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现代诗复习 课件(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现代诗复习 课件(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九年级上
现代诗歌复习
1、阅读欣赏诗歌,能有自己的体验。(会朗读,并能说出阅读感受)
2、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概括内容)
3、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把握作者情感)
4、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意象意境,形象)
5、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语言特色,艺术手法)
课标解读
活动一:重温诗意,知识梳理
活动二:探知方法,学以致用
活动三: 接轨中考,巩固提升
复习安排:
活动一
重温诗意,知识梳理
重温诗意
梳理课文,储备知识
参照复习任务清单,梳理课内知识点
1、重点字词(多音字、形近字)
2、文学文化常识(作者、评价、出处)
3、分类归纳
沁园春qìn 妖娆ráo 分fèn外 稍逊xùn 折腰zhé 成吉思汗hán 红装素裹ɡuǒ 数shǔ风流 嘶哑sī
悲愤fèn 娉婷pīng  鲜妍yán   冠冕miǎn
红晕yùn   忧戚qī  摇曳yè 凝nínɡ望
易读错的字词
(隧)洞  (蜗)行  (胚)芽 (绯)红 迷(惘) (熏)黑 (烽)烟 (苍)茫 (震)怒 悬 (崖) (蜿)蜒 飞 (窜) 红(装)素裹 文(采 ) 一代天(骄 ) 风(骚 )
边(防 )(篝)火 (嘶)哑 (娉)婷
鲜(妍) 忧(戚 ) 飘(逸 ) 摇(曳)
易写错的字词
文学常识梳理
课文 作者 评价 代表作
《沁园春·雪》
《周总理,你在哪里》
《我爱这土地》
《乡愁》
《你是人间四月天》
《我看》
2、文学文化常识(作者、评价、出处)
篇目感情基调 意象 意象特征 手法 情感哲理
《沁园春·雪》 ((豪放地) 雪、长城、大河、山、原、天、日、冰、王 壮阔有生机和活力 比喻、对偶、互文拟人、借喻、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热爱壮丽河山表达革命自信
《周总理,你在哪里》(深情地) 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广场 阔大 排比、呼告、反复 歌颂总理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崇高品质表达人民对总理深切怀念
《我爱这土地》(深情地) 鸟、暴风雨、土地、河流、风、黎明 对祖国灾难的悲愤痛苦,对祖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热爱。
《乡愁》(深沉地)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时空递进、充满哀愁 渴望团聚祈盼统一
《你是人间四月天》(欢快地) 软风、云烟、艳光、星子、细雨、百花、圆月、新芽、白莲 生机和活力 对希望和新生命的喜悦,对爱的由衷赞美
《我看》(愉悦地) 春风、青草、飞鸟、晴空、流云、花朵 充满蓬勃生命力 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
3、分类归纳
重温诗意
知识补充
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的诗歌。
现代诗歌特点:
(1)形式自由,不限行数、节数、字数,可用标点也可不用标点。
(2)讲究声韵,但较为自由,可一韵到底,也可换韵。
(3)诗歌语言高度凝练、含蓄而具有跳跃性,往往由诗人的才气驾驭而成。
(4)诗歌情感强烈,充斥时代气息和诗人的性格特征。
重温诗意
“读”:朗读能够通过有声语言的传播,赋予整个作品以生命,是对作品的二次创作。从九上九下第一单元的诗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大声地朗读。
重温诗意
朗读小贴士:
标记:升调(↗) 降调(↘) 节奏( / ) 着重(.)延续——
确定感情基调(积极乐观、慷慨激昂;细腻柔婉、忧郁感伤;深沉悲凉、期盼向往)
注意重音、停连、节奏
语气、语调(高昂或深沉)、语速(轻快或舒缓)等。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慢、低沉)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高昂)
朗读脚本:
感情基调慷慨激昂,朗读时语调高昂,语速要沉稳稍慢。因为描绘的是祖国的壮美山河,磅磷大气。“望”要重读,统领下。“顿”重读,体现冰封之快。“欲”“试”重读,描写山峦的气势。莽莽、滔滔一字一顿,节奏稍慢。天公语调提高,体现作者的豪情壮志
重温诗意
活动二
探知方法,学以致用
探知方法
如何鉴赏现代诗歌?
