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物态变化(共4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物态变化(共48张ppt)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物态变化
考点一 温度
  1.温度和温度计
温 度 定义 温度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程度 单位 及其 规定 单位: __________ 符号: __________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__________ ℃,沸水的温度定为__________ ℃,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代表__________ ℃
冷热
摄氏度

0
100
1
温 度 计 原理 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
使用 方法 ①估: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②看:看清温度计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③选:根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注意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__________;
④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和__________;
⑤读:待示数__________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除外),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__________相平;
⑥记:记录数值和单位
液体热胀冷缩
分度值
量程
量程
容器壁
稳定
不能
液面
温度计 分类 实验室用温度计(-20—110 ℃,1 ℃)
体温计(35—42 ℃,0.1 ℃)
寒暑表(-30—50 ℃,1 ℃)
  2.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区别
项目 常用温度计 体温计
测量范围 0—100 ℃ __________ —__________ ℃
分度值 1 ℃ __________ ℃
构造 玻璃泡与直管间粗细均匀 玻璃泡与直管间有__________
读数 不离开被测物体 能离开被测物体
使用方法 不能甩 使用前甩几下
35
42
0.1
缩口
考点二 熔化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
  __________态、__________态和__________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物态 变化 常见的熔化现象:冰雪消融、蜡烛熔化
常见的凝固现象:河水结冰、液态的铁水变成固态的铸件



  2.认识晶体和非晶体
固体形态 晶体 非晶体
特点 有熔点和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条件 熔化时温度达到________点,继续_________热;凝固时温度降到__________点,继续__________热 熔化时不断__________热;
凝固时不断__________热
规律 熔化过程中,不断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凝固过程中,不断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__ 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凝固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
图象


凝固



吸热
保持不变

保持不变
不断升高
不断降低
考点三 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
 【提示】“白雾”“白气”都是小水滴,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物态 变化 常见的汽化现象:水变成水蒸气
常见的液化现象:雾和露的形成、冰棍周围冒“白气”、冷易拉罐外的水珠、冷眼镜片上的水珠
  2.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项目 蒸发 沸腾
发生位置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
发生条件 任何温度 达到__________,
继续__________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影响因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吸热快慢
温度变化 降温制冷 温度不变
共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沸点
吸热
液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液面上方空气流速
液体温度
  3.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装置 设计 ①测量工具:温度计、停表;
②烧杯加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③仪器安装顺序:由下往上
实验 现象 水沸腾前,气泡上升过程中由大变__________,最后消失, 水吸热温度__________ 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由小变__________,最后在液 面破裂,放出大量的__________,水吸热但温度__________ 防止热量的散失、减少

升高

水蒸气
不变
加热时间
沸腾 图象 ①由图象可知,水从加热开始到第__________ min时开始沸腾;
②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 ℃;
③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__标准大气压
实验 结论 水的沸腾是一种__________汽化现象,水沸腾过程中__________,但_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 交流 ①水沸腾的条件:达到__________,持续__________; ②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高,沸点__________;气压低,沸点__________ 5
99
低于
剧烈的
继续吸热
温度保持不变
沸点
吸热


  4.液化的两种方式
a.__________: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b.压缩体积:压缩有助于液化;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能使它液化,必须使它的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下,再压缩体积才能使它液化,使其体积缩__________,便于储存和运输。例如:液化石油气。
降低温度

