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2023人教部编版名校五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第三单元(含答案)※《汉字真有趣》巩固提优【字词句段部分】一、猜字谜。1、手足并用。2、上面正差一笔,下面少去一点。3、日落之时还不走。4、一鸟落江边,原来是大雁。5、一只黑狗,不叫不吼。6、口木不是呆,不作杏字猜,你若猜困字,还没猜出来。二、照样子,填谐音字。例:外甥打灯笼——照旧(舅)1、孔夫子搬家——净是输( )2、梁山泊军师——无( )用3、小葱拌豆腐——一清( )二白4、断了弦的二胡——不想( )5、胸口挂琵琶——谈( )心6、盐店老板——爱管闲( )事三、给下面加点的“打”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打:①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②器皿、蛋类等因撞击而破碎;③殴打、攻打;④制造(器物、食品);⑤编织;⑥买;⑦做某种游戏;⑧举,提;⑨捉(禽兽等);⑩介词,从,自。1、打毛衣( ) 2、打酱油( )3、打灯笼( ) 4、打鱼( )5、打架( ) 6、打扑克( )7、打哪儿来( ) 8、打家具( )9、鸡飞蛋打( ) 10、打鼓( )四、照样子,写一写。例:琵琶—枇杷数目——( ) 驻守——( ) 食油——( )公示——( ) 调理——( ) 流言——( )五、把下列对联用线连一连。一径竹阴云满地 烟淡烟浓远近秋树红树碧高低影 一城山色半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 近水遥山皆有情清风明月本无价 半帘花影月笼纱【阅读理解部分】一、读下面的小故事,然后回答问题。东坡问路相传,苏东坡去拜访一位朋友,来到一个三岔路口,他犹豫了,不知该往左走还是右走。这时,恰巧有位老人坐在路口的大石头上休息,苏东坡便上前询问。谁知道老人听后一言不发,却转身躲到石头后面,又露出头来看着苏东坡。苏东坡感到十分不解,心想:这位老人既不指路,也不答话,跑到石头后面看着我干什么?继而想,恍然大悟。然后朝老人暗示的方向走去。你认为苏东坡应该走哪条路呢?是左还是右呢?说说自己的理由。二、趣解汉字。据说北宋大文豪苏轼有一次到妹妹苏小妹家去做客。他看见书桌上有一幅秦观的字谜,上面写着:“我有一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离水难活命,半边入水命难保。”苏轼看完以后,对秦观说:“妙,妙,妙!”于是随手提起笔来,也写了一个字谜:“我有一物分两旁,一旁好吃一旁香,一旁眉山去吃草,一旁岷江把身藏。”写毕,秦观拍手道:“真妙!真妙!”苏小妹听了,俯身看罢,也信口说道:“我有一物长得奇,半身生双翅,半身长四蹄,长蹄的跑不快,长翅的飞不好。”说完,苏轼、秦观异口同声地说:“妙极!妙极!”他们三个人说的是同一个字,这个字是什么呢?(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一句歇后语王小米喜欢说歇后语。他常把一句句歇后语挂在嘴边,有机会就用上一句,什么“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啦,“大热天穿棉袄——不是时候”啦,“一二三五六—— ”啦,张嘴就来。人们听了,都笑着说:“这小米油嘴滑舌的,真逗!”于是,他更得意了,平时说话不管有没有用,总要带上几句。可是,王小米万万没想到,歇后语( )新奇有趣,( )如果不掌握分寸,用它来嘲弄人,就会伤害到别人。这不,有一次同学们一块儿去游乐园玩,那里有个哈哈镜,它能把人变成大胖子、瘦猴、弯弯曲曲的长蛇,真有意思。这时候,小米自然又要露一手了。他看见赵红正指着哈哈镜笑,就提高嗓门儿用滑稽的腔调说:“麻子照镜子——个人观点啊!”赵红从小脸上生有几颗褐色的小斑点,大家都盯着她看。小米又慢条斯理地说:“麻子上台——群众观点啊!”引得一阵哄堂大笑。赵红再也忍不住了,捂着脸哭了起来。气氛一下子变了,大家都愣住了。小米呆呆地看着赵红,也想不出什么歇后语来说俏皮话了。这时他才明白,拿歇后语来取笑人家,根本不是幽默有趣。小米感到非常内疚,羞愧地对赵红说:“对不起,我伤了你的心。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是我错了!”1、歇后语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请你把文中的歇后语补充完整。我发现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 和 。2、在第2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这句话是一个 句,在文中起 的作用。3、文中共有 个歇后语,请你任选一个写一句话。4、赵红听了王小米的歇后语,为什么捂着脸哭了起来?5、王小米喜欢说歇后语,为什么有时候被夸奖,有时候又要因此向别人道歉?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传说仓颉创造了文字。仓颉在野外的泥地上看到了鸟的足迹,它们有直有斜有交叉,富有变化,而且每个线条都那么均匀,那么优美。于是他模仿鸟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这是造字的开始。后来,他又根据龟纹、虫蛇、黍稷、山川、草木等的形状或动态,创造了文字。当仓颉把造的字写给人们看时,大家高兴极了,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说这个字躯干弯曲,末梢放纵;那个字两边修长,躯干矮短;这个字外部轻灵,内部紧凑;那个字不方不圆,若行若飞;这个字如龙蛇盘绕,那个字似鹰隼雄立……还有的人评论说,远看这些字,有如鸿鹄群游,迂回绵延;近看这些字,好像布阵排兵,井然有序。