眼睛和眼镜
  1.正常眼睛的成像原理
成像 原理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___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相当于__________
成像 特点 成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像
明视 距离 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大约为__________ cm
凸透镜
视网膜
光屏
倒立
缩小

25
  2.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
项目 近视眼 远视眼
视觉 特点 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形成 原因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
项目 近视眼 远视眼
成像 位置 视网膜前
视网膜后
矫正 方法 戴__________透镜
戴__________透镜
矫正 原理 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凸透镜使光线会聚


考点五 显微镜和望远镜
项目 显微镜 望远镜
物镜 成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相当于__________ 成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相当于__________
目镜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__________镜 特点 物镜成倒立的__________像,目镜成正立的__________像,所以人眼看到的是物体__________立的像 倒立
放大
投影仪
倒立
缩小
照相机
放大



课堂练习
1.(2021·邵阳)请你将光路补充完整。
2.(2021·恩施州)请在图中补画出穿过透镜的光线。
3.(2021·枣庄)一束光线射向凸透镜后再经平面镜反射射出,请将光路图补充完整。
4.(2020·湘西)如图所示,用一个透镜正对太阳光,发现白纸上出现了较小的光斑,这个透镜是_______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当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测得光斑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5 cm,该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 cm。

会聚
15
5.(2021·武威)如图所示的是生活中常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情形,这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二维码经摄像头扫描成倒立、_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缩小
6.(2020·龙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眼睛的示意图,远视眼是__________图,远视眼矫正是__________图。


7.(2021·泰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 ( )
①图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4 cm
②图中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
③把蜡烛适当左移,透镜保持不动,向左适当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④把蜡烛移至45 cm处,透镜保持不动,向右适当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①③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B
8.(2021·东营)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凸透镜焦距为20 cm
B.物距为5 cm时,可以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
C.物距为15 cm时,成放大的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
D.物距由15 cm增大到30 cm的过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大的
C
9.如图所示的是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的一个镜头,若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距离是20 cm,则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 ( )
A.8 cm B.12 cm C.15 cm D.30 cm
A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 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 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 cm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②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①和④
C
11.(2021·临沂)小明用焦距为15.0 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各器材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
(1)实验前,应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
(2)此时烛焰的成像特点与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
同一高度
照相机
(3)实验时,若一只苍蝇落在了凸透镜上,光屏上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苍蝇的像。
(4)小明将一副远视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地方,若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仅将蜡烛向__________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即可重新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
没有

12.(2021·扬州)“一双好眼睛,能更好地探索未来”。小丽了解到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眼睛是如何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 她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
(1)她首先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A照射,如图甲所示,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A的焦
距f=__________ cm。
10.0
(2)然后适当调整凸透镜A和光屏的位置,移动蜡烛,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接着她将凸透镜A换为焦距稍大的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蜡烛,使烛焰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可见小丽研究的问题是:当凸透镜成实像时保持____________的距离不变,探究__________的关系。
(3)通过探究发现,当人眼观察近处物
体时,晶状体的焦距变__________。
光屏到凸透镜
物距与焦距

13.(2021·北京)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小航送给奶奶一个放大镜,奶奶借助这个放大镜能够细致欣赏邮票上的图案,如图一所示,此时奶奶看到的是一个_____、放大的虚像。为了模拟上述现象,小航利用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蜡烛和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先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上的50 cm刻度线处,如图二所示,接下来他应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的A、B、C三点中的_____点处,然后再从透镜的_____(选填“左”或“右”)侧用眼睛观察蜡烛烛焰的像。该像_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正立
C

不能
14.(2020·包头)某同学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 cm。
8.0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 cm刻度线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40 cm刻度线处,点燃蜡烛,左右移动光屏,出现如图乙所示的现象(成像清晰)。为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调节。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将蜡烛移至34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继续向左移动10 cm,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移动一段距离。
等大

课后训练
1.(2022·安徽)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0 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30 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的 (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A
2.(2022·北京)小京通过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
于10 cm
D.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 cm
C
3.(2022·黄冈)2022年5月10日,在蔚蓝地球的映衬下,我国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如图所示的是对接过程中核心舱上的摄像机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核心舱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都是沿直线传播
C.地球通过核心舱上的摄像机镜头成虚像
D.“天舟四号”靠近核心舱时,它在核心舱摄像机上成的像逐渐变小
A
4.(2022·苏州)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光具座上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如图放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B.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8 cm
C.先向右移动光屏,再移动凸透镜到某位置,一定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D.只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放上远视眼镜可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C
5.(2022·上海)已知某物体通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25厘米的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若将物体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厘米处,则此时成 ( )
A.放大的虚像 B.正立的虚像
C.放大的实像 D.缩小的实像
D
6.(2022·河北)(多选)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实验数 1 2 3 4 5
物距u/cm 60 30 20 15 12
像距v/cm 12 15 20 30 60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 cm
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成在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
C.当u=45 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
D.第5次实验后,在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眼镜片,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眼镜片对光起会聚作用
答案:BC
7.(2022·怀化)(多选)现在,中学生近视眼患者越来越多,保护眼睛刻不容缓,学校开展了上、下午各一次眼保健操活动来预防近视。下图中关于近视眼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
AB
8.(2022·百色)如图所示,请完成图中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
9.(2022·毕节)如图所示,凸透镜与凹透镜的一个焦点重合,请根据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出射光线。
10.(2022·齐齐哈尔)小聪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着重研究了以下几个心中存在困惑的问题:
(1)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 cm。
10.0
(2)在光具座上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呈现在__________。
光屏中央
(3)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此时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此像是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倒立
缩小
(4)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的35 cm刻度线处,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投影仪
(5)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此现象可以体现__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近视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