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48张PPT。1.1978年召开的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从此我国进入了( )的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2.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分别是: 、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3.改革首先在 展开。开放首先从 地区推行。农村 沿海4.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有广东的( )( )( )和福建的( ) 5.设立经济特区的作用是什么?汕头 厦门深圳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珠海6.下面是漫画“一位农民朋友的足迹”。发生这一足迹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已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B.我国已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C.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D.我们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5.农村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但悲不见九州同:统一问题的由来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性质:历史遗留问题和中国内政问题。 远离你的时候,思念长长。走进你的时候,泪也汪汪。百年的耻辱,就在今天洗雪。百年的梦想,就在今天实现。米字旗降落,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五星红旗升起,一个民族的尊严。思考:1. 这首诗歌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就在今天… …”中的今天指哪一天?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2.为什么说是百年的耻辱和百年的梦想?为什么全国人民如此盼望香港回归?香港问题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① 1842年,《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给英国;1898年,《拓展香港界址专条》中英国又以租借的形式占领了新界。 ② 香港是我国领土,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在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都处于重要地位,香港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是国际上重要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自由港口。香港回归,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大业。③ 香港问题通过和平谈判,运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 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提)两种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大陆——主体) 资本主义制度(港澳台—非主体)什么是“一国两制”?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邓小平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历史:现实:香港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经济开始腾飞,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国际重要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澳门20世纪70、80年代经济也快速发展。 在国民党统治期间,台湾经济也出现了较快增长,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为保持它们的繁荣与稳定,继续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不变。 “一国两制”就是根据它们的历史与现实情况提出来的。(1)新中国成立时决定用武力解放台湾(2)20世纪50年代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3)1982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概念;(4)1982年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时,正式公开提出 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5)1984.12《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6)1987.4《中葡联合声明》的签署一国两制的实践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國。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中國。香港区旗:五星花蕊的紫荆花红旗。区徽: 呈圆形,其外圈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英文“香港”字样,……。 澳门的区旗: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的绿色旗帜。区徽现任特首:曾荫权第一屆香港特首董建华现任特首:崔世安第一屆澳门特首何厚铧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与中央人民 政府的关系?及港、澳现状?特别行政区 (地方)中央人民政府 (中央)高度自治(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现行制度不变选举政府人员 直辖于防务、外交任命政府人员回归后的港、澳,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一国两制的实践成功澳门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回眸往事讨论: 为什么一百年前清政府把香港割让给英国,四百年前澳门被葡萄牙占领,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却能够在20世纪90年代使它们回归祖国? (1)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 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前提)(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关键)(3)港澳同胞的愿望(群众基础)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决定性的条件)回归的意义:是中国人民洗雪国耻的盛事,也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历史潮流。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为香港、澳门回归创造了决定性的条件。启示今逢盛世倍思亲,遍觅中华少一人 乡 愁 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台湾海峡是浅浅的吗?为什么?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国时吴国派卫温到达夷洲(台湾),密切了海峡两岸的联系;隋朝时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球(台湾),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和澎湖列岛;明朝晚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清朝初(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时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回 眸 往 事近代台湾的有关史实: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定《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49年蒋介石战败逃亡台湾, 使台湾人为地与祖国大陆分离。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对解决台湾问题方针的变化:(1)成立时,党和政府决定武装解放台湾;(2)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3)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又根据国际国内的新形势,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因此,对台方针经历了从“武装解放──和平解放──和平统一”的变化。总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2、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3、坚决反对旨在分裂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的言行,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4、积极推进以“三通”为核心的两岸交往5、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6、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增 强综合国力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加强国防,提高军 队的战斗力,保卫祖国新形势下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两岸关系的改善:A、自1987年开始,随着海峡两岸……B、2005年春节台商包机首次实现了双向对飞、双向载客、不中停,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行。(三通:通邮、通航、通商)C、2005年4、5月的连战、宋楚瑜、郁慕明的大陆之行。统一的强音台湾民众反对台湾独立国民党:连战亲民党:宋楚瑜新党:郁慕明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祖国统一大业的未来展望根据课外阅读材料,思考: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有哪些有利因素?美丽的宝岛 富饶的宝岛(1)强大的祖国;(2)正确的方针;(3)共同的信念;(4)交流的加强;(5)国际的公认。和平统一台湾的有利因素:放 眼 未 来中国历来爱好和平,我们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为什么又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呢?畅所欲言参考答案:还有外国干涉势力和分裂主义的存在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事关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如果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只能使外国干涉势力和“台独”分子更加嚣张,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台湾为什么至今未能回到祖国怀抱?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台独势力:1988年李登辉上台后,多次向“一个中国”的原则挑战,严重恶化了两岸关系。特别是坚持“台独”的民进党上台,更成为影响祖国统一的一个极大的变数。 外国势力的干涉:台湾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之所以长期悬而不决,且有越来越复杂的趋势,则完全是美国介入中国内战、干涉中国内政、插手中国内部事务的结果。第五条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第八条 “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摘选:《反分裂国家法》5、 我国政府为什么一定要统一台湾?A、中国是个统一的国家,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B、统一台湾是全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有利于台湾的繁荣、稳定;C、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事关国家主权、民族尊严;D、统一台湾是我国国家职能的重要体现。祖国统一必将实现:台湾能顺利回归吗?为什么?当回预测家放 眼 未 来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 的共同心愿。2、我国制定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正 确方针。3、“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4、 “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证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5、台独等任何分裂祖国的行为是不得人心的,注定是要失败的。 台湾的前途系于祖国统一,我们完全有决心,有能力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道路上,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放 眼 未 来自 由 论 坛(1)坚决拥护祖国统一,大力宣传“一国 两制”的基本国策。(2)不做有损国格、不利于祖国统一的事;(3)同破坏祖国统一的一切言行作斗争;(4)树立远大的理想,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努力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本领; (5)长大后依法履行服兵役的义务。你认为一国两制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第一、有利于和平统一祖国(从全局利益上讲) ?第二、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局部利益上讲) ?第三、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繁荣与发展 (从局部利益上讲) ?第四、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 的思路、新的途径和新的范例 (从国际意义上讲)祖国统一 三代领导人的心愿 亿万人民的心声统一大业 不可阻挡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注意区别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台问题的基本方针对台问题的基本立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和平统一,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注视今朝试比较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异同。观察漫画并结合教材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一国两制2.ppt 乡愁.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