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讲-机械运动(共4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讲-机械运动(共45张PPT)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第一部分
第一讲 机械运动
考点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测量 工具 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三角尺等
精确度较高的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基本 单位 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

m
单位 的换 算关 系
1 km=__________ m;1 dm=__________ m;
1 cm=__________ m;1 mm=__________ m;
1 μm=__________ m;1 nm=__________ m
(换算等量关系时:大数据带小单位,小数据带大单位)
103
10-1
10-2
10-3
10-6
10-9
刻度尺的使用
步骤 正确操作方法 举例剖析
选 正确认识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所测物体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的__________,且要选择合适分度值的刻度尺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量程
刻度尺的使用
步骤 正确操作方法 举例剖析
看 零刻度线磨损的换整刻度线 零刻度线磨损了,另选一条整刻度线作为测量的起点
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图中刻度尺的测量范围为__________ cm,分度值为__________
0—3
1 mm
刻度尺的使用
步骤 正确操作方法 举例剖析
放 尺边要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__________ 没有放正
必须使有刻度线的一边__________被测物体 没有紧贴有刻
度线的一边
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 与零刻度线
没有对齐
歪斜
紧贴
刻度尺的使用
步骤 正确操作方法 举例剖析
读 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且与尺面垂直
物体长度=末端所对刻度数-初始端所对刻度数=(末端所对的总小格数-初始端所对的总小格数)×分度值
应估读到分度值的__________ 上图正确读数为__________ cm
下一位
2.50
刻度尺的使用
步骤 正确操作方法 举例剖析
记 读数包括准确值+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如:物体的长度为3.26 cm,准确值为__________,估读值为__________
算 实验中,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最后的计算结果与每次读数的保留位数相同
特殊 测量 累积法、滚轮法、化曲为直法、替代法
估读值
单位
3.2 cm
0.06 cm
  2.时间的测量
常用 单位 及其 换算
1 h=__________ min;
1 min=__________ s;
1 h=__________ s
(换算等量关系时:大数据带小单位,小数据带大单位)
测量 工具 古代:日晷、沙漏、滴漏等;
现代:钟、停表、电子表等
60
60
3 600
停表 读数 刻度:1.小表盘单位是分钟,通常指针转一圈是15 min,分度值是0.5 min;2.大表盘单位是秒,指针转一圈是30 s,分度值是0.1 s
读数:1.读出小表盘上的整分钟数,图中小表盘读数为4 min;2.读出大表盘上的秒数:若小表盘指针未超过半分钟刻度线,则大表盘读数在0—30 s内;若小表盘指针超过半分钟刻度线,则大表盘读数在30—60 s内,图中大表盘读数为41.9 s;3.停表示数=小表盘读出的整分钟数+大表盘读出的秒数,图中停表的读数为281.9 s
  3.误差与错误
误差 定义 测量时,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的差别
产生原因 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测量方法
减小误差 的方法 (1)多次测量求__________;
(2)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进__________
错误 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
区别 误差只能减小,__________避免;而错误是__________避免的
测量值
真实值
平均值
精密的测量仪器
测量方法
不能

考点二 运动的描述
机械 运动 我们把物体__________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参 照 物 定义 在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__________,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判断物 体是否 运动 研究物体相对参照物位置__________→研究物体运动
研究物体相对参照物位置__________→研究物体静止
相对性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参照物
位置
标准
变化
不变
考点三 运动的快慢
运动的 快慢比 较方法 ①在相同时间内比较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______________; ③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___
速度 定义 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比叫做速度
意义 表示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
通过的路程
所用的时间
路程
路程
时间
运动快慢
速度 公式 __________;
变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 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交通运输中的单位常用千米每小时,符号是__________,这两个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 m/s=__________ km/h
一些物 体运动 的速度 人步行的速度约1.1 m/s
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5 m/s
高速路上的小轿车的速度约33 m/s
喷气式客机的速度约250 m/s
s=vt
米每秒
m/s
km/h
3.6
运动方式 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频闪照片
图象 s-t v-t
①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②斜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且v甲>v乙;③通过相同路程,甲用时比乙短;④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的长
①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②v甲>v乙
运动方式 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 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变化的运动,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频闪照片
图象 s-t v-t
运动分类 机



