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12课 家乡的喜与忧 第2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12课 家乡的喜与忧 第2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第12课 家乡的喜与忧 (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调查等活动,了解和感受家乡的发展,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之情。
2.责任意识:关心、了解家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具有忧患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2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分享调查结果,了解和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重点)
2.体会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和自豪,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难点)
教学过程
一、合作探究,梳理家乡新变化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讨论制作了“家乡发展建设”调查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观察、采访、查阅和记录,部分同学还亲历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深入感受、了解了家乡的发展。(板书课题: 12家乡的喜与忧)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自己的调查结果。(板书:家乡的发展)
2.明确要求
(1)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活动要求。
(2)谁来读一读“活动要求”
“家乡发展建设”调查活动要求:
①各组同学根据确定的主题以及实际调查结果进行梳理、汇报。
②汇报代表要说明用了什么调查方法,调查了哪个方面,找到了家乡的哪些变化。
③其他同学认真听,相机补充。
3.小组交流
根据活动要求组织讨论,提醒交流的声音小一点儿。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二、活动二:全班分享,交流家乡大发展
过渡:同学们交流得有序、认真,相信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哪一组想走上讲台和大家交流你们的调查结果呢? (随机抽取小组开展汇报)
1.家乡教育小组汇报
预设1:大家好,我们组通过采访家人和老师的方式,了解了我们学校的发展变化。大家看一下,这是我们自主设计的采访提纲。
“学校变化与发展”采访提纲
采访目标:
1.通过采访,多方面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
2.以小见大,通过学校的发展初步了解家乡教育发生的变化。
采访时间:
采访地点:
采访对象:
采访问题:
1.学校在学习环境方面有哪些变化?
2.学校在学习课程与内容上有什么变化?
3.关于学校这些年来的变化,您有什么感受?
……
点评:这一组很会学习,提前拟定采访提纲,以便全面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
预设2:同学们,这是我从家里带来的我妈妈上学时用的思想品德课本。与我们现在学习的道德与法治课本相比,这门课不仅课程名称发生了变化,学习的内容也有不同。现在的课本画面更精美,内容更丰富,活动更有趣。我听说其他学科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我们可要认真研读。
预设3:我们组采访了学校的老校长,他带着我们参观了学校的校史馆。通过参观学习,我们发现学校的发展是巨大的。你们看! (出示学校环境新、老照片对比图),教室更大了,操场更宽了,学习环境越来越好。你们再瞧瞧!(出示学生活动新、老照片对比图)校园活动更丰富了,内容更有趣了,学习条件也越来越好了!
预设4:我们组还采访了现在的校长,他告诉我们: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民族未来的大事,国家一直十分重视教育问题。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家乡的教育正逐步趋向教育集团化。将一所名校和若干所学校组成学校共同体,以名校为龙头,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校产管理等方面,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小结:家乡教育发展调查小组通过现场采访等方式了解了我们家乡教育方面的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越来越好、学习内容越来越丰富、学习活动越来越多样,我们人人有学上,我们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展得可真快啊!
2.商业设施建设小组汇报
预设1:大家好,我们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调查了南京商场的发展变化。
预设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展示南京河西金鹰商圈的图片和该地区40多年前一片荒地的图片)这是南京河西金鹰所在地40多年前的模样。那时的河西可没有现在这么繁荣,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商场。外婆说那时买东西要到供销社,凭票购买,买粮食要用粮票,买肉要用肉票买布要用布票,没有票就无法买东西。大家看,这是当时的一些票证的照片。(展示供销社和各种票证的照片)
预设3:现在的南京有很多地方都跟河西一样 ,从一片荒地到现在的商场林立。比如江宁的万达广场桥北的弘阳广场。购物也不再受限制,支付方式多样,生活很方便。(出示手机支付的图片)
预设4:同学们,我们家乡南京商业设施的发展不仅是商场发生的变化,还包括像超市、菜场等场所,我们通过登录政府公众信息网查阅资料收集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信息。以租市为例,用不仅保有像"苏果这样的传统社区超市,还有类似“好的”“罗森”这样的便利超市,以及像“沃尔玛”“麦德龙”等大型综合超市,种类齐全选择多样,非常方便。
小结:商业设施建设小组的同学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了南京商场的变化,发现了家乡商场从无到有,商品从少到多,人们买东西从不便到方便的变化。有请下一小组。
3.文化休闲设施建设小组汇报
预设1:大家好,我们组通过实地走访考察了解了南京文化休闲设施方面的建设。
预设2:我们所住小区以及小区周围有许多便于我们休闲活动的广场或小公园,爷爷奶奶经常在晚饭后和朋友约好一起跳广场舞,既锻炼身体又丰富生活。
预设3:周末,爸爸妈妈还会带我去南京图书馆阅读书籍,去南京博物院感受历史的变迁,去玄武湖公园休闲放松,去体育馆打羽毛球。课外活动非常丰富。
预设4:我们在上网查阅资料的时候,还发现南京市政府专门在网上发布征集关于“南京市文化设施专项规划”的公众意见,真正为南京人民的生活考虑。
