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让家更美好说课稿一、说教材《让家更美好》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三框的内容。第七课核心内容是家庭交往中的家庭道德和相关权利与义务。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体味爱、传递爱、孝敬父母和长辈,这是一切美德的生长点。学习有关家庭交往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本课在整个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由于学生的生活圈是拓展的,家庭只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领域,因此,本课又是学生与朋友老师交往、与社会上的人交往的基础。再次,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本课是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奠基石。本课题共由两小目组成,第一小目现代家庭面面观,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家庭的特点;第二小目是和谐家庭我出力,引导学生增强与家人共创和谐家庭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主动为家庭建设出力,进而享受美好的家庭生活。在教材体系中,本框是继前面二个单元“成长的节拍”“友谊的天空”,以及第三单元“师长情谊”已学知识的续化,对后面一个单元“生命的思考”起承前启后的作用,重要地位显而易见。二、说学情初中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由于特殊的生理变化、心理特点以及学业与生活的压力,与父母和亲人的相处既亲密又复杂。一方面,从主观愿望来看,他们希望自己的家庭和谐幸福,出现矛盾也想去解决;另一方面,从客观现实来看,学生往往与父母和亲人出现矛盾和冲突,不能体谅、理解父母和亲人的苦衷,他们家庭责任意识比较淡漠,较少关心父母和家人,对与家人共同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缺乏责任意识。对于“孝”文化认同感低,在意识和行动上缺乏相应的教育与引导。面对成长中家庭关系,学生一般很少理性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思考如何解决问题。随着学生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培养其与父母、家人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能力,既是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又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初一学生有一定的家庭生活经验积累,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抽象思维能力,这也为本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三、说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目标】了解现代家庭的特征和现代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掌握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矛盾与冲突,构建和谐家庭的途径和方法。2、【道德修养目标】运用创建和谐家庭的方法和技能,提高代际间的交流和互动的能力;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提高与家人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3、【法治观念目标】体验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重要性,增强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意识,树立家庭主人翁责任感,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意识4、【健全人格目标】体验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重要性,增强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意识,树立家庭主人翁责任感,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意识。5、【责任意识目标】运用创建和谐家庭的方法和技能,提高代际间的交流和互动能力;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提高与家人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和谐家庭我出力。教学难点:如何做家庭小小“黏合剂。五、说教学方法本课教学设计采用“议题式引悟结”教学方式,从合作学习策略出发,依据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构建学习情境,主要采取活动探究法、情境教学法、分组讨论法,通过音乐熏陶、视频播放、材料分析、问题探究、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归纳、练习、讲授等多种具体教学方法,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学生置于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分析、讨论和表达等活动,从中概括出一些认识、经验、观点理论等,并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结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内容,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创新的综合能力。六、说教学过程【导入】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标志着家庭教育从“家事 ”上升为“国事”。该法的正式实施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共同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现代家庭有什么特点?我们又该如何创建和谐家庭?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近今天的课堂《让家更美好》。(板书:让家更美好)【授课】首先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你的“家庭树”,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看看你们的“家庭树”有什么异同?好,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这位同学说,从人数上来说,我们的家庭人数都比较少;从结构上来说,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有两个分支,包含父母和未婚子女;另一类有三个分支,在前一类的基础上还多了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很好,这位同学在观察的基础上又从两个角度进行了总结概括。是的,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过去儿孙满堂的大家庭,到今天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一般分为只有两代人的核心家庭和有三代人的主干家庭。从前些年独生子女家庭占多数,到今后一段时期内二孩家庭逐渐增多,中国的家庭结构在持续发生着变化。(板书:现代家庭面面观;结构、规模趋向小型化)人与人的交往少不了沟通交流,那么你经常使用哪些方式和家人沟通呢?为什么?有哪位同学原因说说看? 这位同学说,他经常和父母打电话或者面对面聊天、这样比较放松、没有拘束。那位同学说,她会在假期和父母出去旅游、聚餐,这样可以放松心情,享受愉快的亲子时光。还有吗?这位同学说会定期举行家庭会议,一起交流讨论大家都关心的社会热点话题,分享彼此的看法。嗯,看来现代家庭成员的沟通手段非常多样,可以是打电话聊天、一起出游,运动,也可以是朋友圈的互动,亦或是定期举行的家庭会议。沟通、交流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板书:沟通、交流方式多样化)从沟通方式就能发现,现代家庭的氛围越来越民主平等,家庭生活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样。(板书:家庭氛围趋向平等、民主)可是,正所调清官难断家务事,一家人住在一起,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矛盾。这些矛盾可能是夫妻之间的矛盾,可能是婆媳之间的矛盾,如果家里面有两个小孩的话,还会产生“二孩”的矛盾。那么当家人发生矛盾时,你是否可以进行调节呢?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讨论交流一下你会怎么做?好,时间到,哪位同学愿意说说看?第一小组的代表说,他会找到矛盾产生的原因,不偏袒任何一方。是的,俗话说:家和才能万事兴,而家和离不开家庭成员之间的共同努力,彼此之间互相信任、体谅和包容,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与冲突。(板书:和谐家庭我出力;家和万事兴)还有吗?第二小组的代表的同学说,他会主动分担家务,减轻家人的负担。比如:饭后主动洗碗、自己整理床铺等。嗯,这位同学真是一位劳动小能手,老师为你点赞!是的,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会都因家务分配不均而引发争吵,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要积极分担家务,养成劳动习惯,为建设和谐家庭做贡献。(板书:家务我分担)世界万事万物永远处于变化发展之中,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家庭也在发生变化,无论是家庭成员的变动,还是家庭氛围的变化,变化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只有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才能让亲情更浓,让家庭更和谐。(板书:保持好心态)【总结】美好的学习时光总是十分的短暂,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节课学了哪些内容?通过对让家更美好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现代家庭的新变化以及如何为构建和谐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同学们,作为家庭的一员,让家更美好不仅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责任。希望同学们带着爱和责任,行动起来,把我们的小家和我们的大国建设更加美好,更加和谐。课后,请同学们以“让家更美好”为主题设计一期黑板报。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七、说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经验,如图片情境体验、“家庭美德快递卡”的活动体验等,通过经验再升华为新的知识、情感、能力。同时,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和谐家庭的话题,增强设问的针对性、选择性和趣味性。以上是本节课的亮点。八、巩固提高1.现在的家庭结构一般为( )①主干家庭 ②单亲家庭③核心家庭 ④联合家庭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①②2.《家有儿女》中从美国回国的夏东海对孩子注重平等、尊重、理解,是整个家庭的精神支柱,既是孩子的好父亲,又是孩子的好朋友,不论是养子还是亲子,都很喜欢他;母亲刘梅思想传统,对子女“望子成龙”,也是一个可亲、可敬又可笑的老妈,是维系这个家庭的情感纽带。这说明( )A.只有西方的家庭教育方法才是正确的B.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都是过时的C.要借鉴外国家庭教育所有观念和方法D.要将中国和外国优秀的家庭文化结合起来3.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属于父母之爱的是( )①双休日带着我们逛公园 ②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③辅导我们学习 ④犯了错误也不惩罚我们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某国内战期间,一个中年男子与家人离散,几十个亲人丧生。后来,他打听到十岁的小儿子还活着,儿经周折,他冒死找到自己的亲生骨肉。悲喜交集地紧紧地搂着儿子,泪流满面地说:“我又有家了”。该男子与他的小儿子家庭关系的确立是属于( )A.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的家庭B.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的家庭C.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组成的家庭D.随父亲再婚组建而成的家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