1、传说仓额模仿 创造了字的笔画。2、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是( )A.人们评论仓颉造的字。B.仓颉造的字形态多样,意思丰富,受到了人们的欢迎。C.人们看到仓颉造出了字,高兴极了。3、短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 。五、阅读对联,完成填空。吕蒙正早年生活贫寒,有一年的除夕,见家徒四壁,遂题: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这副对联很巧妙:上联缺“一”(谐音:“ ”);下联少“ ”(谐音: );横批有“南北”,没“ ”。所以,整副对联的意思是 。※《我爱你汉字》巩固提优【字词句段部分】一、汉字演变过程中,五种典型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B.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C.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D.甲骨文——隶书——小篆——金文——楷书。二、根据汉字字体的演变排列顺序。(填序号)①隶书 ②甲骨文 ③小篆 ④楷书 ⑤金文→ → → →三、填空。1、汉字已经有 年的历史,以 、 、小篆、隶书、 五种字体最为典型。2、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 ,刻在铜器上的文字是 。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是 。3、楷书的“楷”是 的意思。楷书字形 ,笔画 ,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四、按照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把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1)A.B.C.DE.( ) → ( ) → ( )→( )→( )(2)A.B.C.D.E.( ) →( ) →( ) → ( ) → ( )五、用“○”圈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将正确的字修改在旁边的圆圈中,并完成练习。默默无蚊( ) 风奇云涌( ) 得陇忘蜀( ) 心如纸水( )机犬升天( ) 徇私五弊( ) 青美竹马( ) 如饥似喝( )我发现了:六、成语不离“舌”。给下面的解释选择含“舌”的成语。A.鹦鹉学舌B.七嘴八舌C.瞠目结舌D.油嘴滑舌E.巧舌如簧F.笨嘴拙舌形容人多口杂( ) 形容能说会道( ) 形容惊诧无言( )形容不善辞令( ) 形容随声附和( ) 形容说话油滑( )七、查阅相关资料,填一填。1、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有 、 、 、 等。2、经典书法作品有《 》《 》《 》《 》等。八、按课文内容完成练习。1、判断:从甲骨文至今,汉字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2、“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一致,象形意味不明显。”这一特点指的是( )。A.金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3、甲骨文是 朝(代)国子监主管官员 发现的。4、研究性报告要有一个 。在写正文的时候,首先要写出研究的 ,其次要写清楚研究 ,然后要把研究 整理出来,并对 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九、将下列书法家的诗句补充完整。1、居高 ,非是藉 。 ——虞世南2、欲把西湖比西子, 总相宜。 ——苏轼3、纵使晴明 , 亦沾衣。 ——张旭4、 ,正是男儿读书时。 ——颜真卿【阅读理解部分】一、阅读下面的调研报告,然后完成练习。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研报告(节选)材料一:本次调查的( )是探讨互联网在小学生网民中的使用情况,了解家长如何看待孩子使用互联网、目前小学生网民使用互联网尤其是网络专属产品的现状如何,以及小学生网民使用互联网对其学习和生活有何影响。材料二:调查的( )是北京、上海和武汉三市的小学生及其家长。调查实施的( )为2019年7月18日至7月31日。在三个城市共收集有效样本2400份,学生和家长样本各1200份。材料三:从本次调查所呈现的数据可以得出( ):网络已经日益渗透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1、以上材料是关于小学生互联网( )的调研报告。A.使用次数B.使用时间C.使用行为D.使用效果2、依次填入以上材料括号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结论 对象 目的 时间B.目的 对象 时间 结论C.目的 结论 时间 对象D.对象 目的 结论 时间3、本次调查的对象是 、 和 三市的小学生及其 。4、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什么?(多选)( )A.探讨小学生网民的人数。B.探讨互联网在小学生网民中的使用情况。C.了解家长对孩子使用互联网的态度。D.了解小学生每天使用互联网的时间。E.了解小学生网民使用互联网尤其是网络专属产品的现状。F.了解小学生网民使用互联网对其学习和生活的影响。5、你认为“网络已经日益渗透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个说法对吗?