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功(第1课时)课件(共17张PPT)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功(第1课时)课件(共17张PPT)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2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7.2 功
将拴有一小球的绳子一端固定,将小球拉到某一高外静止释放,分析小球从最高点到最低点过程
(1)将小球拉到某一高处,此时我们说小球具有什么能了?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它具有什么能?
(2)在这一过程中小球的能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重力势能,动能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3)如何衡量这一过程中有多少的能量发生了转化呢?
一.功
1.功的概念
观察下图,分析图中的哪个人对物体做了功?
小川对重物做了功,其他三人都没有对物体做功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发生一段位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
练习:
●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发生了一段位移l,首先在图中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并说明各个力的做功情况。
●2如图,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分析小球受力情况并说明各个力的做功情况。
重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不做功
重力、支持力不做功,拉力F做功W=Fl
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成某一任意角度,该怎样计算功呢?
F
l
F
F
α
F
α
拉力F做的功W = ?
小提示:F和l都是矢量——矢量的合成和分解
●把力F分解到位移的方向上
F
F
α
l
α
F
F
α
F
α
l
α
F
F2
F1
F2
F1
F1 = F COSα
W=Fl=F1l
可以把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与位移方向一致的分力F1,与位移方向垂直的分力F2。
WF=F1·l=Fcosα·l
分力F2上与位移垂直,垂直无功,所以F所做的功等于分力F1做的功。
●把位移L分解到力的方向上
l
F
F
α
F
α
F
α
l
l2
l1
由于分位移l2与力F垂直,垂直无功,则只有l1方向做功
W=Fl=Fl1
而 l1=lcos α
WF=F·l1=Flcosα
即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
3.功的计算公式
W=Fl cosα (α为F、l间的夹角)
4. W=Fl cosα的理解
(1)公式只能用于求恒力F做的功;
(2)公式中的位移l一般是相对地面而言的。当物体可以看成质点时,l是质点的位移;当物体不可以看成质点或力的作用点与物体相对运动时,l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
(3)F和l具有同时对应性。
例1:运动员用50N的力将静止的足球踢出,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了30m停下,则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是1500J。对吗?
错;球出脚以后,由于惯性球还在滚动。运动员只在出脚的瞬间对球做功。
(4)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例2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块A、B(均可视为质点,且M>m)分别在同样大小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两力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两物块经过的位移相同.设此过程中F1对A做的功为W1,F2对B做的功为W2,则(  )
A.无论水平面光滑与否,都有W1=W2 B.若水平面光滑,则W1>W2
C.若水平面粗糙,则W1>W2 D.若水平面粗糙,则W1解析 由题意可知:设两物块的位移均为l,则F1做功为W1=F1lcos α,F2做功为W2=F2lcos α,因F1=F2,则 W1=W2,故B、C、D错误,A正确。
(6)功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1J等于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m的位移时所做的功,所以1J=1N.1m=1N.m。
(7)公式中的α为F、l间的夹角
例3.如图表示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发生了一段位移l,分别计算这三种情形下力F对物体做的功。设这三种情形下力F和位移l的大小都是一样的:F=10N,l=2m。角θ的大小如图所示。
夹角=180-θ=30
夹角=180-θ=150
夹角=θ=30
讨论与交流:
二、正功和负功
1.正功和负功
①当0≤α<π/2时,cosα>0,W>0,即力F做正功;
②当α=π/2时,cosα=0,W=0,即力F不做功;
③当π/2<α≤π时,cosα<0,W<0,即力F做负功。
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往往说成是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取绝对值),即力F做负功(-Fl)等效于物体克服力F做功(Fl)。
2.正功和负功的物理意义
(1)从动力学角度看:力做正功,力加快物体的运动,即动力做功
力做负功,力减慢物体的运动,即阻力做功
(2)从能量角度看:力做正功,外界向物体提供能量,获得能量
力做负功,物体向外界输出能量,损失能量
因此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注意:功的正负只表示两种相反的作用效果,不表示大小。比较功的大小,只比较功的绝对值,不看功的正负。
3.功的正负的判断方法
(1)根据力F与位移l的夹角α进行判断
0≤α<π/2时,力对物体做正功; α=π/2时, 力对物体不做功;π/2<α≤π时,力对物体做负功.
此方法一般用于研究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
(2)根据力F与速度v的夹角α进行判断
0≤α<π/2时,力对物体做正功;
α=π/2时,力对物体不做功;
π/2<α≤π时,力对物体做负功.
此方法一般用于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
例4 (多选)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距离l,如图所示.物体始终相对斜面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对物体m做正功
B.合力对物体m做功为零
C.摩擦力对物体m做负功
D.支持力对物体m做正功
例5 如图所示,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使质量为m的物体匀加速地沿着长为L、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的一端向上滑到另一端,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作用在物体上的各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物体可看做质点)
解法一:拉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F=FL.
重力mg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G=mgLcos(90°+α)=-mgLsin α.
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f=FfLcos 180°=-FfL=-μmgLcos α.
弹力FN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N=FNLcos 90°=0.
故各力的总功为:W=WF+WG+Wf+WN=FL-mgLsin α-μmgLcos α
解法二: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合=F-mgsin α-Ff=F-mgsin α-μmgcos α
所以合力做的功为:W=F合L=FL-mgLsin α-μmgLcosα.
三.总功的计算
当物体在多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各分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故计算合力的功有以下两种方法:
1.先由W=Flcos α计算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W3……然后求所有力做功的代数和,即W合=W1+W2+W3+….
2.先由力的合成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F合,然后由W合=F合lcos α计算总功,此时α为F合的方向与l的方向间的夹角.
注意:当在一个过程中,几个力作用的位移不相同时,只能用方法(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