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11课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初步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2.道德修养:关注当地的艺术,探究民间艺术产生的原因,感受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3.责任意识:关心民间艺术的未来,力所能及地为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作贡献。课时安排3课时。第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民间艺术,初步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重点)2.初步了解不同地区民间艺术的差异,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难点)3.初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我国不同民间艺术的相关视频、音乐、文字材料等。2.学生准备:调查并了解自己家乡的一项民间艺术,填写民间艺术小档案。民间艺术小档案姓名:年龄:起源地区:特点: 可以带实物,也可以贴图片教学过程一、民间艺术初感受1.引入(出示中国行政区划图)同学们,老师出生在南京,可我的老家在四川。那里不仅风景秀丽,风俗独特,而且住在巴山蜀水的人们还创造出一种好看又好吃的手工艺品。你们想知道它是什么吗?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点击四川区域,出现糖画图)2.提问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在欣赏的时候已经忍不住要流口水了,那么你们对糖画有哪些了解呢?预设1:我看过艺人做糖画,他用一个小勺子舀起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作画,一会儿就画出来一条龙 、一只蝴蝶……预设2:我吃过糖画,甜甜的,很好吃。3.出示听到同学们这么喜欢我家乡的糖画,老师心里也是甜滋滋的。(出示糖画小档案)民间艺术小档案姓名:糖画年龄: 400多岁(起源于明朝)起源地区:四川特点:以糖做成的画,亦糖亦画,可观可食。同学们,没想到吧,小小的糖画已经有400多岁了。像糖画这样,由老百姓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就被称为民间艺术。在咱们中国的大地上,在咱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间艺术。课前,同学们都通过各种方式去调查了解了自己家乡一项独特的民间艺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开一个民间艺术交流会。(板书: 民间艺术交流会)二、民间艺术交流会1.引入同学们,通过课前的调查了解,你都知道了哪些民间艺术?预设1:我的老家在江苏无锡,我们那里有惠山泥人。预设2:我的老家在天津,听我爷爷说,我们那里最著名的民间艺术是相声。2.小组交流汇报从同学们的介绍中,老师听出来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着自己独特的民间艺术,这些民间艺术又有哪些独特的地方呢?让我们拿出《民间艺术小档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1)民间音乐。①预设:我要介绍的是江苏民歌《采红菱》,这是我老家南京高淳人人都会唱的一首民歌。下面我来为大家唱上两句。(生表演)②提问: (点击中国行政区划图,在江苏区域出现江苏民歌的小图片)从这位同学的演唱中,你发现咱们江苏民歌的特点是什么?预设1:节奏特别轻快。预设2:用的是我们这里的方言。③出示地图:中国这么大,你们觉得只有咱们江苏有民歌吗?不同地区的民歌听起来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播放音乐:陕北民歌《兰花花》、青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新疆木卡姆艺术,同时在地图上呈现其所在地区。④追问:听完这几首民歌,你有怎样的感受?预设1:我发现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差异很大。预设2:我发现西北的民歌都特别豪迈、苍凉,我特别喜欢陕北的信天游。预设3:我很喜欢云南民歌,令人陶醉。预设4:新疆少数民族的音乐也非常好听。⑤补充:这种音乐叫木卡姆,它是维吾尔族人民的巨大音乐财富,充分运用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有“东方音乐明珠”的美称。正因为它有着如此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2005年,木卡姆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 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⑥小结: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各地劳动人民在自己的生活、生产过程中创作的民歌让咱们的民族音乐更加丰富和璀璨,这些民间艺术都是咱们中华文化的瑰宝。(2)民间舞蹈。①过渡:歌舞不分家,有悠扬动听的民间音乐,当然也少不了优美的民间舞蹈,在很多民间舞蹈当中,道具也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让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汇报。