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 (共29张PPT) 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4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 (共29张PPT) 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4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1、通过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习,初步建立能量观念、体会守恒思想。
2、会用能量观念分析具体实例中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3、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过程。
4、会从做功和能量转化的角度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能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体会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便利性。
思考与讨论
伽利略曾研究过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发现:无论斜面B比斜面A陡些或缓些,小球的速度最后总会在斜面上的某点变为 0,这点距斜面底端的竖直高度与它出发时的高度基本相同。
在小球的运动过程中,有哪些物理量是变化的?哪些是不变的?你能找出不变的量吗?
一、追寻守恒量
能量对于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但要用一句话说清楚能量究竟是什么却非易事。这也许是牛顿未能把“能量”这一概念留给我们的原因之一。但是在牛顿之前,我们就已经能在力学领域发现它的萌芽。
如果不采用能量的概念,我们也可以利用以前的语言来描述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我们可以说,为了把小球从桌面提高到斜面上的某个位置,伽利略施加了与重力相反的力 ;当他释放小球时,重力使小球滚下斜面 A ;在斜面的底部,小球由于惯性而滚上斜面 B。
一、追寻守恒量
但是,这样的描述不能直接表达一个最重要的事实:如果空气阻力和摩擦力小到可以忽略,小球必将准确地终止于它开始运动时的高度,不会更高一点,也不会更低一点。这说明某种“东西”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是不变的。
其实,伽利略已经走到了机械能守恒的大门口,只是当时还没有“能量”的概念,因此,伽利略没有得出机械能守恒的结论。
能量概念的引入是科学前辈们追寻守恒量的一个重要事例。
物体沿光滑斜面滑下时,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减少的重力势能到哪里去了?
θ
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增加了,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加了。这说明,物体原来的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
二、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1、动能与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具有一定速度的物体,由于惯性沿光滑斜面上升。
θ
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减小,表示物体的动能减少了。但由于物体的高度增加,它的重力势能增加了。这说明,物体的动能转化成了重力势能。
二、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1、动能与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v
二、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v
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随着物体高度的增加,它的速度会减小;
当物体到达最高点后会转而下降,同时速度逐渐增大。
结论:动能与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1、动能与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二、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2、动能与弹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被压缩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当弹簧恢复原来形状时,就把跟它接触的物体弹出去。这一过程中,弹力做正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而物体得到一定的速度,动能增加。物体原来的弹性势能转化成了动能。
二、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2、动能与弹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弹簧恢复到原长,动能最大,弹簧继续拉伸。这一过程中,弹力做负功,物体的速度减小,动能减少,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所以物体的动能转化成了弹性势能。
结论:动能与弹性势能也可以相互转化
二、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3、机械能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与动能都是机械运动中的能量形式,统称为机械能。
通过重力或弹力做功,机械能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思考与讨论
一个小球在真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另一个同样的小球在黏性较大的液体中由静止开始下落(图8.4-2)。它们都由高度为 h1 的地方下落到高度为 h2 的地方。
在这两种情况下,重力做的功相等吗?重力势能的变化相等吗?动能的变化相等吗?重力势能各转化成什么形式的能?
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是否存在某种定量的关系?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这里以动能与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为例,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讨论物体沿光滑曲面滑下的情形。
这种情形下,物体受到重力和曲面支持力的作用,因为支持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支持力不做功,所以,只有重力做功。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物体在某一时刻处在高度为 h1 的位置A,这时它的速度是 v1。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下落到高度为 h2的另一位置 B,这时它的速度是 v2 。用 W 表示这一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从动能定理知道,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即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另一方面,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即
从以上两式可得
重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把上式移项后
等式左边为物体末状态动能与势能之和,等式右边为物体初状态动能与势能之和。
可见,在只有重力做功的系统内,动能与重力势能互相转化时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同样可以证明,在只有弹力做功的系统内,动能和弹性势能互相转化时总的机械能也保持不变。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这叫作机械能守恒定律。
2.表达式: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表达式 意义 注意事项
守恒观点 E1=E2或Ek1+Ep1 =Ek2+Ep2 系统初、末状态机械能的总和相等 初、末状态必须选择同一零势能面计算势能
转化观点 ΔEk增=ΔEp减 系统增加(或减少)的动能等于系统减少(或增加)的势能 应用时关键在于分清势能的减少量或增加量
转移观点 ΔEA增=ΔEB减 A物体增加的机械能等于B物体减少的机械能 常用于解决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问题
3.对表达式的理解: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4.守恒条件:
物体系统内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机械能守恒。
5.对守恒条件的理解:
(1)物体只受重力,只发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如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等。
(2)只有弹力做功,只发生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如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碰到一个弹簧,和弹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物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来说,机械能守恒。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3)物体既受重力,又受弹力,重力和弹力都做功,发生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如自由下落的物体落到竖直的弹簧上和弹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物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来说,机械能守恒。
(4)除受重力或弹力外,还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或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5.对守恒条件的理解:
巩固训练
把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图 8.4-5),摆长为 l,最大偏角为 θ。如果阻力可以忽略,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例题:
巩固训练
在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小球摆动过程中受重力和细线的拉力。细线的拉力与小球的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所以这个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小球在最高点只有重力势能,动能为 0,计算小球在最高点和最低点重力势能的差值,根据机械能守恒定
律就能得出它在最低点的动能,从而算出它在最低点的速度。
分析:
巩固训练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设最低点的重力势能为 0,以小球在最高点的状态作为初状态,以小球在最低点的状态作为末状态。
解:
在最高点的动能 ,重力势能是
在最低点的重力势能 ,而动能可以表示为
巩固训练
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即。
把初末状态下动能、重力势能的表达式代入,得
由此解出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从得到的表达式可以看出,初状态的θ角越大,cosθ越小,( 1 - cos θ )就越大, v 也就越大。也就是说,最初把小球拉得越高,它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也就越大。这与生活经验是一致的。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从这个例题可以看出,如果研究对象在某一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只需考虑运动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不必考虑两个状态间过程的细节,这样就简化了计算。如果直接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需要分析过程中各种力的作用,而这些力又往往在变化着。因此,一些难于用牛顿定律解决的问题,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则有可能易于解决。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1) 选取研究对象——物体系统或物体。
(2) 根据研究对象所经历的物理过程,进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3) 恰当地选取参考平面,确定研究对象初、末状态的机械能。
(4)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进行求解。
6.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本思路:
课堂小结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追寻守恒量
1、内容:
2、表达式:
3、守恒条件:
二、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物体系统内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机械能守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