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力与运动》自我评估(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力与运动》自我评估(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章《力与运动》自我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某人顺着竖直的竹杆匀速下滑时,与人的重力相平衡的力是(  )
A.人对竹杆的摩擦力
B.竹杆对人的支持力
C.人对竹杆的压力
D.竹杆对人的摩擦力
2.向前直行的公交车内,某时刻悬挂在横杆下的拉手突然向公交车的后方摆动,公交车正在(  )
A.匀速    B.加速    C.刹车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3.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其中一个力大小是60 N,合力大小是100 N,则另一个力的大小(  )
A.可能等于40 N
B.一定小于40 N
C.一定等于160 N
D.一定大于160 N
4.打乒乓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一项运动,在比赛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球后,球才会运动,因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离拍后,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接球时,球朝反方向飞出,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扣杀时,球速变快,拍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拍的作用力
5.某空降兵和降落伞总重量为G,从直升机上由静止开始竖直跳下,整个过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跳伞后在t1时刻,人和伞受到的阻力为f1;在t4时刻,人和伞受到的阻力为f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G    B.f2>G    C.f1<f2    D.f1>f2
6.如图2所示,在两个大小相等的力F1和F2的作用下,质量是m的木块可在两个长木板之间以v的速度匀速向下滑落;如果保持两个力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若使木块m以3v匀速向上滑动,那么对木块向上的推力的大小应该是(  )
A.mg    B.2mg    C.3mg    D.F1+F2
7.如图3所示,一水平传送带始终匀速向右运动,现把一物块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左侧,物块将随传送带先做加速运动后一起匀速运动,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块匀速时,物块没有惯性
B.物块的重力与传送带对物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当物块匀速时,物块受到摩擦力作用
D.整个过程中,物块一直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8.如图4所示,一个铁球从竖直立在地面的轻弹簧的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至最短。设在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弹簧弹力的合力为F,小球的速度为v,则(  )
A.F不断变小,v先变大后变小
B.F不断变小,v不断变小
C.F先变小后变大,v不断变小
D.F先变小后变大,v先变大后变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9.如图5所示,是我国著名的台球运动员丁俊晖在比赛中的情景。比赛前台球静止在球台上,台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        (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击球后,球离开球杆仍能向前运动是由于    的缘故。而球的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
10.网传“2月11日这天地球引力最小,可以将扫把静立于地面”,如图6所示,或许你也“成功”尝试过。其实只要细心操作,在任何时候你都能成功,扫把能静立于水平地面主要是利用了        原理,之所以细心操作是为了满足原理中          的这一条件,这与地球引力大小并无关系。
11.正在匀速向右直行的火车车厢的光滑地板上,放着质量不同的甲、乙两个球,并且m甲<m乙。如图7所示,当火车突然减速时,当小球还未与车厢内壁碰撞(不计空气阻力):两球相对正在减速的列车车厢是        (选填“静止”“向左运动”或“向右运动”)的,原因是                     。两球距离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小明操纵一架质量为2 kg的无人机执行航拍任务。当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时,螺旋桨向上的升力为  N。若无人机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升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无人机返航时为确保安全,离地1 m时速度应减小到零,若此时所有外力全部消失,则该无人机将          。(g取10 N/kg)
13.如图8所示是小红荡秋千时的部分情景,A点是最高点,C点是最低点。在B点时,小红所受的外力是      (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或“无法判断是否平衡”);若在A点时小红所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则她将    。
14.如图9甲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放一物体A。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物体A,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A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N,3 s~6 s内物体受到的合力是  N。9 s~12 s物体仍能继续运动的原因是由于物体具有    。
三、作图题(第15题2分,第16题3分,共5分)
15.如图10所示,重物随升降机一起向上做加速直线运动,画出重物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大致示意图。
16.如图11所示,汽车沿平直公路向前行驶,不知车是处于“加速”“匀速”“减速”中的哪种状态。但车顶A处滴落的水滴最终落在靠后的B处。车厢地板上的木箱始终相对车厢静止。试画出汽车前进过程中木箱的受力示意图(O是木箱的重心)。
四、实验探究题(第17题7分,第18题6分,第19题8分,共21分)
17.如图12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玻璃板、棉布和小车。
(1)实验时要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上    (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              。
(2)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                        来实现的。
(3)实验中同一小车在玻璃板表面上运动的路程最长,表明它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  (选填“大”或“小”)。
(4)如果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即不受到阻力作用,那么它将做          。
(5)如果要测小车在水平棉布表面上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需要添加的实验器材是          ,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
18.根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过程思考回答:
(1)小丽同学利用纸板、支架、滑轮等器材设计组装了如图13甲的实验装置来实施探究。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通过调整          来改变力F1和F2的大小。
(2)如图13甲所示,小丽保持力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纸板扭转一定的角度,松手后,纸板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              的条件。
