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1青春飞扬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青春飞扬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 青春飞扬 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
课题 青春飞扬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道德修养:具备感知美好青春的能力,培养自信、自强的优秀品质,做到自尊自爱。 健全人格:在体验中感悟青春的意义,懂得自信、自强对青春的重要意义
重点 青春飞翔的力量。
难点 青春成长的渴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分享视频《少年》 2、提出问题:请你用几个词语形容一下这样的青春。 观看视频 思考问题。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第一篇章 成长的渴望 1、班级大讨论 百年前,先辈们的青春,充满了激情与梦想,书写着热血与奋斗,这是他们真正飞扬的青春,真正无悔的青春。从百年前到今天,谁的青春故事让你热血沸腾,让你心生艳羡? 2、他的青春故事 1911年,周恩来庄重地回答校长“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中华之崛起!” 1917年,19岁的周总理从天津南开学校毕业,毅然决定赴日留学,笃志寻求革命真理,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 1919年,21岁的周恩来提前结束日本留学生活返回天津,随即投身“五四”爱国运动洪流。 …… 3、她的青春故事 宋寅是中国第一代女搜救机长,在惊涛骇浪中成功救助224名遇险人员,被誉为“海上守护神”。 在别的小朋友还在玩耍嬉戏的时候,幼小的宋寅便立志成为飞行员。带着这样的梦想,小宋寅一直保持优异的学习成绩。 高考结束后,宋寅考取了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底,宋寅经过层层筛选,被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录取。经过15个月的艰苦训练,宋寅成功拿到了飞行员驾照,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女飞行员。 4、描绘你的青春 请你用词语或句子描绘一下你梦想中的青春,说出你心中对青春的渴望。 5、笔记整理:青春的我们有哪些渴望? 6、探究与分享 你有过类似下面的想法吗?你还想去做哪些事情? 经常参加公益活动; 每个月读一本名著; 培养一项运动技能; 利用假期走一趟海上丝绸之路; 创建一所居家型养老院; …… 7、我的青春计划书 8、笔记整理:如何实现青春期成长的渴望? 9、名人故事·鲁迅 鲁迅的人生目标经历了几次变化: 一、当海军,因为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损失三大水师。 二、学医。因父亲被中医耽误救治死去,同时也抱有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的理想转而到日本仙台学习医学。 三、弃医从文。鲁迅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 鲁迅人生道路说明了什么道理? 第二篇章 飞翔的力量 1、探究与分享:为梦想插上翅膀 请你想象你是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应该拥有怎样的羽翼才能独立飞翔?把你想到的词语写上去。 2、小组讨论 请你说一说,你为什么会写上这些词语呢? 请把你写下的词语和同组同学进行对比,找到你认为最重要的词语。 3、笔记整理:青春期有哪些飞翔的力量? 4、故事·订报纸的男孩 上世纪60年代,一个混血男孩因为肤色问题的困扰,他在班上少言寡语。每当老师提问时,他的双腿就开始不停颤抖,说话也变得吞吞吐吐。 母亲为了培养他的自信,便为男孩找了一份差事——课余时间在街区里挨家挨户订报纸。 在母亲的鼓励下,他敲开了邻居家的门,努力地与他们沟通,征订报纸出人意料的顺利,几个邻居都成了他忠实的订户。他第一次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多年以后,男孩才知道,原来母亲早就安排好了,她自己出钱请邻居们订报纸,目的就是给儿子一份自信。正是童年那份宝贵的自信让他一步步地走下来,成为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他就是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 思考:你认为自信重要吗?你能不能用身边的例子说明自信的重要性。 5、笔记整理:为什么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 6、探究与分享 我们的进步,表现在时时、处处、事事: 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与同学有效沟通,顺畅表达; 学会调解自己的情绪; …… (1)按学习、与人交往等方面分类,制作一份月尝试计划。 (2)一个月结束以后,请你来分享一下,你是否有所进步,这些进步是否带给你自信? 7、华罗庚的青春时代 华罗庚中学毕业后,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他在床上躺了半年,病痊愈后,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当时,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他25岁时,已是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了。 分享读后感,说说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我们如何应对才不负青春好时光? 8、笔记整理:为什么青春的探索需要自强? 9、“选择---后果” 早上6:00的闹钟响起时,你会怎么选择…… 课堂上非常困时,你会怎么选择…… 面对种类繁多的各科作业时,你会怎么选择…… 4、200米考试中,你很累感觉跑不动时,你会怎么选择…… 5、当你感觉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你会怎么选择…… 10、笔记整理:如何做到自强? 11、寻找身边的榜样 请你选出自己心中的“自强之星”,说一说你为什么选他,你想向他学习什么? 讨论与分享 分享发言 探究与分享 阅读与思考 探究与分享 小组讨论 阅读与思考 探究与分享 阅读与思考 选择与分享 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并通过周恩来和宋寅的青春故事,让学生有所感悟 通过分享活动,引导学生在自身身上发现青春的渴望 先让学生把青春的渴望制作成为《计划书》,由此总结出有关如何实现青春期成长的渴望?知识点。 通过鲁迅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我们对青春的探索是不会停止的。 通过探究分享活动,以及学生讨论,了解青春期有哪些飞翔的力量 由订报纸的男孩的故事,让学生明白自信的重要新。再通过《自信的故事》中百灵鸟的事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当中感悟到有的时候我们缺乏的不是能力,而是自信。从而让学生做一个自信的人。 感受自强让我们更自信 引导学生了解青春的探索需要自强 通过小活动,引导学习做到自强。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