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薇》课件(共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采薇》课件(共18张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2000多年前,有位戍边诗人在卸甲归田的途中感叹到“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他的哀是对故乡的思念······
对亲人的担忧······
还是战争生活给他心灵带来的创伤呢?
今天让我们观其行,闻其言,一起来破解这份历经千年的“未解之哀”。
导入


目录
教学目标
初读·正音吟诵
2
再读·整体感知
3
细读·品味鉴赏
4
课堂小结
5
课后作业
6
1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大意。
2.学习吟诵法,掌握“入”声字和本诗吟诵技巧。
3.把握情感“哀”的丰富内涵。
岁亦莫(mù)止 玁狁(xián yǔn)之故
不遑(huáng)启居 载(zài)饥载渴
靡(mǐ)使归聘 王事靡盬(mǐ gǔ)
维常(táng)之华 四牡骙骙(kúi)
小人所腓(féi) 象弭(mǐ)鱼服
玁狁孔棘(jí) 雨(yù)雪霏霏
初读·正音吟诵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康熙字典》
初读·正音吟诵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红色字体是“入声字”,同学们先标注好喽!
观其行,闻其言,必知其人,也必将知其“哀”。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文中描写了士兵的哪些言行?可分为几个部分?
采薇之行(1-3) 作战之行(4-5) 归家之思(6)
再读·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选择其中一个部分进行细致分析。尝试理解诗歌内容,品味“哀”的丰富内涵,并破译戍边诗人用什么手法表现“哀”。
再读·整体感知
细读·品味鉴赏
(一)采薇之行知其“哀”
薇菜的变化
时令的变化
心情的变化
比兴、重章叠句
思归

细读·品味鉴赏
细读·品味鉴赏
(一)采薇之行知其“哀”
诗人在此运用了比兴、重章叠句的手法。“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实际上写的是时令的变化,以此来表现思归之忧越来越沉重,诗人的“哀”也在时令的变化中发酵得更有滋味。
细读·品味
(二)作战之行知其“哀”
装备之精良
维常之华
岂不日戒?
铺排、象征、反问
自豪之情
兄弟之义
渴望安定
细读·品味鉴赏
棠棣之华,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诗经·小雅·棠棣》
棠棣之花喻兄弟之情
细读·品味鉴赏
(二)作战之行知其“哀”
作战之情是非常丰富的,不仅有自豪之情,兄弟之义,更多的是对国家安宁的担忧,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对家人的思念,这是一种深入骨髓又难以言表的复杂的“哀”。
细读·品味鉴赏
(三)归家之思知其“哀”
离家之景
归家之景
对比、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伤悲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归家之情
细读·品味鉴赏
(三)归家之思知其“哀”
归家之悲已无法言说,诗人只能借离家时飘拂的杨柳,归家时纷飞的雨雪来抒发他内心这一份沉甸甸、百感交集的“哀”。
纵观全诗,我们观其行,闻其言,通过对重章叠句、赋比兴、借景抒情手法的识别,破译了这场跨越千年的未解之哀。他的“哀”中有平凡人的思归之忧,有作战时的些许豪情,有对国家安宁的担忧,更多的是战争带给他的无尽伤悲······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请你以后辈知音的身份给这位戍卒诗人写一封信,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他内心的“哀”。
谢谢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