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试题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试题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

资源简介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试题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说明:
1.全卷分二部分,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共8页。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本卷试题,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答题卷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3.答题前,请将街道、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用规定的笔填、涂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考试完毕,请将答题卷上交。
4.本卷选择题(1-2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2B铅笔将答题卷选择题答题区内该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26-29),答案必须用规定的笔,按作答题目序号写在答题卷非选择题区指定位置。
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
1.小明的爸爸准备拍摄一部模拟北京人捕猎的场景,小明帮爸爸设计了以下情境。你认为其中有误的是
A.几个人一起追捕一头野猪 B.有的人在朝野猪扔石头
C.其中一个人手持火把 D.另一个人拿着打磨锋利的石斧
2.以下两图分别是远古河姆渡居民房屋和半坡居民房屋示意图。它们的出现,对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意味着人类实现了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定居 B.原始共产主义
C.家庭 D.自给自足
3.在2004年上映的电影《特洛伊》中,以艺术的手法再现了木马计的故事。该电影取材的文献应该是
A.《吉尔伽美什》 B.《荷马史诗》
C.《汉谟拉比法典》 D.《天方夜谭》
4.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按照当时的等级制度,他应该属于的种姓是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5.下图为公元前2500年前后的亚非文明地图。从(1)到(4)依次是
A.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中国
B.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中国
C.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
D.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
6.在古希腊、罗马文明衰落后,欧洲进入了战争频繁的中世纪,直到16世纪。这一时期欧洲封建制度最大的特点是
A.城市的兴起 B.基督教势力成为欧洲的主宰
C.封建势力强盛 D.领主庄园经济发展迅速
7.以下选项中最有资格当选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是
A.埃及人 B.希腊人 C.中国人 D.阿拉伯人
8.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记录和反映了我国某一朝代的政治和经济情况。这一朝代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9.传说中的炎帝之所以被称之为神农氏,是因为他
①尝遍百草,发明医药
②制作衣裳,发明车船
③发明耒耜,教人农耕
④发明陶器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开辟集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宗教从创立之初就吸引了大批教徒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们大多提倡“众生平等”,“苦修”“忍耐”“顺从”,寻求归宿,求得解脱,达到极乐世界或升入天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宗教信仰实质上就是
A.精神信仰 B.提倡众生平等
C.求得解脱 D.升入天堂或极乐世界
11.“843年,查理的三个孙子在今法国境内的凡尔登签订条约,三分帝国。”这三个部分分别发展为后来的
①英吉利;②法兰西;③德意志;④西班牙;⑤意大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12.同样是佛教建筑(读右图),但风格却完全不同,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
①自然条件
②种族
③文化传统
④经济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是儒家的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14.行会是早期欧洲城市的一种新的社会组织,保护同行的利益不受外人侵犯。这一组织保护的行业是
A.手工业 B.农业 C.商业 D.制造业
15.西周时期建立的礼乐制度为的是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规定不同的人享受不同的乐目。它实际上体现的是当时的
A.分封制 B.等级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16.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在于
A.统一度量衡 B.加强思想控制 C.抵御游牧民族 D.民族融合
17.汉朝基本上承袭了秦朝奠定一统的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项制度,到汉武帝时期,诸侯国势力依然很大,但问题严重。于是汉武帝接受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的推恩令。推恩令的作用是
A.加强诸侯国势力 B.重新分配诸侯国原来的封地
C.削弱诸侯王原来的封地和势力 D.嘉奖各诸侯王
18.下列各图最能反映我国历史上“三国鼎立”局面的是
A B C D
19.北宋时期,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的发明是毕升的
A.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
C.激光印刷术 D.木板印刷术
20.“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这一制度
A.禅让制 B.郡县制
C.推举制 D.科举制
21.西汉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史学巨著是
A.《西游记》 B.《史记》
C.《三字经》 D.《马可波罗行记》
22.促进了唐朝农业生产发展,发挥了“人无灌溉之劳,而田有常熟之利”功效的工具是
A.筒车 B.曲辕犁 C.秧马 D.水排
23.假如下列历史人物要在当时的四川地区购买房宅,最有可能用“交子”付款的人物是
A.杜甫 B.苏轼 C.李白 D.诸葛亮
24.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分裂动荡时期。下图反映的形势是
A.金、南宋对峙 B.金、西夏对峙
C.西夏、南宋对峙 D.南、北宋对峙
