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考点41-42和平与发展问题(二)及中国外交成就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社会考点41-42和平与发展问题(二)及中国外交成就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36张PPT。和平与发展问题(二)考点41 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域分布,分析造成南北问题的原因(c)
九年级社会第一单元第四课36-39
考点42 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外交成就(a)
九年级社会第一单元第三课29-31
【知识回顾】【写一写】
1、20世纪90年代初, 、 ,意味着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格局的终结
2、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_______和_________
3、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
4、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因素
5、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2. 发展问题
按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把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域分布:
大多数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澳大利亚、新西兰 除外),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国际
上通常以“南”“北”指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包括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以及其他绝大多数国家,亚洲的日本,大洋 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
发展中国家,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大洋洲的一些岛屿。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国。
发达国家读图: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哪里?欧洲西部新西兰南非日本北美洲澳大利亚发展中国家读图: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哪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2)南北问题的产生原因: ①历史原因: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殖民掠夺和统治,发展中国家大都曾经是殖民地或保护国;
②根本原因: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改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如国际贸易的不等价交换;
③自身原因:发展中国家沉 重的外债负担;独立后长期的不稳定和战乱等,人口的过快增长。
(3)南北问题的有效解决:

(4)中国如何应对:
①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经济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②加强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③保持国内社会稳定,维护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加快发展自己等等。
④把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重点内: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增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与团结,支持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为构建和谐世界而努力。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关于发展: ①我们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我们要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
③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④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发展。
⑤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⑥坚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与宏观调控两种手段有机结合,促进经济发展。
⑦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用法律保障经济发展与公民的合法的经济权利。⑧发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积极参与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遵守并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维护自身权益,促进我国的发展。
⑨加强南北对话,南南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考点42: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外交成就(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949年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原则“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揭开了中国外交史的新篇章探究历史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54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
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重大国际问题的会议。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国际力量,为会议达成协议做出了重大贡献。百科名片万隆会议:时间、地点、特点
周恩来提出: 求同存异
意义:(二)20世纪70年代 乔的笑1971年10月,中国在联合中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也有利于中国更好地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 联合国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1972年2月,周恩来在机场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中美签署了联合公报,结束了两国长达20多年的敌对隔绝状态。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华态度有所转变?(中美关系出现好的势头?)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周恩来总理的外交才能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同时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两大制度的对立逐渐为美苏争霸替代,所以才出现了中美关系史上的这一难忘的镜头。分析历史事件中美关系演变:材料一: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和地位参加讨论国际问题。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规定美国代表团成员不能与周恩来总理握手。 材料二:1971年4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材料三:尼克松访华 材料四:中美建交 敌对→接触→改善→建交中美关系演变的原因: 谈到中美关系,有的同学认为美国经常给中国制造麻烦,还是不与美国建交为好;有同学认为,中美之间虽然有一定摩擦,但是双方有更广泛的合作空间,应该友好合作。请简要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中美两国是世界大国,两国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两国之间存在摩擦也是很正常的;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两国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发展友好关系。 (1)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
(2)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我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效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赋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的内容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从此,中国的外交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时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区域性经济论坛,成立于1989年。
