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重力与弹力 课件 (共40张PPT)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重力与弹力 课件 (共40张PPT)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第一节 重力与弹力
自学质疑
2.重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大小如何计算?方向如何
1.力具有哪些性质?它的作用效果有哪些?它的三要素是什么?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力?
3.产生弹力的条件是什么?弹力的方向如何判断?如何判断弹力的有无?
4.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请同学们思考: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了吗?如何变化?足球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动手捏一捏
思考一下:物体为什么会发生形变?
一、力
1.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力的性质
(1)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有力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同时性:发生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同时存在,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2)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对B作用的同时B也对A也有作用,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的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5)独立性:一个物体可同时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每个力都产生独立的作用效果。
3.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力的大小可用测力计(弹簧秤)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产生加速度)
5.力的图示:
作图步骤:
(1)选定合适的标度;
(2)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的长度由力的大小和所选标度确定;
(3)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力的示意图:
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用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
15N
F=30N
F=30N
线段的长度—大小
箭头的方向—方向
起点(终点)—作用点
例1:如图所示,静止的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20N,试画出压力的图示,并说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A
B
F=20N
5N
作图步骤:
(1)四定:标度;作用点;作用线;长度
(2)三标:方向,数值,符号。
6.力的分类:
(1)按照力的产生来源分:
重 力
弹 力
摩擦力
电场力
磁场力
——性质力
(2)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分:
压 力
拉 力
推 力
支持力
吸引力
——效果力
排斥力
观察下面几幅图,判断其是否受力?
成熟的苹果自由下落
蹦极者向下落
向上抛的球最终还是要下落
它们受到的是什么力呢?
二、重力
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问题1: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受力物体又是谁?
问题2:物体受重力,需要与地球接触才能产生吗?
重力是非接触力
问题3: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重力作用,对吗?
二、重力
1.产生的原因: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用弹簧秤测量
在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思考: 同一物体在赤道上重力最___;在两极最____。


注意:重力不等于地球的吸引力,它只是地球吸引力的一部分。
(测量时物体必须保持静止)
G = mg
g = 9.8 N/kg = 9.8 m/s2
①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②是非接触力,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
垂直斜面向下
竖直向下
标出重力的方向
3.重力的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
G
G
重力方向的应用
工人师傅通过重锤确定墙砌的是否竖直
利用水平仪是否滚动以及中间的气泡是否在正中判断桌面是否水平
G
G
G
例2:如图所示,画出均匀矩形木块在不同情况下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4.重心
(1)定义: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把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说明:并不是只有重心受力。
等效替代的思想
(2)重心的位置
①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跟质量分布及物体形状都有关。
③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之外。
①悬挂法
o
②支撑法
(3)确定物体重心的位置
说一说:
质量一定的容器中注满水。当把底部的阀门打开,随着水的流出,容器连同容器中的水的重心位置怎样变化?
先降后升
A
B
D
A
B
C
D
例3:把一个边长为 L 的正方形薄板绕C 点缓慢转动 45°,则物体的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
C
比一比
1.定义: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的改变
微小形变放大
三、形变
弹性形变:
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非弹性形变:
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
2.形变的分类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四、弹力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例:拉力、压力、支持力。
2.产生条件:(请先观看以下图片)
1.定义:
思考与总结:以上两个实例中,细木棍、撑杆有什么共同点?它们对什么样的物体产生了弹力的作用?结合弹力的定义,你能总结出弹力产生的条件吗?
四、弹力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例:拉力、压力、支持力。
2.产生条件:
1.定义:
①物体相互接触
②发生弹性形变
3.方向:
如图,一本重量G =3N的书平
放到水平桌面上,请思考以下问题:
1.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哪个物体
形变产生的?方向如何?
2.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哪个物体形
变产生的?方向如何?
3.压力、支持力的方向与施力物
体形变的方向相同还是相反?
结论1:压力和支持力均是弹力,其方向都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F1
F2
思考与讨论
说一说: 请说出斜面对书的支持力的方向、书对斜面的压力的方向。
F1
F2
如图,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
一重力G =0.5N的钩码,处于静止
状态,请思考:
1.弹簧对钩码的拉力是谁形变
产生的?方向如何?
2.弹簧对钩码的拉力方向与其
形变的方向相同还是相反?
3.若用绳代替弹簧,当挂上钩
码时绳会发生什么变化?绳对钩码
的拉力的方向如何?
结论2:绳的拉力属于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指向其收缩的方向。
F
G
F
G
观察与思考
四、弹力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例:拉力、压力、支持力。
2.产生条件:
1.定义:
①物体相互接触
②发生弹性形变
3.方向:
总是跟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4.大小:
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在弹性限度内)。
弹力的方向
1.指向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
2.与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总结:
1.关于弹力的产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必有弹力的作用
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弹力的作用
C.物体发生了形变,必有其他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
D.两个物体之间有弹力的作用,这两个物体一定都发生了形变
BCD
学以致用
2.如图所示,画出木杆AB所受到的弹力的示意图
A
B
F1
F2
注意方向的确定:压力或支持力与接触面垂直。(此题为面--面和点--面情况)
学以致用
3.画出下列图中各杆和球所受到的弹力
学以致用
如何判断物体是否产生了弹力?
4.小球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本质:斜面与小球之间接触 但没有相互挤压因此没有相互作用力。
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条件法;2.假设法:(1)假设弹力存在看能否推出矛盾的结论,来判断弹力的有无(假想法)。(2)假设把与之接触的物体移除,看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来判断弹力的有无(撤去支撑物法 )。
F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5.小球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1.轻绳的弹力:
A
B
总结:绳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的收缩方向。绳的弹力处处相等。
A
FN
FN
2.轻杆的弹力:
FN
FN
方向不一定沿杆
轻绳与轻杆
图3-3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请先思考实验中的几个问题:
1. 猜想:它们之间可能是什么关系?
2. 实验中弹簧弹力如何确定?伸长量怎样测量?
3. 数据记录
4.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如何找出弹力F与伸长量x之间的关系?你认为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实验数据记录表
个数 钩码质量m(g) 弹簧弹力F(N) 弹簧原长L0(m) 弹簧总长L(m) 弹簧伸长量X(m)
0 0 0.0 0.0
1
2
3
4
5
结论: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 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
F = kx
k: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N/m)。
胡克定律
数据处理:作出F--L和F--x的图像
F/N
L/m
0
F/N
x/m
0
例4:将一个原长为10cm的弹簧挂在铁架台上静止。如果在弹簧下端挂1N的重物A,弹簧长度变为12cm。现将物体B挂在弹簧下端,弹簧长度变为16cm,则物体B所受重力的大小为
N。
3
规律总结:
① 胡克定律公式F=kx中,x是弹簧的形变量大小----伸长量或压缩量。
② 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弹簧本身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同一弹簧,k值不变。
例5:一根轻弹簧,当它受到10N的拉力时长度为12cm,当它受到25N的拉力时长度为15cm,则该弹簧不受力时的自然长度为多少?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少?
推论:ΔF=kΔx
推导:F1=kx1,F2=kx2,故ΔF=F2-F1=kx2-kx1=kΔx 。
因此,弹簧弹力的变化量与形变量的变化量也成正比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