联系实际谈一谈互联网给你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二、课内阅读。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经常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他们不知道这些龟甲、兽骨是古代的遗物,将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将小的龙骨丢弃了。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上的刻痕因无人知道是极有价值的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而常被村民打磨掉。1、选文中的“龙骨”指的是 ,“龙骨上的刻痕”是 。2、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们是怎样处理“龙骨”的?在正确的选项后打“√”。(1)卖给了药铺( )(2)保存起来( )(3)丢弃了( )3、你觉得龙骨上的刻痕可能有着怎样的价值?三、课外阅读。汉字与中国心在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到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从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最能体现汉字的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我曾经对文字改革持强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除了。1、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戏答: 心潮难已:2、汉字的特点是什么?( )(多选)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B.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D.汉字好学好记,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3、文章末尾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除了”?4、你对汉字有着怎样的认识?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汉字与中国心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最能体现汉字的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尽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1、仔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2)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2、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多选)A.汉字形声义俱全,信息量大。 B.汉字适宜表达微妙的、诗意的情感。C.汉字是现存的最古老的文字。 D.汉字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3、根据你对短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4、文中列举了许多中国的古典诗词与人们生活的联系。请根据自己的积累,仿照短文写一写。时吟“ ”;时吟“ ”;时吟“ ”。参考答案※《汉字真有趣》巩固提优【字词句段部分】一、猜字谜。答案:1、捉 2、步 3、过 4、鸿 5、默 6、束二、照样子,填谐音字。答案:1、书 2、吴 3、青 4、响 5、弹 6、咸三、给下面加点的“打”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答案:1、⑤ 2、⑥ 3、⑧ 4、⑨ 5、③ 6、⑦ 7、⑩ 8、④ 9、② 10、①四、照样子,写一写。答案:树木 助手(住手) 石油 公式(公事) 条理 留言五、把下列对联用线连一连。答案: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阅读理解部分】一、读下面的小故事,然后回答问题。东坡问路答案:往右走,因为“石”字出头就是“右”。二、趣解汉字。答案:鲜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一句歇后语答案:1、没事(四) 谐音 比喻2、虽然……但是…… 过渡 承上启下3、6 示例:刚摔了一跤的人拍拍身上的灰尘,笑了笑说:“一二三五六——没事(四)。”因为王小米的歇后语说她脸上的斑点多,伤及了赵红的自尊,所以她捂着脸哭了起来。5、因为王小米的歇后语有的幽默、有趣,能起到调节气氛的积极作用,但是有的对人有侮辱、调侃的意味,不够礼貌,让人难以接受。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答案:1、鸟的足迹 2、B 3、对其他字的形态的描述五、阅读对联,完成填空。答案:衣 十 食 东西 缺衣少食没东西,指家境贫寒解析:本题考查对缺字谐音对联的积累和理解。首先,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上联中缺“一”,下联中缺“十”,横批少“东西”。