考点四 升华和凝华
物态 变化 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片变小、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常见的凝华现象:霜、雾凇、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玻璃内侧)
三种物态转化归纳、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知识拓展
自 然 界 的 水 形态 物态变化 具体过程
云 液化 凝华 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遇强冷凝华成小冰晶
雨 液化 凝华 熔化 含有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最后下落时,小冰晶熔化成小水滴
露 液化 在夜间,气温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花草上液化成小水珠
雾 液化 在夜间,气温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空中的尘埃上
霜 凝华 冬天的早晨气温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
雪 凝固 凝华 云中的小水珠凝固成小冰晶,与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一起下落成雪
雹 凝固 云中的雨滴遇到猛烈上升的气流,遇冷凝固成小冰晶
课堂练习
1.温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常见温度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洗澡时合适的水温约70 ℃
B.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37 ℃
C.使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约37 ℃
D.面条煮熟即将出锅时的温度约40 ℃
B
2.(2021·陕西)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 ℃。
3.(2020·无锡)如图所示,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时,为测量试管中碎冰的温度,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碎冰__________,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 ℃。
热胀冷缩
36.5
充分接触
-4
4.(2020·江西)炎热的夏天,小莹从冰箱拿出一支冰激凌,剥去包装纸,冰激凌冒“白气”。这是一种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吃冰激凌觉得凉爽,是因为冰激凌熔化时要________热量。
液化
吸收
5.(2021·武威)如图所示的几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C
6.(2021·杭州)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由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C
7.(2020·呼和浩特)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故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物理现象中,水亦有多种状态的变化,并伴随吸热或放热。下列对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图甲:春天,冰雪消融,熔化放热
B.图乙:夏季,清晨白雾,汽化吸热
C.图丙:秋天,叶上露珠,液化放热
D.图丁:冬天,美丽雾凇,凝华吸热
C
8.(2021·江苏)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9.(2020·鄂尔多斯)在炎热的夏季无风环境中,剥出冰棒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小明和小强分别画出如图甲、乙所示两幅图来反映冰棒周围“白气”的情形,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B.图乙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C.吃冰棒解热是熔化过程,吸热
D.冰棒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上出现的“白霜”属于凝固现象
C
10.(2020·通辽)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B.地面上的水消失,与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形成原理相同
C.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失的过程中,需要吸热
D.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C
11.(2021·泸州)目前,我国上市的新冠疫苗品牌已经达到4个,据了解疫苗需在2—8 ℃的冰箱中保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注射器吸取疫苗液体的原理和用吸管喝牛奶的原理相同
B.注射疫苗前,用酒精对皮肤消毒,因酒精升华吸热使皮肤感觉凉爽
C.注射疫苗时选用的注射器针尖较细是为了减小压强
D.打开冰箱时看到周围有“白雾”,这是由于水蒸
气吸热汽化形成的
A
12.(2020·广东模拟)同学们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1)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观察它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区别是_________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量程
分度值
体温计
(3)如图甲所示的是小明同学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情况,请指出操作中的两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乙、丙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 ℃,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 ℃。
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
读数时视线未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3
37.3
13.(2019·包头)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在烧瓶中加入200 g水,加热并从90 ℃开始记录温度,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记录次数 温度/℃
第一次 90
第二次 92
第三次 94
第四次 96
第五次 98
第六次 98
第七次 98
(1)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
(2)水沸腾时,瓶口不断冒出“白气”,该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__。
(3)若不考虑水的质量损失,从开始记录温度到水刚沸腾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 J[c水=4.2×103 J/(kg·℃)]。
保持不变
液化
6.72×103
(4)完成实验后,移走酒精灯,当水停止沸腾时,用连有注射器的橡皮塞塞住烧瓶口,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如图乙所示,会看到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起来,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14.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该实验应选用__________(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碎冰块
(2)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小华观察发现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试管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___形成的。
可行
不正确
液化
(3)图丙是利用图乙实验装置绘制的冰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试管中物质在E点的内能__________在F点的内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于
熔化过程要吸热,内能增大
(4)由图丙可以看出,冰在熔化前后,温度上升快慢不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和水的比热容不同
(5)利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实验时,当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丁图象中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是因为试管中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虽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
课后训练
1.(2022·北京)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 ℃。
2.(2022·上海)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 )
A.0 ℃ B.20 ℃ C.37 ℃ D.45 ℃
C
34
3.(2022·广东)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直管内的水银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 ℃。
热胀冷缩
不能
36.5
4.(2022·北京)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 ( )
A
5.(2022·广东)小明发现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此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 )
A.熔化 B.升华 C.汽化 D.液化
6.(2022·海南)在冰壶比赛中(如图所示),运动员用冰壶刷摩擦冰面,使冰面形成一层水膜,以减小冰壶与冰面间的摩擦。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熔化 B.凝固 C.升华 D.凝华
B
A
7.(2022·河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8.(2022·齐齐哈尔)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9.(2022·吉林)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到水中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给试管加热,这样做既可以使海波受热__________,又可以使海波的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海波是__________,第9 min时海波处于__________(填物质的状态)。
均匀
晶体
液态
10.(2022·北京)小京为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随吸收热量变化的特点,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当水温为90 ℃时,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从计时开始,经5 min水沸腾。水沸腾后持续加热
一段时间,并记录水的温度。根据
实验数据,得到了水的温度随加热
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1)在此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是通过__________来反映的。
(2)由图象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水在沸腾前,________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
加热时间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11.(2022·毕节)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实验前调整器材时,图甲中应该先调节__________(选填“A”或“B”)的高度。
A
(2)图乙是两组同学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Ⅰ和Ⅱ,由图线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图象还可以知道,沸腾前Ⅰ、Ⅱ两条图线不重合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__(选填“初始温度”或“质量”)不同。
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初始温度
12.(2022·苏州)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所用器材有铁架台、烧瓶、温度计、停表、石棉网等。
(1)在安装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时,要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先固定__________(选填“a”“b”或“c”)的位置。
a
(2)实验中,从水温升到90 ℃开始,每隔1 min读一次温度并记入表格,第2 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 ℃。
(3)由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 ℃。
(4)完成实验后熄灭酒精灯,将烧瓶从铁架台上取下。拿橡皮塞塞紧瓶口,用冷水喷烧瓶底(如图丙所示),里面的水__________沸腾。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水的温度/℃ 90 92 96 98 99 99 99
94
99
不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