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七下教案 2023春 最新课题 4.2情绪的管理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本课为 1 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第一课的第二框,本单元接续青春生命成长的主题,旨在从“情绪—情感—情操”这条完整的发展线索来呈现学生的品德心理成长,并对学生的道德与价值观进行引导。 本课由“情绪表达”“情绪调节”两目组成。第一目“情绪表达”引导学生了解情绪,知道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我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第二目“情绪调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绪感受,学会调节情绪的一些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帮助他人改善情绪。学情分析 本册教材的第一课已初步涉及情绪调节的知识,本课承接第一课,初中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面对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的矛盾心理,情绪上也会出现波动,有时相当激烈、粗暴甚至失控,平常小事在他们那里也可能引起很强烈的反应。他们有时情绪高涨、热情洋溢,有时又消极低沉、孤独压抑。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本课依据学生青春期情绪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了解并以适当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正确看待负面情绪,掌握调适情绪的方法和技能;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积极应对青春生活,同时能够感染他人或帮助他人改善情绪。教学目标 七下 4.2 《情绪的管理》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 【健全人格】能够自主调控自身的情绪波动,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4)知识目标:认识适度负面情绪的作用及调节持续负面情绪的方法。 能力目标: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学会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能够运用情绪调节的方法帮助他人改善情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情绪表达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践行友善、和谐、文明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重点 情绪表达的特点,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感受,恰当的表达情绪。教学难点 合理调节情绪。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1.【展示课题及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学习更有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是:(展示目标、学生朗读) 2.【导入新课】 方案1——视频提兴趣,学习更有趣 【新闻链接】世界杯来了,“综合征”也来了 “世界杯综合征”主要指部分球迷因球赛产生较大情绪起伏导致的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2022年11月22日,阿根廷爆冷后,部分球迷患者出现了胸闷气短的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头晕、恶心、抽搐等症状。据调查,世界杯后有7成球迷都会患上“世界杯综合征”。为了应对比赛期间突增的球迷患者,不少医院都开设了“世界杯综合征”门诊,24小时接诊,应对突发状况。 观看材料并思考:为何看个球,还会看到上医院?你有类似视频中男子这样情绪失控的经历吗?你当时是如何表现的? ▲ 配套视频:世界杯看球把电视砸了? 方案2: 阅读课本材料P39“运用你的经验”,分组讨论并回答: (1)回想一件让你特别兴奋或特别愤怒的事情,你当时是如何表达自己情绪的?你周围的人又是如何表现的? (2)与同学交流,看看大家情绪表达的方式是否一样,这些表达方式给身边的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3)与同学讨论,看看大家是如何调节自己情绪的,有哪些好的方法。 参考答案:(1)根据你的实际, 谈谈当时的情绪体会,以及给周围人带来的情绪感染。(2)不一样。有同学受到委屈,喜欢大哭一场,大家看到了都要过来劝解。有同学不高兴的时候就阴沉着脸,谁都不爱搭理,搞得大家都很没趣。(3)有同学考试考砸了,心情不好,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听喜欢的音乐;有同学挨老师批评,到操场打篮球发泄自己的情绪;暑假,有同学外婆去世了,他很伤心,去外地旅游了几天;等等。 师总结: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即使没有语言的交流,一个表情、一个声调、姿态和动作所表达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周围的人。 明确目标,学习有方向 通过一则新闻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情绪调节的思考,导入本课主题。 通过让学生回顾令自己特别兴奋或特别愤怒的事情,引导学生反思不同的情绪表达方式会给他人带来不同影响,从而引出本课关于情绪表达、情绪调节的内容。新课讲授 (一)情绪表达 1.为什么要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 ①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即使没有语言的交流,一个人的表情、声调、姿态和动作所表达的情绪,也会影响周围的人。 ②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 【漫画解读】踢猫效应 观看漫画并回答:漫画中人物的情绪发生了怎么样的传递?