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备课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备课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 四 单元
单元主题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
学科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
学业质量 1.了解家乡环境的发展变化,并发现存在的问题,结合本地发展尝试提出建设。 2.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单元内容建构图 单元主题 二级课题 三级课题 学生活动方向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 我们当地的风俗 风俗就在我们身边 与自己成长相关的风俗
了解“十二生肖”风俗
认识尊老风俗
奇妙的节日风俗 了解相同节日的不同风俗
当地特有的节日风俗
探究当地节日风俗蕴含的愿望和情感
风俗的演变 调查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的风俗
讨论有争议的风俗
关注被遗忘的优良风俗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交流会 了解我国民间艺术多性样
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
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 了解当地的民间艺术
探究民间艺术
感受民间艺人的努力与智慧
保护民间艺术 知晓民间艺术衰落的困境
探究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
寻求民间艺术的保护措施
家乡的喜与忧 家乡的发展 调查家乡的发展变化
感受家乡发展带来的好处
我为家乡发展出力 发现家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畅想“家乡发展建议书”
整体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这一学习主题,设计了《我们当地的风俗》《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家乡的喜与忧》三课内容。 《我们当地的风俗》首先从学生较为熟悉的家乡风俗人手,引导他们了解当地的风俗及其蕴含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性看待风俗演变。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引导学生了解全国各地和当地的民间艺术,认识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并能够积极投身于民间艺术的保护之中。 《家乡的喜与忧》立足家乡的整体发展变化,引导学生通过调查活动,既能感受到家乡发展带来的巨变,又能认识到家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 三年级下册从家乡的位置、风景等引导学生具象化了解家乡,而本单元则侧重从家乡的文化形态与家乡整体发展变化的角度,提升学生对社区和家乡生活领域的社会性学习。本单元落脚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切实感受和客观认识家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激发他们参与家乡建设的积极性,能以谏言献策的方式参与到家乡建设中,以帮助学生成为家乡发展的积极关心者、参与者和建设者。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三年级下学期对于家乡进行了具象化的了解,对于家乡的地理位置、物产、风景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家乡有了初步的热爱。 本单元的家乡文化形态较为抽象,四年级学生对其认知并不深刻。本教材有意地选取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家乡风俗、民间艺术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并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家乡的风俗,关注家民间艺术的发展与衰落问题,并让学生初步发散思维提出建议,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切实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
单元 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当地节日风俗,体会风俗所蕴含的意义,学会理性对待风俗的演变。 2.通过探究、访问等方式了解民间艺术,感受民间一人的聪明才智,为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做贡献力量。 3.通过调查、访谈等活动,了解家乡发展的变化,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树立主动为家乡建设做贡献的意识。
重难点 1.从风俗、民间艺术角度了解和关注家乡文化。 2.通过调查,感受和认识家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激发他们参与家乡建设的积极性,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核心概念 (大概念) 为家乡代言
大情境 (大任务) 受新冠病毒的影响,我们暂时无法畅游祖国大好河山,为了调节枯燥的生活,我们想要进行一场“云游山河”活动,现在招募各地的推介视频,请同学们认真调查研究,搜集相关素材,介绍自己的家乡特色艺术及风俗,为家乡代言。
单元任务群
任务一 课型 新授课
学习内容 风俗圈的兴衰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通过调查、网上搜索等了解与自己生活相关的节日风俗,体会这些风俗所蕴含的美好祝愿。 2.借助视频等资料,感知风俗的演变,正确辨析需要淘汰或变革的风俗,建立《风俗存留簿》。 3.以实际行动传承优良风俗,树立保护优良风俗的意识。 1.介绍各地风俗,说出风俗名称以及寄托的情感。 2.分组讨论:辨别风俗的变革或淘汰。 3.制定《传承优良风俗倡议书》。
单元任务群
任务二 课型 新授课
学习内容 民间艺术访谈录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1.借助《中国行政区划》标注民间艺术所属地,归纳我国民间艺术特点。 2.通过采访长辈、查阅资料等途径了解当地的民间艺术,探究其产生的原因,提高对民间艺术的认知水平。 3.利用采访探究家乡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及保护措施,提高民间艺术保护的实践能力。 用地图标注总结出民间艺术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突出特征。 2.说出民间艺术产生、衰落的原因,能提出可执行的保护措施。