25.在中国传统的手工业行当里,几乎每行每业都有自己的祖师。如木匠们奉鲁班为祖师,郎中们以华佗为祖师。图5祖师像人物所属行业应该是
A.农业 B.养殖业
C.酿酒业 D.棉纺织业
第二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运用题(请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更替与承接(14分)
材料一:《诗经》中的一首诗唱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材料二:见图5。 材料三:见图6。
材料四:见图7
问题一: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基础是什么制度?(2分)
问题二:材料二中的政治制度是由谁创立的?这一制度的名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3分)
问题三:材料三中图6的政治制度称作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朝沿袭和完善了这一制度,其各个部门间是什么关系?政治清明使大唐逐渐强大,唐太宗时期和唐玄宗全盛时期分别被誉为什么?(5分)
问题四:从材料四可以看出,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开始实行什么管理制度?这一制度对今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2分)
问题五:从材料一到材料四,随着政治制度的不断更替与承接,请你分析国家疆域与皇权有什么变化。(2分)
27.民族融合与交流(14分)
材料一:见右图图8《昭君出塞图》,反映的是西汉首创的对少数民族的一种怀柔政策。
材料二: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的良种马、石榴、核桃等物以及乐器、歌舞传入中原,汉族的铸铁、凿井等技术,也传到了西域。
材料三: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四:见右图图9。
材料五:北宋初年,北宋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缔结“澶(chán)渊之盟”。此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
问题一:材料一所指的怀柔政策是什么?实行这一政策针对的对象是哪个民族?(2分)
问题二:读材料二请回答,西汉后来在“西域”这里设立了什么管辖机构?其作用是什么?(3分)
问题三:材料三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观?在这样的民族观下,唐代的社会生活出现什么特点?(2分)
问题四: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次重大事件?从民族发展的角度分析,它有什么意义?(3分)
问题五:分析材料五,从“澶渊之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缔结,可以看出当时宋和辽是通过什么方式保持友好相处的局面的?这个历史时期民族关系上的重要特点是什么?(2分)
问题六:从古自今,我国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请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在促进我国的民族团结与繁荣方面我们应该怎么做。(2分)
28.国家强盛的基础(11分)
材料一:见图10。 材料二:见图11。
材料三:下图是被称为当代“新丝绸之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意图。一条横跨亚欧大陆的洲际铁路正在规划兴建中,它东起中国的连云港,西至荷兰的鹿特丹,经过三十多个国家。
材料四:2006年7月1日,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战略的标志性工程,北起格尔木,南至拉萨的青藏铁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如右图12)建成通车。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问题一:阅读材料一,请分析灵渠沟通了哪两大水系?它发挥自今的重要作用是什么?(2分)
问题二:阅读材料二,大运河的中心是哪个城市?唐代通过大运河往北运的主要粮食是什么?最南经过哪个河段?(3分)
问题三: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新”、“旧”丝绸之路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
问题四:根据材料四,你认为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
问题五: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请结合所学知识和上面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29.西方文明的发展。(11分)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的葬礼上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二:经过长期的南征北战,罗马先后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服了周边许多劲敌,统一了意大利半岛。随着版图的日益扩大,原来的共和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罗马)统治的需要。
材料三:德国著名学者耶林曾评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说:罗马帝国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问题一:材料一中,伯里克说的民主制度出自当时哪个城邦?该地区属于哪一类型的古代文明?(2分)
问题二:分析材料二回答,罗马的共和制最后被什么制度所取代?后来罗马帝国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的重要原因是什么?(2分)
问题三:读材料三并回答,罗马第二次征服世界的是什么宗教?他们信仰谁 (2分)
问题四:分析材料三,罗马第三次征服世界所依赖的法律武器是什么?为什么说“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3分)
问题五:从材料一到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民主政治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几经波折发展到今天。可以说辉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请谈谈你的看法或启示。(2分)
(2)
(3)
(4)
(1)
图5:黄道婆像
图5
图6
图7:元朝疆域图
图8:昭君出塞图
图9
图10:秦灵渠图
图11:隋大运河图
图12:青藏铁路示意图九年级月考答题卡
班级 姓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运用题(请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题(14分):问题一:
(2分)
问题二: , ,
(3分)
问题三: ,
、 (5分)
问题四: 、 (2分)
问题五: (2分)
27题(14分):问题一:
(2分)
问题二: ,
(3分)
问题三: , (2分)
问题四: ,
(3分)
问题五:
(2分)
问题六:
(2分)
28题(11分):问题一:
(2分)
问题二: , ,
(3分)
问题三: (2分)
问题四: (2分)
问题五: (2分)
29题(11分):问题一:
(2分)
问题二: , (2分)
问题三: , (2分)
问题四: , (3分)
问题五: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