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9张PPT)第一轮 基础知识过关第一部分 声 光 热第4讲 分子动理论、内能和热机分析考试要求,呈现近三年中考物理考查趋势2022年课标要求 1.通过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了解内能和热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3.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4.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教材链接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三、十四 粤沪版:九年级第十二近三年广东省中考 考查情况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分值2020年 填空题、实验题 内能;热量计算题 3分2021年 选择题、填空题 热机;内能;热值 5分2022年 填空题 做功;扩散现象;热机;热值 6分梳理课本必备知识,明确考什么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1)物质由 组成。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 (3)分子间有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 。 大量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间隙引力斥力2.扩散现象(1)两种不同物质相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 。 (2)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 。 (3)扩散快慢与 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 ,内能 。 扩散现象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剧烈越大3.内能(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有 。 (2)决定内能大小因素:温度越高,内能 。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和 。 内能内能越大做功热传递方式 实质 条件 方法做功 机械能与内能的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压缩体积、摩擦生热、锻打物体、弯折物体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 气体膨胀做功热传递 内能的 (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不同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位之间存在__ 热传递、对流、辐射转化增加减小转移温度差4.比热容(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物质不同,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如:水和冰),比热容也会不同。符号:c,单位:__ 。 (2)热量计算:Q= 。 J/(kg·℃) cmΔt5.热机(1)热机:利用 来做功的机器。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 冲程、 冲程、 冲程、 冲程。 (2)热值:某种燃料 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 或 。 (3)热量计算:Q= 或Q= 。 内能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完全燃烧J/kgJ/m3qmqv以近三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题为例1.(2020年第9题)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如图所示是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冰在熔化过程中,内能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增加2.(2020年第18(4)题)假如酒精灯均匀放热,且释放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忽略沸腾前水的质量变化以及热量的损耗,从第5 min起1分钟内水吸收的热量是 J。 [c水=4.2×103 J/(kg·℃)] 1 6803.(2021年第3题)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吸气冲程:只吸入空气B. 压缩冲程:缸内温度降低C. 做功冲程:气体推动活塞做功D. 排气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4.(2021年第10题)如火箭发射的场景,火箭的燃料使用了液态氢,主要是因为它的 大,火箭发射升空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 能,再转化为 能。 热值内机械5.(2022年第8题)班级厨艺展示活动中,用煤气炉烹饪食物主要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增大食物的内能;现场香气四溢属于 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活动结束,剩余煤气的热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热传递扩散不变6.(2022年第9题)图中表示四冲程汽油机处于 冲程。汽车尾气带走的能量 (选填“能”或“不能”)自动汇集回来转化成燃料的化学能,这反映了能量的转化具有 。 排气不能方向性考点精讲、对应训练考点一:分子动理论●典型例题【例 1】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分子。对于分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空隙B.液体可以流动,说明液体分子间无作用力C.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D.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解析: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错误。液体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故B错误。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是大气压作用结果,故C错误。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扩散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故选D。思维点拨:本题考查了分子间作用力、扩散现象、大气压的应用等,都属于基础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很重要。 ●针对训练1.(2022·上海)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秋天树叶纷纷落下 B.沸腾时水中气泡的运动C.端午节闻到煮粽子的香味 D.扫地时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C2.(2022·广州)蜜蜂能循着花香四处采蜜,表明 ( )A.分子间有斥力 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有引力 D.分子是运动的D3.(2022·中山)“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将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粘在一起,慢慢拉开板后形成一个长长的“液桥”,该现象主要说明了 ( )A.水分子间有空隙B.水分子间存在吸引力C.水分子间存在排斥力D.水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B●能力提升1.(2022·佛山)小明踏青归来,日记中写到“空中弥漫着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人能闻到“花香”说明 ( )A.分子间存在斥力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间存在引力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B2.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 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D3.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O” 表示氢气分子,图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 ( )A4.(2022·惠州)端午节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是 现象。给粽子加热时粽子的内能会 (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香味会更浓,是因为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选填“剧烈”或“缓慢”)。 扩散增加剧烈5.疫情防控不能放松。我们在使用酒精湿巾进行手部消毒的过程中,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 现象。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 。 扩散斥力考点二:内能●典型例题【例 2】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B.物体温度不高,内能一定不变C.物体没有吸热,内能一定不变D.在温度、状态和物质种类均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大D解析:运动的物体有机械能,也有内能,故A错误;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B错误.