单元任务群
任务三 课型 新授课
学习内容 家乡的荣辱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1.通过观看家乡老照片、采访长辈、城市发展视频等方式多方面说出家乡的变化。 2.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家乡建设的意识。 1.完成家乡调查录。 2.书写《家乡发展建议书》。
单元任务群
任务四 课型 单元展示课
学习内容 我为家乡代言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根据所调查内容,选取家乡特色点,利用PPT或视频形式为家乡代言。 能说出家乡风俗、民间艺术、发展等的独特之处
课时备课
课题(二级课题) 风俗圈的兴衰
课时 3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通过调查、网上搜索等了解与自己生活相关的节日风俗,体会这些风俗所蕴含的美好祝愿。 2.借助视频等资料,感知风俗的演变,正确辨析需要淘汰或变革的风俗,建立《风俗存留簿》。 3.以实际行动传承优良风俗,树立保护优良风俗的意识。
学习活动 深度学习 评价任务 素养体现
出示大任务:我为家乡代言 受新冠病毒的影响,我们暂时无法畅游祖国大好河山,为了调节枯燥的生活,我们想要进行一场“云游山河”活动,现在招募各地的推介视频,请同学们认真调查研究,搜集相关素材,拍摄微视频,介绍自己的家乡特色艺术及风俗,为家乡发声。 任务一:风俗推介会 1.为家乡发声,从了解当地风俗开始,今天我们进行风俗推介会,请搜集各地风俗资料,资料范围:伴你成长的风俗、十二生肖风俗、尊老敬老风俗、节日风俗、当地独特风俗…… 风俗名称地域风俗内容或故事寄托的祝愿和情感
2.交流搜集的风俗相关内容。 分析 分享相关风俗,并说出寄托的情感。 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
任务二:风俗辩论会 1.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也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分组讨论风俗的存留或变革。 风俗名称风俗的主要活动淘汰或变革的理由可能替代性活动
2.梳理适应发展的风俗,建立《风俗存留簿》。 理解 分析 说出淘汰或变革的理由以及可替代性活动 政治认同
任务三:优良风俗承袭路 1.思考:优良风俗带给我们的意义。 2.我是风俗传承小使者 制定并签署《传承优良风俗倡议书》,号召同学们争做风俗传承小使者,从自身做起,从身边风俗开始,传承优良风俗。 补充:签订倡议书要有签署活动,签字、按手印,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分析 说出优良风俗带给我们的生活意义。 政治认同
课时备课
课题(二级课题) 民间艺术访谈录
课时 3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借助《中国行政区划》标注民间艺术所属地,归纳我国民间艺术特点。 2.通过采访长辈、查阅资料等途径了解当地的民间艺术,探究其产生的原因,提高对民间艺术的认知水平。 3.利用采访探究家乡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及保护措施,提高民间艺术保护的实践能力。
学习活动 深度学习 评价任务 素养体现
任务一:“我”的自述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注所列举的民间艺术所属地区。(见教材82页《中国行政区划》) 2.根据地图标注,总结民间艺术的突出特征。 分析 综合 说出民间艺术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特征 政治认同
任务二:“我”的出生 1.查阅资料,搜集当地民间艺术的资料: 当地民间艺术名称你对它的了解
2.小组探究:当地民间艺术产生的原因。 补充:阐述原因时要说明依据 分析 阐述民间艺术产生的原因 政治认同
任务三:“我”的成长 民间艺术的成长中发生了一点小状况,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任务: 1.小组为单位,借助采访探究某项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2.交流讨论民间艺术的保护措施,加以筛选,将可实施的措施建立执行台账。 分析运用 说说民间艺术的保护措施。 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
课时备课
课题(二级课题) 家乡的荣辱
课时 2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家乡老照片、采访长辈、城市发展视频等方式多方面说出家乡的变化。 2.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家乡建设的意识。
学习活动 深度学习 评价任务 素养体现
任务一:家乡大调查 1.借助多种形式搜集家乡的变化,设计完成“家乡变化调查” 【搜集提示】 调查对象:公园、图书馆、超市、商场、农贸市场、马路、医院…… 调查方式:观看照片、视频、采访…… 呈现形式:可采用视频、PPT、图文结合等 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形式调查内容差异变化
2.分享交流,从各方面总结家乡的变化。 分析 理解 综合 说出变化之处 政治认同
任务二:家乡新规划 1.根据你的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写一份“家乡发展建议书”,共同为家乡的发展出力献策。 【要求】 内容合理,贴合生活实际; 建议可行、可实施; 2.小组讨论,综合建议书,每组派代表分享,其余同学评价其可行性。 分析 综合 运用 写出真实可行的建议 健全人格
拓展活动指导展示方案
课题) 我为家乡代言 课时 2
活动目标 根据所调查内容,选取家乡特色点,利用PPT或视频形式为家乡代言。
活动过程 评价任务
任务一:资料筛选指导 1.知识储备 a.结合学过的知识,用表格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课本中的知识点。 b. 材料删选 一是切合主题选材料,二是材料真实、典型有新意。 2.我为家乡代言 (1)选取切入点 (2)语言凝练、优美。 研究调查形式丰富、内容合理。
任务二:分享展示 1.:结合PPT或视频进行分享 2.将家乡的特色之处用语言的形式展现出来。 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说出2处家乡特色,语句通顺 说出3处一上家乡特色,语言运用优美
任务三:学生间相互评价,老师评价并指导,评选“家乡代言人”。 评选“家乡代言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