其次,联系题目中对吕蒙正的介绍可知,他家境贫寒,由此联想到谐音字“衣”“食”,且这里的“东西”并非代表方向,而是代表物资。最后,联系起来,对联的意思便不难理解了。※《我爱你汉字》巩固提优【字词句段部分】一、汉字演变过程中,五种典型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答案:C二、根据汉字字体的演变排列顺序。(填序号)答案:② ⑤ ③ ① ④三、填空。答案:1、三四千 甲骨文 金文 楷书 2、甲骨文 金文 小篆 3、规矩、楷模 方正 规整平直四、按照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把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答案:(1)D A E B C (2)E B A C D解析:本题考查对汉字演变过程中字形的掌握。仔细读教材,把握“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特点,即可正确解答。五、用“○”圈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将正确的字修改在旁边的圆圈中,并完成练习。答案:蚊-闻 奇-起 忘-望 纸-止机-鸡 五-舞 美-梅 喝-渴示例:改正后的字刚好组成两个词语,分别是:闻鸡起舞、望梅止渴解析:本题考查字形。作答时,可以根据平时的积累和词语的意思来修改错别字。修改好后,将正确的字连起来刚好是“闻鸡起舞”和“望梅止渴”两个成语。六、成语不离“舌”。给下面的解释选择含“舌”的成语。答案:B E C F A D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解答此题时,可以先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对应的解释。七、查阅相关资料,填一填。答案:示例:1、王羲之 怀素 欧阳询 柳公权2、兰亭序 祭侄文稿 多宝塔碑 千字文八、按课文内容完成练习。答案:1、×分析:这道题考查对汉字的掌握情况。通过学习课文,我们了解到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因此这个说法错误。2、B3、清 王懿荣4、标题 目的 方法 资料 研究资料分析:这道题考查写研究报告的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一般情况下,研究性报告要有一个标题。在写正文的时候,首先要写出研究的目的,接着要写清楚研究方法,然后要把研究资料整理出来并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研究性报告有多种形式,但研究的目的、方法、相关资料等内容是不可缺少的。九、将下列书法家的诗句补充完整。答案:1、声自远 秋风2、淡妆浓抹3、无雨色 入云深处4、三更灯火五更鸡【阅读理解部分】一、阅读下面的调研报告,然后完成练习。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研报告(节选)答案:1、C2、B3、北京 上海 武汉 家长4、BCEF二、课内阅读。答案:1、带有刻痕的龟甲、兽甲 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2、(1)√ (2)√分析:这道题考查对选文的理解。通过阅读选文,我们了解到村民们不知道这些龟甲、兽骨是古代的遗物,将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将小的龙骨丢弃了。3、示例:我觉得龙骨上的刻痕可能记载着殷商时期有关祭祀、战争、农业、宫制、刑法、医药等内容。三、课外阅读。汉字与中国心答案:1、开玩笑似的回答。 心情难以平静。2、ABC3、因为汉字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大,适宜表达微妙、诗意的情感,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古典诗词也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4、示例:汉字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所有中国人的凝聚力所在,也是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如果没有了汉字,也就没有了中华文化,因为汉字传承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智慧和经验,独特的文字书写和表达方式是其他的语言和符号所无法比拟的,绝大部分优秀的中华文化都是通过汉字来记载的。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汉字与中国心答案:1、(1)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2)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2、ABD3、因为中国人从小受着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心中有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所以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4、示例:元宵 东风夜放花千树 落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 思乡 月是故乡明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