小结:文化休闲设施建设小组的同学通过回顾生活、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了南京文化休闲设施建设方面的变化。家乡人民闲暇时休闲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惠民利民的措施也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医疗事业小组汇报
预设1:我们组调查了南京医疗事业的发展。调查中,我们选取了医院为调查对象,调查方法主要是实地参观、采访。上周末,我们一起参观了我妈妈工作的医院。(展示医院门口的照片)我们发现,现在的医院宽敞、整洁。看病就医的人只需要拿着挂号单等待叫号即可,根本不用担心别人插队。(展示人们在医院有序等号的照片)以前是什么样的呢?外婆说,以前的医院很小很拥挤,人们看病时都争着往前挤,还时不时发生冲突。(展示以前医院拥挤就医的照片)
预设2:是的,我的妈妈也说现在挂号很方便,通过手机就可以提前预约挂号,就诊时再到医院取号就诊,能节省很多时间。(出示手机挂号的截图)
预设3:我听外公说,以前生病需要自己掏很多钱,而现在有了医疗保险,不少医药费都可以报销,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小结:听了你们的分享,老师也感同身受。记得小时候我生病了,妈妈带我去儿童医院,挂号排队要等很久,而现在能进行网上预约,家乡医疗事业实实在在的变化就在我们身边发生。
5.新农村建设小组汇报
预设1:我们组登录相关网站了解了关于南京新农村建设的信息。我们了解了“强富美高活”(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乡村社会文明程度高、机制活)新农村建设目标。
预设2:我们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在土地使用制度、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农民增收、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均有创新,同时注重体现南京特色,以确保郊区与全市同步迈入小康社会,推动郊区发展主动对接大都市对农业农村的多重需求。
小结:南京新农村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家乡的新农村建设会一如既往 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们为家乡发展的点赞。
6.交通出行小组汇报
(1)小组汇报:大家好,我们组通过多种方式调查了解了南京交通出行方面的发展,我们想通过情景剧的形式把家乡交通方面的发展呈现给大家,请大家欣赏。
(2)小组表演。
①情境1:老南京人挤公交车抢座位,从来不排队。
②情境2:现在的南京人无论是坐公交车,还是地铁,都能做到先下后上。
③情境3:老南京人出行以坐公交车为主,出行方式单一。
④情境4:现在的南京人出行方式多样,公交、地铁、电动车、共享车……
(3)现场采访:我们组想问一问大家,通过我们的表演,你们发现了南京交通出行的哪些发展变化呢?
预设1:与以往相比,我们的出行方便了,可选用的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多。
预设2:现在乘公交车大家都能做到前门上后门下,坐地铁能自觉遵守先下后上的原则。大家文明有礼、守规则,公民素质稳步提升。
小结:交通出行发展快,家乡变化看得见!同学们,家乡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巨大改善,这是我们看得见、体会得到的。
三、全班交流,赞赞家乡大发展
1.活动一:提炼关键词,我为家乡点个赞
(1)听听家乡人的心里话。
①过渡:同学们,通过这些调查活动,我们看到了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受到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那老百姓的心里有哪些心里话呢?让我们来听一听。
②播放视频。
一位奶奶说: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吃得饱、穿得暖,空闲还能跳跳广场舞,真高兴!
一位叔叔说: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可真好,到处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比小时候的居住环境好太多了!
一位阿姨说:家乡在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很开心。
③小结过渡:家乡的飞速发展,让人们喜在眉梢、乐在心头。
(2)说说家乡人的心里话。
①提问思考:同学们,通过这次调查活动,你对家乡的发展有什么感受?周围的人们又是怎样看待家乡的发展的?请你和同桌交流交流,并选择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大家的看法,然后把这个词语记录在你的便利贴上吧!
②同桌交流,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③全班交流。
预设1:我选择“满意”这个词语,我在调查采访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都表示他们非常满意现在的生活。
点评:好!那请你把“满意”贴到爱心墙上。
预设2:我选择“幸福”,我觉得现在的生活环境这么好,真是太幸福了。
预设3:我选择“便捷”。
预设4:我选择“舒适”。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把便利贴贴到爱心墙上。
或板书:满意 幸福 便捷 舒适 ……
2.活动二:视频大观园,我有家乡新认识
(1)视频分享:同学们,我们在调查中感受到了人们喜悦的心情,直接体会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这儿有一段关于南京发展的视频资料,我们一起来观看。
(2)同桌交流:你对我们的家乡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请和大家说一说。
预设1:我们南京的旅游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预设2:家乡的发展令我骄傲!我为是一名南京人感到自豪!今后,我一定要时时关心家乡发展、努力学习,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
预设3:虽然我只是一名小学生,但我也是南京的一名小公民。从现在开始,我就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多观察生活、关心生活,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小结
同学们,正如大家所说,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领下,南京在各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为家乡点赞,我们为家乡自豪!
四、总结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我们的家乡跨上了时代的列车,服务设施完善完备,教育事业蓬勃向上,医疗水平飞速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我们为身为南京人感到骄傲,我们为家乡点赞,我们爱家乡。(板书:大拇指贴图)
板书设计
12 家乡的喜与忧
家乡的发展
满意 幸福
便捷 舒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