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课件(共24张PPT)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课件(共24张PPT)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二章 声现象
章末复习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发声体因振动发声
声音的传播
声音传播需要媒介
实验证明
未抽空空气时,有空气做介质,可以听到声音。
空气抽干过程中,声音逐渐变小,最后听不到。只能紧贴玻璃罩外壁听到。
所以声音的传递需要媒介,这些能传递声音的物质称作介质
介质几乎可以是任何物体。传播速度快慢一般是:
固体>液体>气体。
二、声音的特性
定义 决定因素 日常描述 改变方法
音调 声音 的 ; 由声源的振动 决定;频率大,音调高;频率小,音调低 声音清脆、尖细,声音粗犷、低沉,高音 改变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
响度 声音 的 ; 由声源的 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震耳欲聋,轻声耳语,大声点,声音洪亮,引吭高歌 改变用力的大小
音色 声音的品质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闻其声知其人 改变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
高低
频率
大小
振幅
尖叫、
声音清脆、尖细
震耳欲聋
声音粗犷、低沉
闻其声知其人
大声点
轻声耳语
男高音、女高音
声音洪亮
引吭高歌
2
三、声音的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雷声──预示下雨
听声音断病
上、下课铃声
听声音判断故障
倒车雷达
超声波清洗机
超声波牙刷
体外超声碎结石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的概念:从物理学的角度:发声体做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______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等级:通常用 (符号 )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
3、控制途径:在 防止噪声产生;在 中阻断噪声的传播;在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无规则振动
正常
禁止鸣笛标志
放鞭炮时不由自主地会捂住耳朵
公路隔声屏障
直升机驾驶员戴耳罩
汽车消声器
分贝
dB
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入耳 处



1、声音的产生: 。
2、声音的传播: ,真空 传声。
3、声音的特性: 、 、 。
音调是声音的 ,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越高,音调越高。改变方法:改变发声体的 。响度是声音的 ,与发声体的 有关, 越大,响度越大。改变方法:改变 的大小。
4、噪声的控制途径:在 防止噪声产生,
在 阻断噪声传播,在 处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强化记忆: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不能
音调
响度
音色
高低
频率
频率
长短、粗细、松紧
大小
振幅
振幅
用力
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下图是物理活动小组在探究声音能否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中传播时的一些场景.图甲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中能传播;图乙中当向外不断地抽气时,闹钟的“嘀嘀声”在逐渐减弱,说明声音在______中不能传播.
固体
真空
2.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月球的周围是真空,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交谈要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又说明______不能传播声音.如图是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图,这种下凹道路是在____________控制噪声的.
振动
介质
真空
传播过程中
    声音的特性
3.两个女高音唱歌时,这里的“高”指的是______高,观众听到的声音强度不同,是因为声音的______不同,能分辨出不同的歌手,是因为她们的______不同.
4.下面是生活中对声音特性的一些形容:①细声细气;②引吭高歌;③低沉语调;④高声喧哗.其中形容声音响度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音调
响度
音色
①②④
5.图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乙、丙声音的音调、响度都不相同
D.从物理学角度讲,甲、乙、丙都是噪声
D
    乐音和乐器
6.笛子的管上有多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________发生振动产生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_____.
空气柱
音调
7.关于敲鼓,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改变敲鼓速度可以改变鼓声的音调
B.改变敲鼓力度可以改变鼓声的响度
C.停止敲击,鼓声会立即消失
D.改变敲击力度可以改变鼓声的音色
B
8.图示的古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乐器,琴师要提高古筝的音调,应将(  )
A.琴弦调紧一些
B.保持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变,使琴弦长一些
C.保持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变,换用较粗的琴弦
D.琴弦松紧不用调,用力拉弦
A
    超声波与次声波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10.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可通过探测仪(如图)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次声波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C
    声与信息
11.蝙蝠确定目标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发明了______,利用它可以探知海洋深度,获取鱼群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回声定位
声呐
信息
    声与能量
12.下面实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对钢铁、宝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
D
    噪声
13.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传播
C.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D.通过监测减弱噪声
A
    探究实验
14.图示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
(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__________产生的.
(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
(3)将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对着点燃的蜡烛,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
物体振动
响度
音调
能量
15.我国航母辽宁舰出海训练时,为了工作安全和高效都会打开声呐,发现总会有鲨鱼群尾随,因为它们把军舰当成了同类.军舰的声呐使用的是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甲板上的工作人员戴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________防治噪声.
超声波
人耳处
16.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季奥运会隆重举行,图示是餐厅机器人正在提供全智能服务,智能机器人能够和就餐人员进行互动交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区分机器人和就餐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的音色不同
B.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 m/s
D.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A
17.如图是河南省安阳市出土的一组坐部伎陶俑,这些陶俑手持各种古典乐器,组成了一支时尚的小乐队,惹人生爱.关于这些乐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指按压琵琶琴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
B.吹奏排箫上长短不同的管时,排箫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C.用不同的力拍打手鼓,手鼓的音色会发生改变
D.演奏时,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