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改革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俄国改革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8张PPT。认识俄国俄国改革背景、时间、目的、内容、性质、影响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1672.5.30~1725.2.8
俄国沙皇  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俄国沙皇(1682~1725)。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罗斯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
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他继位后积极兴办工场,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继而发动了战争,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给俄罗斯帝国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一、彼得一世改革←俄国在庄园作坊中劳动的农奴  农奴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依附于封建主。农奴使用农奴主的土地(称为份地)。农奴只有使用权,可以世代相传,封建主可以没收农奴的份地。农奴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可以自由结婚。农奴要向封建主缴纳人头税、结婚税、财产继承税。农奴还要向封建主服劳役和交纳一定数额的实物作为地租。封建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可以买卖或转赠。简单地说,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背景:俄国盛行农奴制,社会经济发展
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农奴、农民、奴隶区别  农奴:封建社会中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的农业生产者。在经济上受剥削,没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政治权利,处于社会最底层。
  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 ,也有属于自己的私有土地, 人身比较自由。
  奴隶:为奴隶主劳动,没有自己的土地,也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彼得一世改革1689年,彼得一世改革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状态,内容: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 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广学校教育影响: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消极:保留了农奴制,走上了扩张道路。性质:封建农奴制改革讨论:1、如何评价彼得一世?(是“暴君”还是“大帝”?请用史实说明) ????(俄总统普京:“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为什么?) 主要成就 :
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仿照西欧实行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使俄国跟上了西欧近代化的步伐,奠定了近代俄国强大的基础,因此彼得一世可以称为俄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政治家。 其主要局限性: (1)是未能废除农奴制度 (2)侵略扩张也给欧亚人民带来了灾难 (3)野蛮、粗暴的手段推进
(4 ) 改革加重农奴的负担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欧国家经济比较封建农奴制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一】俄国自彼得一世改革以来,一直注重面向西方,发展近代工业,19世纪初,俄国的生铁产量曾一度高居世界首位。为扩大实力范围,转移国内矛盾,沙俄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思考:失败的原因和影响失败的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难以抵抗英法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失败的影响:暴露了封建农奴制的落后,俄国的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推动了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探讨19世纪中叶俄国面临的问题并寻找对策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统治者必需改革沙皇的统治受到威胁。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必须进行农奴制改革沙皇的抉择“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
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
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
一地做到了。”
——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二、1861年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与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齐名的皇帝。
他在任期间,对俄罗斯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861年下诏废除了农奴制,为俄罗斯在19世纪后半期的中兴奠定了基础。他还主持了多项政治改革,制定了把俄罗斯君主制改造为君主立宪制的改革计划。然而他的遇刺却打断了俄罗斯的政治改革进程,此后俄罗斯帝国基本上丧失了进行政治改革的历史机遇。 材料1: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
材料2: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亚历山大二世1857年2月 探究:结合以下材料分析: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目的何在?目的:化解统治危机,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主要内容:农民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地主不得买卖农民或干涉他们的生活;
农民交纳一定的赎金,可以得到一块份地和宅园地。1861年改革作用:1、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2、俄国开始从农奴制时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社会)。3、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沙皇政府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性质:【材料】“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彼得一世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1689年自上而下的封建农奴制的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
赎买份地。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保留大量封建残余课堂小结改革是强国之路。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适时的改革推动社会发展。
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
改革要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我们要坚持改革不动摇,支持、拥护改革。感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