平均速度
考点四 测量平均速度
测量 平均 速度 测量 工具 刻度尺、秒表或停表、斜面、金属片、小车
图示
原理 __________
测量 平均 速度 实验 步骤 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的路程,用停表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利用公式v=求得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 结论 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大于
课堂练习
1.如图1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 cm;如图2所示,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__________;如图3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 s。
1 mm
3.02

337.5
2.在某次测量中,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五次的测量结果分别是13.42 cm、14.43 cm、14.43 cm、14.65 cm、14.42 cm,则测量结果为 ( )
A.14.42 cm B.14.47 cm
C.14.43 cm D.14.425 cm
C
3.(2020·新疆)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 ( )
A.日晷 B.沙漏
C.电子手表 D.铯原子钟
D
4.(2021·宜昌)如图所示的是我国即将建成的空间站基本构型,随着多个国家合作建造的国际空间站2024年退役后,它将成为地球轨道上唯一的载人空间站。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下列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 )
A.地球
B.实验舱
C.对接过程中的货运飞船
D.出舱行走的航天员
B
5.(2020·聊城)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行船 B.远树
C.河岸 D.山峰
A
6.(2020·福建)如图所示的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C
7.(2020·泰安)一辆长20 m的货车,以72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 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 ( )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 s
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 s
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 s
④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 s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D
8.(2020·黄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5 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 m/s
B.3—5 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4 s时,乙在甲前方5 m处
D.5 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A
9.(2021·泸州)甲、乙两位同学在同一考点参加800 m体考,t=0时同时起跑,t4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0—t1时间内,甲、乙两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t1—t2时间内,甲、乙两同学保持相对静止
C.0—t3时间内,甲同学的路程小于乙同学的路程
D.刚到达终点时,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等
C
10.小明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A处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t1=2.5 s;再次将小车从A处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t2=1.8 s。
(1)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小于
(2)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__________
(选填“A”或“B”)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
A
(3)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2所示)。屏幕图象如图3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象,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 m/s。
加速
0.8
11.小芳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有__________和停表。
刻度尺
(3)斜面应保持很小的坡度,这对实验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长小车的运动时间,便于测量
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6)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______ cm(B在AC的中间),小车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AC=__________ m/s。
偏大
15
0.06
12.(2020·广东改编)某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45 s内,其速度v与时间t、动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已知前10 s轿车运动的路程为100 m。求:
(1)前10 s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2)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
课后训练
1.(2022·福建)中国航天从“天宫”建站到“嫦娥”奔月,从“天问”探火到“羲和”追日,一步步迈进探索星辰大海的伟大征程。下列星球,空间尺度最大的是 ( )
A.地球 B.月球
C.火星 D.太阳
D
2.(2022·常州)在加勒比海红树林中,科学家发现最大的细菌——华丽硫珠菌,形如一根细绳,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如图所示,其长度l为 ( )
A.2 cm B.2.0 cm
C.2.00 cm D.2.000 cm
C
3.(2022·海南)如图是戴在某普通中学生手掌上的简易按摩仪,它的长度最接近 ( )
A.5 cm B.15 cm
C.30 cm D.40 cm
B
4.(2022·福建)下列对中学生体育运动相关数据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
A.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2 m
B.一个实心球的质量约为30 kg
C.跑步的速度约为60 m/s
D.50米跑的满分成绩约为6 min
A
5.(2022·扬州)小明和家人在瘦西湖同船游览时,他认为座位上的妹妹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
A.垂柳 B.他乘坐的船
C.河岸 D.五亭桥
B
6.(2022·上海)甲、乙两小车沿同一直线相向而行,其s-t图象如图(a)、(b)所示。当甲经过P点时,乙刚好经过Q点,再过3秒,甲、乙两车相距4米,则P、Q两点间的距离 ( )
A.可能为8米
B.可能为12米
C.一定为16米
D.一定为20米
B
7.(2022·百色)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应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
(3)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tAB=__________ s;从A点到C点的路程sAC=__________ 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__________ m/s。
减小
3
80.0
0.1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