②(出示图片:红绸、狮头、腰鼓、哈达)下面四个道具,你认识哪一个?预设1:我认识狮头,舞龙舞狮的时候经常能看到。欣赏奥运会开幕式舞狮表演。提问:作为一种民间舞蹈,你觉得它为什么能在奥运会上表演?预设:舞狮很热闹。我觉得他们看起来很精神。追问: (出示一组狮头图片)舞狮对于道具的制作非常讲究,欣赏了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感觉?预设:栩栩如生,狮子道具做得很像真的,很漂亮。点评:狮子的这种精气神代表了一种国家形象,所以广东舞狮不仅参加了奥运会的开幕式,还频繁出现在各种庆典现场,甚至在海外的华人依然习惯用舞狮的方式来助兴。(出示舞狮在海外受欢迎的图片)预设2:我知道那个红绸子,我看人家扭秧歌的时候用过。提问: (播放东北秧歌表演视频)在这个舞蹈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预设:他们的动作就像在插秧劳作,又像是在庆祝个丰收年。点评:这就是东北的民间舞蹈一扭秧歌 ,它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③提问:(欣赏黄沙漫天的西北风光)还剩下两个道具,你觉得哪个和这里的风光很相配?预设1:我觉得是腰鼓,红颜色在黄沙里很显眼。过渡: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 色彩的冲击。播放安塞腰鼓表演视频。介绍:安塞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历史上这里就是军事重镇,是抵御外族入侵的边防要塞之一。 相传,遇到敌人突袭,就击鼓报警,传递讯息;两军对阵交锋,以击鼓助威;征战取得胜利,士卒又击鼓庆贺。随着时间的流逝,腰鼓从军事用途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民众祈求神灵、祝愿丰收、欢度春节时的一种民俗性舞蹈,从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众性。④提问:还剩下最后一个道具,看着这圣洁的白色哈达,你会想到什么?预设1:我会想到雪山。预设2:我会想到厚厚的白云。点评:是的,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同胞认为白色的哈达是圣洁的、吉祥的,所以每逢节日庆典之际,他们都会围成圆圈,边唱边跳。你们想来试试吗?指名生上台跳。追问: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咱们的民间舞蹈,你会用什么词?预设:丰富多彩,多姿多彩,各有特色……(3)传统曲艺。①预设1:介绍昆曲。播放视频:昆曲《牡丹亭》介绍:昆曲发源于600多年前,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腔调软糯、细腻,好像江南人吃的用水磨粉做的糯米汤团,因此起了个有趣的名字,叫“水磨调”。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②预设2:介绍京韵大鼓。(播放视频:京韵大鼓)小结:是的,京韵大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它改用北京方言,吸收了京剧的发音吐字与部分唱腔,借鉴京剧的表演程式,运用眼神、面部表情、抬手举足的刀枪架势,形成套表演身段。京韵大鼓有以下特点:雅俗共赏的形式,刚柔并济的风格,说唱结合的方法,一曲多用的唱腔和写意传神的表演。三、民间艺术知多少1.播放同学们,除了刚才课堂上我们交流的这些民间艺术,其实我国还有许多其他的民间艺术。播放视频:我国的十大民间艺术。2.提问这些只是我们国家民间艺术的一个缩影。(出示插有代表各地民间艺术小旗的中国地图,旁边同时呈现其他的艺术形式)看到这么多的民间艺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预设1:我们国家的民间艺术真是太多了,而且到处都有。预设2:民间艺术的种类也很多,各有特色。小结:是啊,我国的民间艺术不仅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而且特色鲜明。(板书: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特 色鲜明)难怪说它们是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板书: 多姿多彩)3.交流汇报刚刚我们聊的都是各地民间艺术的特点和不同之处,那么这些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有没有共通点呢?同桌快速交流一下。预设1:它们都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我觉得劳动人民很聪明。预设2:这些都是在民间形成的,他们来源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预设3:他们都属于我们中国的优秀艺术。4.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民间艺术是我们普通人创造的,它们源于生活,传递着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它们都是美的艺术,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民族文化,也是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一张绚丽名片。(板书:文化名片)在咱们的家乡南京,有着许许多多的民间艺术,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了解和探索。板书设计民间艺术交流会种类繁多多姿多彩 分布广泛 文化名片特色鲜明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