物体没有吸热,但外界物体对它做功,也可以使其内能增加,故C错误;内能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状态、温度有关,在温度、状态和物质种类均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大,故D正确。故选D。思维点拨:要特别注意: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是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热 ●针对训练1.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 ℃的冰块没有内能B.物体内能大小与温度无关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D.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D2.(2022·珠海)下列关于内能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所以0 ℃的冰没有内能B.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所以0 ℃的冰没有热量C.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3.(2022·广州)下列选项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钻木取火 B.用热水袋取暖 C.反复弯折铁丝 D.搓手取暖B●能力提升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B. 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C. 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D. 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D2.如图所示为注射器,小芳迅速下压活塞,注射器内密封的气体温度升高。此过程密封气体的 ( )A. 内能增加 B. 分子动能减小C. 分子热运动速度减小 D. 内能转化为活塞动能A3.夏天,将饮料放入冰箱冷藏室,饮料温度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饮料将温度传递给冰箱中的空气B.饮料放出热量后自身所含热量减少C.饮料温度降低的过程伴随着内能的转移D.饮料放热是因为饮料的内能比冰箱中空气的内能多C4.(2022·佛山)白鹤滩水电站装机容量位列全球第二,年平均发电量达624亿千瓦时,这些能量来自大坝拦截的水所具有的 ( )A.机械能 B.内能 C.化学能 D.电能A5.1 kg的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冰水混合物的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不变增大6.如图所示的漫画中,老人和小孩的感觉虽然不同,但从科学的角度看,两幅图都说明了 可以改变物体能的内能,图中的小孩从滑梯上滑下,他的机械能 (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做功减少7.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当水沸腾一段时间以后,塞子被试管内水蒸气推出。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图 (选填“甲”或“乙”)中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与这一实验过程中原理是一致的。 做功乙考点三:热量与热值●典型例题【例 3】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B.燃烧1 kg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C.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D.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A解析: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公式是q=。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跟燃料的质量、温度、燃烧程度等无关,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故答案选A。思维点拨: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故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每种燃料都有自己的热值,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公式为Q=mq。 ●针对训练1.(2021·化州)煤炭是一种重要能源。为判断煤炭品质的优劣,最科学的方法是检验煤炭的 ( )A.比热容 B.密度 C.热值 D.温度C2.木炭的热值为3.4×107J/kg,它表示1kg木炭 ( )A.具有3.4×107J的热量B.具有3.4×107J的内能C.完全燃烧对外做功3.4×107JD.完全燃烧放出热量3.4×107JD3.(2022·惠州)关于燃料及其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燃烧的燃料,热值等于零 B.燃料完全燃烧时,它的热值最大C.燃料的热值与质量和燃烧状态无关 D.燃料燃烧时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C●能力提升1.天然气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是在一定温度下,利用 方法使其液化的;如果用专用运输车运送天然气,到达目的地后,车内油箱中剩余汽油热值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压缩体积不变2.“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 很大。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 kg“可燃冰”完全燃烧出的热量为 J。(q煤气=4.2×107J/kg) 3.2022年6月5日,“神州十四号”火箭发射成功,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 较大;火箭向下喷射燃气获得推力加速上升,是 能转化为机械能。 热值4.2×108热值内4.如图所示的两套相同装置,分别在两个燃烧皿中放入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点燃后加热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通过比较燃料__ (选填“燃烧相同时间”或“全部燃烧”)后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判断两种燃料的热值的大小。燃料燃烧, 转化为内能,用比热容 的液体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中液体没有沸腾) 全部燃烧化学能小考点四:比热容●典型例题【例 4】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根据c=得知( )A.比热跟热量成正比B.比热跟质量成反比C.比热跟温度变化成反比D.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D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物质本身的固有的属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对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而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的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一衡量,即比热容。故A、B、C不正确,D正确。故选D。思维点拨: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比热容的理解,我们要知道比热容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针对训练1.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能调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其中能调节温度主要是因为水的 ( )A.比热容大 B.密度大 C.流动性大 D.热值大A2.位于沙漠边缘的罗布泊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这是因为与水相比,砂石的 ( )A.比热容较小 B.比热容较大C.密度较小 D.密度较大A3.一瓶酒精用掉一半,关于剩下的酒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C.温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比热容不变D4. 从比热容表中可知,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用规格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用相同热源同时对两试管均匀加热,实验后,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其中能正确反映该实验情况的图象是 ( )C●能力提升1.(2020·湛江)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 。质量为10 kg的水温度升高20 ℃所吸收热量为 J。[c水=4.2×103 J/(kg·℃)] 比热容大8.4×1052.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使用相同的热源为其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甲、乙两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则 液体升高的温度较多;两者比较, 液体更适合作汽车的冷却剂。 甲乙3.(2022·韶关)小丽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为0.2 kg的水和0.3 kg的另一种液体进行加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则水在16min内吸收的热量为 J,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c水=4.2×103J/(kg·℃)] 2.52×1041.4×1034.