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地栽月季(教案)-人教版劳动四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地栽月季(教案)-人教版劳动四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四年级下册劳动教案
1.地栽月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月季花,了解月季花的一些相关知识。
2、初步学习并实践月季花的种植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师生交流月季花的相关信息,丰盛知识。
2、教师示范后,学生在实践基地小组合作,种植月季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感受大自然的优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盛学生的课余生活。
教学重点:
月季花的种植方法。
教学难点:
月季花的户外种植步骤以及操作过程的正确掌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花盆、腐叶土、水、月季花枝条、小刀、塑料袋。
学生准备:
花盆、腐叶土、水、月季花枝条、小刀、塑料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美图共欣赏,激发兴趣。
老师:同学们,看看这些美丽的图片,你认识这些花吗?
生:月季花
老师:这种花我们学校也有是吧?那么谁的家里也种着月季花呢?是什么颜色的?
生1:黄色的。
生2:红色的。
生3:紫色的。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花中皇后——月季花的种植方法。(板书课题)(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习兴趣。)
二、知识小展台
师:你对月季花有了解多少?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相机教学以下内容:
1、颜色(介绍“蓝色妖姬”,丰盛学生知识,感受大自然的奇特。)课堂再现:
生:月季花有许多颜色,有黄色的、粉色的、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师:这么多颜色,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形容一下呢?
生: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师:说到月季花的颜色,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种颜色的月季花,大家看大屏幕。
(出示“蓝色妖姬”)
师:这种蓝色的月季花有一个特别动听的名字叫做“蓝色妖姬”。谁来介绍一下?
生:它最早产自荷兰,它的颜色可不是天生的,而是用白色月季花培育出来的。
在白色月季花即将长出花蕾的时候,人们就用一种分外的蓝色药水去浇灌它,直到它长出花蕾,开出花朵,这时候当初的白月季就奇特的变成了蓝月季——蓝色妖姬。
2、气味(介绍花香的功效,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再现:
师:刚才同学们说月季花的颜色有很多,那么你们有谁闻过月季花的气味吗?生:颜色例外的话气味也会例外。师:花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生:让我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有益身心健康。3、作用(可装饰、可食用,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师:另外老师再告诉你们,月季花出来观赏、闻香之外,还可以食用呢。可以做成化妆品,可以熬成粥,可以用来泡水喝,有美容养颜的效果。当老师说到这里的时候,女生们都喜悦的笑了。
三、慧眼学本领
师:关于月季花,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知识,下面,就由老师来给同学们示范一下月季花的种植方法。希望同学们边看边听边记,看谁学得快,记得牢。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种植月季花的传统土培法和水培方法。(板书)(教师示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课堂再现:土培法:
师:下面我们来讲土培法。这种方法大凡都在四五月份进行,现在正是好时候。
我们要选用这种靠近顶端的比较康健的枝杈,把它剪下来之后,将花枝底部大约三分之一的部分埋入土中。一定要浇透水。
生:老师,月季花就这么好培养呀
师:当然不是啦,等浇透水之后,一定要把花盆放在温暖的地方,但是切记不能用阳光暴晒,否则花枝的水分会大量蒸发,干枯而死。
生:如果天气比较冷怎么办呢?
师:我们可以用塑料袋把它罩起来,就像大棚一样,有什么作用呢?
生1:保温。
生2:防止水分的蒸发,也就是保湿。
生:那么老师,什么时候后证明我们种植的月季花枝成活了呢?
师: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如果它成活了,就会在花枝的顶端长出新的叶片,如果叶子很绿很康健,就证明你栽培的这株月季花胜利了。
水培方法:
师:水培法仍然需要先剪一段花枝,然后在花枝的底端用小刀削成倾斜的马蹄状,这有什么作用?
生:老师,是为了扩大花枝的吸水面积吗?
师:你太聪惠了。下面的步骤和土培法一样了,将花枝底部的三分一插入水里,大约7天换一次水,大约20天左右,就会在花枝的根部长出细小的须状的根,这时候就可以将它拿出来栽到土壤里。
生:这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吗?
师:你真细心,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说这个根喜欢阳光吗?
生:我觉得根大凡都在土里埋着,它应该不喜欢阳光。
师:太对了,这是根的习性啊,所以为了让花枝尽快的长出根,我们大凡会用黑色的塑料袋将透明花盆或者瓶身罩上。
师:另外种植月季花也是有死亡率的,所以我们一次都会多培育几株。
四、手巧忙实践
师: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到我们的种植园实践基地去亲自实践一下。大家注意安全,月季花枝上有刺,不要被扎伤,另外大家用水培法削根部斜面的时候也要注意别划伤手。
学生小组合作,在实践基地尝试种植月季花,教师巡视指导。(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小组合作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