(1)把握意象(意象特点、意象群)。
(2)理解情感(析意象,抓诗眼,知作者)。
(3)描摹意境(画面感)。
诗人用…意象,描绘出…的画面,营造出…的意境(氛围),写出了…内容,表达了…的情感。
(4)明确手法(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诗中词语(句子)运用了…的手法,写出了…内容或表达了…情感。
探知方法
知识补充
表达方式:
抒情(直接、间接)
常用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夸张、反复、排比、对仗、对比等,
常用表现手法:
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渲染、象征及映衬等。
探知方法
把握意象
自然之景也好,特定物象也好,诗歌中,这些融入了作者情感的客观物象,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象。请同学们再读诗歌,找出意象,结合写作背景分析情感。
1、《沁园春·雪》意象:雪、冰、山、原、晴日、帝王; 情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自信。
2、《我爱这土地》意象:土地、鸟 、暴风雨、河流、风、黎明;情感:对祖国灾难的悲愤痛苦,对祖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热爱。
探知方法
把握意象
明确:
3、《周总理,你在哪里》意象: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广场情感:歌颂总理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崇高品质表达人民对总理深切怀念。
4、《乡愁》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头、那头、外头、里头、大陆;情感:渴望团聚
祈盼统一。
5、《你是人间四月天》意象——四月天、笑响、四面风、春、光艳、云烟、黄昏、风、星子、细雨点、花、冠冕、圆月、雪、鹅黄、绿、水光、白莲、花开、燕,情感:对希望和新生命的喜悦,对爱的由衷赞美
6、《我看》意象:我、春风、青草、绿潮、飞鸟、晴空、流云、大地、树木、花朵,情感: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
探知方法
理解情感
在本单元学习中,你初步感知到哪些诗歌情感的表达技法?
排比、呼告、拟人——修辞
短句、长句——句式
描写、抒情——表达方式
倒装、跳跃——句子语序
探知方法
理解情感
《周总理,你在哪里》、《我爱这土地》、《乡愁》三首诗都运用排比,有无细微区别?排比在诗歌情感表达上,分别产生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周总理,你在哪里》:排比中有呼告、反复,突出对“我们”走遍全世界找寻周总理的身影,表达强烈的思念之情;
《我爱这土地》:排比中运用长句,突出“我”对饱受帝国主义蹂躏的祖国的热爱及对侵略者的仇恨之情;
《乡愁》:排比中既注意句式整齐,又强调内容变化,突出“我”对祖国浓烈的乡愁、思念。
学以致用
你所选择的诗一定会有某字某词某句打动你,找出打动你的词句,从意象、意境、写作手法、感情四个角度对它进行赏鉴。
示例:“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意象 诗人选用“长城”“高原”“大河”“山峦”等宏伟大气的意象。
意境 描绘出一幅广袤无垠冰天雪地山河起伏的画面,营造出气势磅礴,雄伟开阔的意境。
手法 “惟余”体现白雪覆盖范围之广,“顿失” 表现冰封速度之快,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生动描写出山川的连绵
情感 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胸怀大志的气概。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1、“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乡愁》)”
分析下面诗句意象的内涵,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作者借助“船票”这一意象,写出了与爱人的分隔与离别,抒发了作者无限的思乡愁绪。
抒写诗意
1、仿写
2、补写
3、续写
4、创写
你知道诗歌写作有哪些题型?
要求:
形似--结构、修辞、关联词等方面的相同或相近。
神似--语境契合、格调高雅、思想健康、努力创新。
三步走:借助想象---描绘意象---抒发情感
抒写诗意
意象选择是否恰当
语言是否凝练
结构是否整齐,韵律是否美观
诗歌写作注意事项:
活动三
接轨中考,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江苏苏州)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巩固提升
(江苏苏州)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1)简述“彩虹似的梦”这一比喻对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
(2)诗中用了多个叠句,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下面的诗句作简要分析。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答案示例:“彩虹似的梦”喻指多彩的生活和美好的梦想。诗人用这种诗意的表达,虚实结合,营造静美的意境,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生活的深切留恋。“彩虹”远在天边,转瞬即逝,流露出诗人对往昔已逝、离别在即的伤感之情。
答案示例:用多个叠句突出了诗人由“寻梦”“放歌”到“沉默”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波澜起伏而又无法言表的心境。同时又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使诗歌更具音乐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