(3)在纸板处于平衡状态时,为了说明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也不平衡,小丽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4)小明同学利用木块、桌子、滑轮等器材设计组装了如图13乙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请你判断    (选填“小丽”或“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
19.小球从斜面OB的底端以一定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滚动,为了“探究小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和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猜想2:与小球的初速度有关。
猜想3:与斜面的倾角有关。
猜想4: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将另一光滑曲面AO与斜面OB在底边O处平滑对接成如图14所示的装置,选用几个质量不等的小球,从曲面AO的同一高度h处静止释放,进行多次实验,发现小球到达倾角不变的同一斜面OB的最大高度H都相等。
①每次实验都将小球从曲面AO的同一高度h处静止释放,其目的是             。
②上述实验说明猜想  (选填“1”、“2”“3”或“4”)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小明将同一小球从曲面AO的同一高度h处静止释放,改变同一斜面OB的倾角,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小球释放高度h/cm 斜面OB的倾角θ/° 小球在斜面OB上最大高度H/cm
1 10 40 9.0
2 30 8.6
3 20 8.0
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在上述实验基础上,为了验证猜想4。小明保持斜面OB的倾角不变,改变斜面OB的粗糙程度,选用几个质量不等的小球,分别从曲面AO的同一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进行多次实验来验证猜想4是否正确。
你认为小明的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4是否正确,理由是                                  。
五、综合应用题(第20题8分,第21题10分,共18分)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动平衡车
如图15所示的电动平衡车又称体感车,两轮自平衡电动车,采用站立式驾驶方式,通过身体重心和操控杆控制车体运行,同时可以使用配件中的短把手,用小腿控制车体运动,解放双手。
电动平衡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同时还可以与手机,DV、相机等设备结合,利用其自动行走功能,成为移动拍摄平台。可以与手机互联,通过手机APP实现交友、分享等功能。
电动平衡车采用锂电池组作为动力来源,实现了碳的零排放。并采用了动力转换技术,能够在下坡行驶的过程中自动为锂电池组进行充电。由于改良了电机性能,所以电动平衡车的噪音非常小。另外,电动平衡车占地空间小,并且把手可以快速拆卸。电动平衡车整车质量在15 kg左右,同时车体配有提拉杆,便于搬运携带。
(1)根据上述材料中的介绍,写出这种车子的一种优势:         。
(2)电动平衡车在起步加速的过程中,受到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3)电动平衡车沿坡道向下行驶的某个瞬间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电动平衡车将会(  )
A.保持静止状态
B.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匀速运动
C.沿原方向匀速运动
D.沿竖直向上的方向匀速运动
(4)在其说明书的注意事项中有一条是“不能在光滑、湿滑的场地上试车”,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其原因:                       。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流体阻力
物体在流体(液体和气体的总称)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该阻力叫做流体阻力。流体阻力大小跟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这种形状通常叫做流线型)的物体所受阻力较小。物体从高空由静止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下落一段距离后,当阻力大到与重力相等时,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通常被称为收尾速度。某研究小组做了“空气对球形物体阻力大小与球的半径和速度的关系”的实验,测量数据见下表。(g取10 N/kg)
小球编号 1 2 3
小球质量(g) 2 5 45
小球半径(cm) 0.5 0.5 1.5
小球的收尾速度(m/s) 16 40 40
(1)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减小物体所受的流体阻力,有时需要增大物体所受的流体阻力,以下在正常运行或工作过程中需要增大流体阻力的是(  )
A.动车组   B.核潜艇   C.降落伞   D.C919大飞机
(2)1号小球在收尾速度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为  N。
(3)分析1、2号小球的实验数据可知:半径相同的小球,质量  (选填“大”或“小”)的收尾速度大。
(4)当3号小球的速度为20 m/s时,其所受到的空气阻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
(5)某一小球从足够高度由静止下落,则该小球的下落速度v与所受到的流体阻力f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正确的是图16中的(  )
第七章《力与运动》自我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A  4.C  5.C  6.B  7.B  8.D
二、填空题
9.平衡力;惯性;阻力(摩擦力)
10.二力平衡;在同一直线上
11.向右运动;两个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12.20;大于;静止
13.非平衡力;静止
14.6;3;惯性
三、作图题
15.如图1所示 16.如图2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17.(1)同一;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等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小
(4)匀速直线运动
(5)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向右拉着小车在水平棉布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18(1)砝码质量(或砝码个数)
(2)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用剪刀将纸板剪成两块,观察两块纸板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4)小丽;纸板的重力远小于砝码对纸板的拉力,可以忽略不计(或木块与桌面间的摩擦力较大)
19.(1)①控制小球滚上斜面OB时的初速度相同(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②1;错误
(2)小球滚上斜面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与斜面的倾角有关,其他条件相同时,倾角越大,最大高度越大
(3)能;小球滚上斜面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与小球的质量无关,实验实质上仅改变了斜面OB的粗糙程度
五、综合应用题
20.(1)占地空间小,把手可以快速拆卸(合理均可);(2)非平衡力;(3)C;(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光滑、湿滑的场地上阻力非常小,不容易改变电动平衡车的运动状态。
21.(1)C;(2)0.02;(3)大;(4)小于;(5)D
图2
t/s
v/m·s-1
v3
0 t1 t2 t3 t4
图1
v1
v2
v
图3
图4
图6
图5
F/N
v/m·s-1
t/s
t/s
甲 乙 丙
图9
F
图11
A
B
O
v


·
v
图10
棉布表面 木板表面 玻璃板表面
图12
纸板
砝码
砝码
砝码
砝码
甲 乙
图13
A
B
h
H
θ
图14
O
图15
0
0
0
0
t
t
t
t
v
v
f
f
A. B. C. D.
f
G
F
A
B
O
v


·
v
F
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