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如图是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冰在熔化过程中,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增加考点五:热机●典型例题【例 5】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 )C解析: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为吸气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为压缩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对外做功,为做功冲程;进气门保持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汽缸,为排气冲程。故答案选C。思维点拨: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组成。 ●针对训练1.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冲程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C2.在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汽缸内气体的 ( )A.温度降低 B.密度变小 C.热量增多 D.内能增加D3.(2021·中山)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的一个冲程,该冲程是 (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B4.(2022·佛山)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其中一个冲程的工作示意图,它表示的是 (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C●能力提升1.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运动做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气的内能减少,温度升高 B.燃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C.燃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D.燃气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C2.(2022·珠海)为实现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东风汽车集团研发了一款新型汽车。与某款汽车同样油耗和使用条件下,发动机工作时,尾气中“汽油味”明显降低,动力更强劲。如图为其发动机某一冲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尾气中“汽油味”降低,是因为汽油在汽缸中燃烧比较完全B.该冲程为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汽油在汽缸内完全燃烧,发动机效率可达100%D.该发动机减少了碳排放,有利于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C第2题图3.(2022·江门)汽车的发动机大多数是内燃机,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机排出的尾气没有内能 B.热机的效率能达到100%C.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D.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C4.(2022·广州)下列选项可能符合汽车热机能量流向的是( )B5.(2022·韶关)某台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为1200 r/min,在1 s内汽油机对外做了 次功。如果汽油机在某段时间内消耗了400 g汽油,则汽油完全燃烧可放出热量为 J。(q汽=4.6×107J/kg) 101.84×1076.(2021·惠州)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 冲程,该冲程中,汽缸内燃气的内能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0.5 kg汽油完全燃烧后放出热量的42%被质量为100 kg、初温为25 ℃的水吸收,可使水温升高到 ℃。 [q油=4.6×107 J/kg,c水=4.2×103 J/(kg·℃)]做功变小48考点六:热学知识综合●典型例题【例 6】关于热和能,正确的说法是( )A.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放出热量B.热机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物体内能减少,温度一定降低D.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B解析:A、热传递过程中,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量,故A错误;B、热机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C、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D、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燃料的热值和质量有关,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一定多,故D错误。故选B。思维点拨:本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法、内燃机的冲程、热量的多少,属于基础知识。 ●综合训练1.下列有关内能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B.通过技术改进,热机效率可达100%C.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D.热机的工作过程是将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D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 80 ℃的水一定比30 ℃的水含有的热量多C.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 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D3.(2022·佛山)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 ℃的冰块内能为0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汽油机做功冲程气缸内燃气的内能增加 D.两个发生热传递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温度差D4.2020年5月5日,我国“长征五号B”大型运载火箭首飞成功,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 较大;火箭向下喷射燃气获得推力加速上升,是内能转化为 能。 热值机械5.(2022·云浮)如图所示,在试管里装入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试管口,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开,在这一过程中,水蒸气膨胀对软木塞 ,水蒸气的一部分 能转化为软木塞的 能,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热机。 做功内机械6.(2022·广州)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中:(1)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比较 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 (2)加热10 min后,测得水的温度如图,该示数为 ℃。 (3)多次实验后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分析可得: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比沙子吸收更 的热量。 加热时间48多(4)根据实验结论推理: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更 。 升高的温度/℃ 5 10 15 20加热水的时间/min 2.5 5 7.5 10加热沙子的时间/min 1 2 3 4小7.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冬天来临,小周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奶奶购买了一个暖手袋。根据使用说明,他将质量为0.5 kg、温度为75 ℃的水装入暖手袋,使用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降低到35 ℃。(1)暖手袋里面装热水取暖,是利用了水 大的性质(选填“比热容”或“密度”),这里是通过 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2)这段时间水放出的热量是 J。[c水=4.2×103J/(kg·℃)] 比热容热传递8.4×104回顾考点,预测方向 本讲常考考点: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内能的概念;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热量的概念;比热容的概念;热机的工作进程。本讲易错易混点:1.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生活中灰尘、雪花等不属于分子运动。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有内能。3.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动2周,对外做功1次。本讲预测方向:近几年中考试题题型是选择题、填空题,其中热量计算、内能为每年必考知识点。本讲分值大约是6分。2023年预测:分子动理论;内能;比热容;热机;热量计算;温度、内能和热量综合,近年常以多个知识综合组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