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考实验题一题通关之力学实验 (上) 课件 (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中考实验题一题通关之力学实验 (上) 课件 (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初中物理“一题通关”系列
力学实验
目录
【人教版】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
测量物质的密度
2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3
一、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如下图是小明“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
(1) 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小车下滑时间太短较难测出,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减小斜面坡度
(2)分别将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C点和斜面中部B点,均让小车从斜面的______位置由______开始运动;
A
静止
(3)小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①小车从A运动到C的路程为______cm;
②AC、AB、BC段的平均速度v1=__________、v2=__________、vBC=________,由此可知小车做______运动;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AC tAC=3s v1
sAB tAB=2s v2
90.0
30cm/s
22.5cm/s
45cm/s
加速
(4)通过表中测量的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说明小车在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5)下图中能够准确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_;
小于
变速
C
(6)小组同学还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应该将小车从______(选填“A”或“B”)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
(7)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
(8)小车从斜面A点滑到C点的过程中将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能和内能;
A


(9) 实验时,同学小丽测出斜面顶端A点到斜面底端C点的距离s和小车通过的时间t,如下图所示,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出平均速度比小车的实际速度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若小车从斜面滑下的过程中,经过路程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时间中点时的速度为v2,那么v1 _____v2(选填“<”“>”或“=”)
偏大
计算的路程比小车的实际的路程大
>
目录
【人教版】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
测量物质的密度
2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3
二、测量物质的密度
1.小伟在地质公园进行研学活动时,捡到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矿石。他想知道小矿石的密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实验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_____上。图甲是小伟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平台
未将游码归零,便调节平衡螺母
(2)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应向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水平平衡;
(3)将小矿石放入天平的左盘,用_________往天平的右盘_____________(填“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试加砝码,当他加上质量最小的砝码后,横梁的指针又出现下图所示情景,接下来他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镊子
从小到大
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4)小伟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矿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则小矿石的质量m0为______g;
(5)在量筒内先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小矿石放入量
筒中,如图丙所示,则小矿石的体积是_____cm3,
小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
52
20
2.6×103
(6)小伟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时,不小心将量筒中的水溅到了量筒壁上,则他所测的矿石密度会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7)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偏____(选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实验中,若小伟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则他可以在第(4)问的基础上,继续采取以下步骤完成对小矿石密度的测量:
偏大

测得的小矿石的体积偏大
①如图丁A所示,用细线系住小矿石,将其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在水面位置做上标记;②如图丁B所示,取出小矿石,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③如图丁C所示,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小矿石密度 =__________(用字母m0、
m1、m2、ρ水 表示),这种测量方法,
所测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
(填“偏大”“偏小”“不变”)。
偏小
目录
【人教版】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
测量物质的密度
2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3
三、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小明依次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分别从斜面上滑下,再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______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______相等;
(2)比较三次实验发现: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越______(选填“远”或“近”)。由此联想到,雨雪天驾驶汽车应适当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汽车之间的距离;
(3)从实验结论推理可得: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将做____________运动。通过上述实验和推理可得:力是______(维持/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高度
速度

增大
匀速直线
改变
(4)本探究主要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除了控制变量法还有______法,你能再举出一个应用到了该方法得到的结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在本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反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理
探究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效果
(6)请对下图中小车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小车的受力示意图;
(7)小车在毛巾、棉布表面上克服阻力做功分别为W1、W2,则W1______W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等于
目录
【人教版】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
测量物质的密度
2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3
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小海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方案。
(1)比较图甲和图乙两种方案,______(选填“甲”或“乙”)方案更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甲图可以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桌面两端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通过调整左右两个托盘中砝码的______来改变力F1和F2的大小,小海发现当左盘和右盘加入的砝码相同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说明一对平衡力必须满足大小______、方向______的条件;
改变力的方向
数量
相等
相反
(4)如图甲所示,当左右两端同时挂两个钩码时,小车静止,此时F1、F2的大小______,方向______;
(5)某次实验中,当左盘放入稍大一点的砝码时,两个拉力大小不同,但小车仍处于静止状态,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小车受到_______的影响;
相等
相反
摩擦力
(6)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_____________;
(7)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小明用轻质硬纸片代替小车做实验,如下图所示,他将要对硬纸片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一直线上
将纸片剪开,观察此时纸片能否保持平衡状态
(8)小明同学完成课本的实验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后猜想: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也能保持平衡状态。为了验证猜想,他将一小球用一根细线悬挂起来,如下图所示,剪断细线后小球下落,由实验可知,小明的猜想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