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3.1.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课件 (共29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3.1.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课件 (共29张)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引入新课:导入本章内容,简单介绍本章的内容
暮春时节,金黄的油菜花铺满了原野。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能够闻到这沁人心脾的香味呢
古希腊学者德谟克利特早就对此作出了解释,他认为这是由于花的原子飘到了人们鼻子里。
这些“花的原子”究竟是怎么运动的 物质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 第1节: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1节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引入新课:强调分子及其微小的。
如果我们把地球的大小与一个苹果的大小相比,那就相当于将直径为1 cm的球与分子相比。可见,分子是极其微小的。我们曾经研究过物体的运动,那么,构成物体的微小分子会怎样运动呢?
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是及其微小的。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著名思想家德谟克利特说:万物都是由极小的微粒组成的。
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这种猜想已被证实。构成物质的单元多种多样,如:原子、离子和分子等,热学中统称为分子。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DNA分子结构图
氯化钠晶体结构图
显微镜下的远古细胞
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是及其微小的。
放大上亿倍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模型
扫瞄隧道显微镜下的硅片表面原子的图像
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是及其微小的。
1、固体、液体
小球模型
d
d
d
d
二、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模型
在计算固体和液体分子大小时,看成一个近似的物理模型,一般可把分子看成是一个小球,小球紧密排列在一起(忽略小球间的空隙)。则:
分子的直径
2、气体
立方体模型
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立方体模型:在计算气体分子大小时,把每个分子和其占有的空间当作一个小立方体,气体分子位于每个立方体的中心,这个小立方体的边长等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即:
d
d
d
二、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模型
三、复习阿伏伽德罗常数
1、概念:1 mol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
2、数值:
3.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
宏观量
物质的摩尔质量Mmol
物质的体积V
物质的摩尔体积Vmol
物质的密度ρ
物质的质量m
微观量
物质的摩尔数n
单分子质量m0
单分子体积V0
分子的直径d
分子数N
3. 有关计算:
(2)已知物质的摩尔质量Mmol,可求出分子质量m0:
(3)已知物质的量(摩尔数)n,可求出物体所含分子的数目N.
(4)已知物质的摩尔体积Vmol ,可求出分子的体积 V0
(1)摩尔质量Mmol和摩尔体积Vmol的关系:
三、复习阿伏伽德罗常数
四、扩散现象
1、定义: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引起扩散的原因: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3、特点
①物质处于气态、液液、固态都能够发生扩散现象。
②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
③浓度大处向浓度小处扩散,且受“已进入对方”的分子浓度的限制,当进入
对方的分子浓度较低时,扩散现象较为明显。
4、意义:直接证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5、应用:在纯净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
1827年,英国的一位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花粉微粒悬浮在静止水面上的形态时,却惊奇地发现这些花粉微粒都在不停地的运动中,布朗发现了花粉微粒在水中的这种运动后,人们对运动的产生原因进行了种种猜测。一颗小小的花粉颗粒,顿时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面对植物学家的发现,当时的所有物理学家们显得束手无策,无法解释这一奇怪现象.整整过了半个世纪,直到1905年爱因斯坦和波兰物理学家佩兰发表了他们对布朗运动的理论研究结果,对布朗运动做出了理论上解释.
五、布朗运动——布朗轰动世界的发现
用显微镜观察炭粒的运动
每隔30s记下三颗微粒运动的位置,用折线分别依次连接这些点,如图所示:
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无法确定微粒某一时刻的位置
这些折线说明什么问题
显微镜下看到的微粒
布朗
五、布朗运动——布朗轰动世界的发现

五、布朗运动——布朗轰动世界的发现
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
微粒越小
受力越不平衡
质量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
布朗运动越剧烈
1、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小颗粒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
①特点
①布朗运动永不停息。
②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③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②原因:大量液体(或气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造成的。
③意义:间接地反映了液体(或气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五、布朗运动——布朗轰动世界的发现
2、热运动: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作热运动。
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系,温度越高,这种运动越剧烈。
②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
区别 固体颗粒足够小,悬浮在气体或液体中. 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
温度高低,颗粒大小. 温度高低,物质的密度差,溶液的浓度差.
是液体或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联系 布朗运动与扩散现象的区别与联系
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直接证明;布朗运动间接证明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五、布朗运动——布朗轰动世界的发现
六、分子间的作用力
金铅块扩散
气体易压缩
总体积变小
六、分子间的作用力
说明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既然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说明分之间有空隙。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压缩物体要用力
斥力作用
固体和液体的体
积很难被压缩
综上所述: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引力作用
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
两块铅就合在一起。
拉伸物体需要用力.
六、分子间的作用力
⑴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曲线
F
0
r
纵轴表示分子间的作用力
正值表示F斥
横轴表示分子间的距离
负值表示F引
r0
F斥
F引
①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但斥力比引力变化更 快 。
②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分子力)。
六、分子间的作用力
六、分子间的作用力
⑵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规律
F
0
r
纵轴表示分子间的作用力
正值表示F斥
横轴表示分子间的距离
负值表示F引
r0
F斥
F引
①当r=r0=10-10m时,F引=F斥,
分子力F分=0,分子处于平衡状态。
②当r>r0时,F斥<F引,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r 的增加,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
③当r<r0时,F斥>F引,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随r的减小,分子力增大。
④当r>10r0(10-9m)时,分子力等于0。
分子间作用力是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①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②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热运动
③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把物质的热学性质和规律看作微观粒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这样建立的理论叫作分子动理论
2.从总体来看,大量分子的运动却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叫做统计规律。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这些分子没有统一运动步调,对于单个的分子而言,分子运动方向和速率大小都具有偶然性,但是对于大量的分子却表现出规律性。这种由大量偶然事件的整体表现出来的规律,叫做统计规律。如本章第3节我们将研究分子运动速率的分布规律(统计规律)。
六、分子间的作用力
1.关于热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元
B.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的,且随着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C.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热运动,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就越剧烈
D
引入新课:你怎么解释闻到花香?
2.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
A.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B.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C.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D.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
B
引入新课:你怎么解释闻到花香?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是永不停息的
B.布朗运动是微观粒子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不再适用
C.气体能充满任何容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排斥力大于吸引力
D.花粉在水中做布朗运动的现象,说明花粉的分子在做激烈的热运动
A
引入新课:你怎么解释闻到花香?
4.小张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悬浮的细微粉笔末的运动。从A点开始,他把小颗粒每隔的位置记录在坐标纸上,依次得到B、C、D等这些点,把这些点连线形成如图所示折线图,则关于该粉笔末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折线图是粉笔末的运动轨迹
B.粉笔末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粉笔末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经过B点后10s,粉笔末应该在BC的中点处
D.粉笔末由B到C的平均速度小于由C到D的平均速度
D
引入新课:你怎么解释闻到花香?
5.有关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分子运动时的瞬时速度不可能为零
C.空气中PM2.5的无规则运动属于分子的热运动
D.墨滴入水,扩而散之,徐徐混匀,该现象能够说明水分子和炭粒都做无规则运动
D
引入新课:你怎么解释闻到花香?
6.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正好处于平衡状态,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的距离rB.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不受力
C.在分子间的距离从0.5r0增大到r0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先减小再增大
D.在分子间的距离从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先增大再减小
D
引入新课:你怎么解释闻到花香?
7.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力为零,说明此时分子间既不存在引力,也不存在斥力
B.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r>r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得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C.当分子间的距离rD.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C
引入新课:你怎么解释闻到花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