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最新版)高一政治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最新版)高一政治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必修3)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一单元 知识结构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目 录
1
2
党的性质和宗旨
党的执政理念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
议题:中国共产党是怎样的党?
1847年6月,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1月22日,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在《告全党和全体劳动人民书》中正式提出"列宁主义"。1924年6月17日至7月8日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合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
相关链接
你所知道的共产党是怎么样?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
1921年8月2日上午,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等,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在南湖的一艘丝网船上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红船,从此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
1、党的产生: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基础
工人阶级成长、工人运动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
2、党的性质: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章》在总纲里的第一句话就指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冲在一线。在疫情防控的严峻斗争中、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无数党组织冲锋在前,严守最基层工作的第一道防线。中国共产党是先锋队3、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根本立场:人民的立场
5、初心与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6.如何践行党的性质和宗旨(要求)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
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③全体共产党员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
“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并不等于“广大党员干部没有任何个人利益
党章规定 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原因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③我国的国家性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要求 ①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同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②要密切联系群众,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注意点 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并不是说广大党员干部就没有任何个人利益。对党员干部的正当、合法利益应当予以尊重和保护。当个人利益与国家、人民的利益冲突时,党员应该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注意:
二、党的执政理念
议题: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践行执政理念的?
试金石: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思考:中国共产党为的是什么人?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政党?
二、党的执政理念
1、检验一个政党性质的标准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思考:中国共产党是为了谁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什么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①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②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内涵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幸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核心 其核心是“公”字,“公”是国家和民族的公共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现阶段中国共产党最大的“公”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核心是“民”字,在当代中国,“民”就是最广大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是人民的政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中国共产党会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联系 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立党为公是执政为民的前提条件,执政为民是立党为公的本质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归根结底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如何理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涵
那么,同学们,你所向往美好生活是怎么样的?你要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美好生活?
有车、有房、财富、富有等和经济有关的内容,也包括阳光、绿色、环保等和环境有关的内容。
团圆、温馨、恩爱、亲情、爱情、陪伴等内容,以及事业、工作和理想等内容。
稳定、小康、国泰民安、安居乐业、公平、和平、社会保障、安全、丰衣足食等。
个人层面
家庭层面
国家层面
议学情境
: 时代在变化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了变化,人民又有了新期盼……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对于美好生活,人们联想到的词汇主要包括:
新时代人民的期盼:
*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
*更满意的收入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更优美的环境
*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2、为什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4)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当合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5)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1)根本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2)是由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做笔记)
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怎么办)
①(为人民)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②(靠人民)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③(基本路线)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1978年
1990年
2020年
本世纪中叶
2000年
2035年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使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
到21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课堂小结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决定
党的根本宗旨
决定
党的根本立场
决定
党的执政理念
党的
先锋队性质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党性、宗旨、立场
人民的地位
①②③
课堂小结
①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②人民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③党的执政理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幸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永远的奋斗目标。
归纳总结:1.党为什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2.党的执政理念要求:
①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②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③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3.实现党在新时代的新目标的要求:
归纳总结:2.党怎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感谢聆听,下节课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