1991年中国加入APEC后,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1年10月更是成功举办了上海APEC会议。 (2)、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2、外交成就 (1)、到2009年,我国同171年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这一组织的成立对国际形势产生了哪些影响?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标志;组织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上海合作组织”对我国具有什么样的意义?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中国代表 签字, 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新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原因分析:1.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进们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根本原因
2、我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重要原因
3、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国家形象
4、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中国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
5、爱好和平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
6、中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宪章的宗旨与原则---国际组织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回顾近代,中国的外交充满屈辱,而当代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给我们的启示:弱国无外交。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要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要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等。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一)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二)关于中美关系的梳理:7、某校九(1)班级筹办主题为“和平与发展”的宣传活动,请你参与:
1.【收集图片】选出符合和平与发展主题的图片,填序号:
①中国主张对话解决朝韩延坪岛领土争议,勿诉诸战争
②美国为了本国利益,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③八国集团计划帮助穷国农民提高生产力④日本间谍在南海窃取中国绝密军事情报⑤胡锦涛与奥巴马共同出席核安全峰会⑥G20峰会商讨应对金融危机 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
2.【划分展区】用已选的图片作为展品布置展区,完成下表:
① ③ ⑤⑥ ⑦① ⑤③ ⑥ ⑦ 发展材料一:中广网北京2012年7月16日消息(记者 孙莹) 报道,叙利亚再现炮击事件,约220人死亡,国际社会纷纷谴责。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所有会员国集体采取果断行动,立即、全面停止叙利亚悲剧。材料二:据世界银行统计,集中在发达国家占世界人口1/6的人,垄断全球近80%的收入.而63个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60%的人,仅得到世界收入的6%, 人均每天不足2美元。1、材料一、二分别表明当今世界存在什么问题? 2、造成材料一、材料二反映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你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4、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应采取怎样的内外政策? 参考答案: 1、和平与发展。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维护世界稳定;充分发挥我国在联合国的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支持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增强同它们的团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不懈努力。 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改变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望厦条约 望厦条约又称《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7月3日清朝与美国在澳门的望厦村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清政府与美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在林则徐领导的广州禁烟运动中,美国鸦片贩子的利益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他们于1839年5月联合上书美国国会,要求美国政府与英、法、荷等联合起来对付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美国派加尼率东印度舰队来中国沿海护侨,保护美国利益。而加尼在得知《南京条约》签订的消息后,径自致函两广总督祁填,要求最惠国待遇,未果。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华盛顿,美国总统约翰·泰勒于1842年12月咨会国会,要求派遣代表来华商谈建立新的经济关系。1843年5月,美国政府派顾盛为特使来华,其使命就是要求中方给予美国与英国同等的通商条件。1844年2月,顾盛到达澳门。6月18日,清钦差大臣、两广总督耆英与顾盛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进行会谈。在谈判过程中,美方软硬兼施,采用讹诈的手法,胁迫中方谈判者。耆英屈服于压力,抱着“一视同仁”的宗旨,接受了美方所拟定的条约草案。7月3日,双方正式签订了《中美五口通商章程》和《海关税则》。因签约地在澳门望厦村,所以又称《望厦条约》。 主要内容 中美《望厦条约》共34款,并附有海关税则。主要内容为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也就是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获得的特殊权益,除割地、赔款外,美国全部获得,而且在许多方面危害中国更厉:
1.协定关税。条约规定:“倘中国日后欲将税率变更,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此为《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经济。
2.扩大领事裁判权范围。条约规定:中国国民与美国国民发生诉讼事件,美国国民由美国领事等官员捉拿审讯,按照美国法律与惯例处理;美国国民在中国与别国国民发生争议,“应听两造查照各本国所立条约办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由此,清朝对美国国民的逮捕、审讯定罪、惩治的司法权力全部丧失。
3.侵犯中国的领海权。美国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港口“巡查贸易”,清朝港口官员须“友好”接待。停泊在中国的美国商船,清朝无从统辖。
4.规定了12年后可以“修约”的条款。此外,条约还同样规定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如中国日后给他国以某种优惠,美国应一体均沾。 条约影响《望厦条约》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同时还扩大了侵略权益。如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中美《望厦条约》是比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虎门条约》及其附件更细致更完备的不平等条约。它是加在中国身上的又一道更为沉重的枷锁,并成为尔后中法《黄埔条约》及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范本。 门户开放政策 是由美国首先提出来的。它的主要内容是:在整个中国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不论是在哪个列强的势力范围内,不论是否在中国内地或沿海地区都实行这个原则。是美国侵华行动的“里程碑”。同时,它受到列强的普遍欢迎,由此而使得列强在侵华步骤上取得暂时的一致。避免了列强因在华利益的相互抵触而使得列强间本以十分尖锐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也由此而使得列强由争夺在华利益而转化为在这个问题上相互合作。
又称海约翰政策。19世纪末美国政府针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提出的对华政策。
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争划势力范围时,美国正与西班牙争夺古巴和菲律宾,一时无力兼顾中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