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遵守规则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遵守规则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遵守规则 教学设计
课题 遵守规则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教学目标 1、树立正确的自由观,认同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 2、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培养自律意识和敬畏规则的意识,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理念。
教学重点 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理念。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自由观,认同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热点新闻:彭州龙槽沟事件 材料:2022年8月13日,四川彭州龙槽沟附近突发山洪,河道未撤离游客被卷入山洪。据央视新闻消息,截至8月13日24时,“8·13”山洪灾害已造成7人死亡,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当地政府曾多次发文提醒游客不要下河,设置警示标志等,游客仍络绎不绝。为保障游客生命安全,龙门山镇持续开展河道、山沟、水库等巡查劝导、安全提示工作。 说一说:这起突发事件,造成7死8伤,谁应该承担责任? 教师点拨:警示牌是一种规则,无视警示牌就是无视规则,从而导致悲剧发生。 自主预习 一、社会规则与自由关系是什么? 二、公民如何遵守规则? 三、公民如何维护规则? 观看图片,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生活常见现象,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讲授新课 自由与规则关系 思考:规则是为了限制自由吗?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漠视规则现象? 学生感悟:社会规则既划定了自由的边界,又是自由的保障。 课堂笔记: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二、自觉遵守规则 情景再现:自己是否会闯入野景区? 三种观点:1.闯入野景区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就跟着走。 2.只要没人看到,没有人管,就可以闯野景区。 3.下雨时候的野景区不能闯,没下雨的时候可以闯。 教师点拨:这几位学生还停留在他律阶段; 我们应该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生感悟:我们应自觉遵守规则。 课堂笔记:2.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就是自己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坚定维护规则 情景再现:如果自己在龙槽沟岸边,发现有人在龙槽沟戏水游玩,会悄悄走开还是上前劝说? 课堂笔记:3.如何维护和改进规则? ①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方法技能:劝导的技巧 有“礼”: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有“理”: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有“节”: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人身安全全收到威胁,要机智地向他人求助,或拨打110报警电话寻求支援。 阅读材料并思考、回答问题。 结合案例理解基础知识。 结合热点案例理解基础知识。 通过社会热点现象,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以生活化的实际案例增强理论知识的说服力。 注重启发性与生活性相统一。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怎样自觉遵守规则?我们要坚定地维护规则我们如何改进规则呢?下节课在讲解。 学生谈本节课收货,齐声朗读。 巩固新知, 情感升华。
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