会有什么后果? 踢猫效应: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踢猫效应是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 ▲ 配套视频:踢猫效应 师总结:不良情绪是可以传染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负面情绪,如果处理不当,负面情绪就会像“踢猫效应”一样不断向外传染,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工作生活。 2.我们应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探究与分享】小平的情绪 阅读教材P40“探究与分享”,完成: (1)分组情境表演:小平会以何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 (2)根据情境表演,讨论哪些表达方式是恰当的。 答案与解析:①小平可能会因为好朋友的不守信用而大发脾气。这样会伤害到自己与好朋友的友谊。②小平可以心平气和地告诉自己的好朋友他的做法是错误的,希望好朋友下次不要这样做了。这样可以获得朋友的认可,也可以让朋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③小平可以转变一下想法,反正大家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秘密,可以和大家共享,自嘲一下。 师总结:每个人都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同时,也要了解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对于处在负面情绪状态的人,要尽力给予帮助。 【新闻链接】有一种病,叫“路怒症” “路怒症比例高”:美国汽车协会交通安全基金会的调查数据显示,路怒症经常表现为带有暴力倾向的行为,51%受访驾驶人曾故意尾随、紧逼前方车辆。按照这个比例来算,全美有1.04亿驾驶人曾开车撞击其他车辆的保险杠。 ▲ 配套视频:路怒症 讨论并回答:你如何看待“路怒症”?有人说:“路怒症”是一种病,需要治疗。你认为应如何预防和治疗“路怒症”? 答案与解析:“路怒症”是一种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管理和控制,不仅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而且可能会酿成悲剧,我们要合理地调节情绪,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二)情绪调节 1.不同的情绪感受对我们的影响: ①正面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 ②负面情绪: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则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知识链接】“野马结局” 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常叮在野马的腿上吸血,不管野马怎样暴怒、狂奔,就是拿这个“小家伙”没办法,不少野马被活活折磨死。动物学家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极少,远不足以使野马死去,野马的死因是暴怒和狂奔。后来人们把因芝麻小事而大动肝火,以致因别人的过失而伤害自己的现象,称之为“野马结局”。 ▲ 配套视频:野马结局:极小蝙蝠也可以杀死一匹野马 【探究活动】积极面对“emo” 考试成绩不理想,我“emo”了。今天食堂排长队,我“emo”了。怎么有做不完的作业,我“emo”了......近来,“emo”成了年轻人的新宠,表达一种颓废、不开心、郁闷、失落的情绪。我们要学会积极面对负面情绪,这些都是我们成长所必须经历的。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视频中有哪几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来面对emo? ▲ 配套视频:跟emo说拜拜 答案:视频中提到的调节负面情绪的方法有:找朋友倾诉(属于情绪的合理宣泄)、运动(属于转移注意)。 师给出知识点: 2.合理地调节情绪: ①意义: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外显表情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②方法: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调节情绪的方法,归纳起来,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 【知识运用】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下列图片分别是哪种调节情绪的方法。 观察四组图片,思考并回答:这些图片分别是哪种调节情绪的方法? 参考答案:左上两张图调节情绪的方法是改变认知评价(换位思考, 如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右上两张图调节情绪的方法是转移注意(暂时回避,如跳舞、画画、爬山、听歌等)、左下图调节情绪的方法是合理宣泄(宣泄情绪,如在合适的场合大哭一场、无人的地方放声高歌、找朋友倾诉等)、右下图调节情绪的方法是放松训练(消除紧张,如深呼吸、肌肉放松,闭上眼睛想象一些美好的地方或事情等)。 3.掌握调节情绪方法有什么意义(或作用): ①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 ②运用情绪调节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帮助同学家人改善情绪,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 【方法与技能】如何安慰他人 师预设几个情境,如:同学因为没有完成作业受到老师的批评而难过,你应该怎么安慰他;爸爸下班回家,谈起工作上的一件烦心事,心情很不好,你该对他说些什么;等等。 学生思考并回答:遇到这些情境时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P41“方法与技能”列举的如何安慰他人的几种方法,看一看大家分享的方法哪些是与教材一致的,哪些是教材未体现的。 师出示相关图片举例,疫情期间,在武汉的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带领患者跳舞。 【新闻链接】逆转夺冠!神奇的“心理按摩” 教练的“心理按摩”:2022亚洲杯决赛,上半场中国队比分落后于对手韩国队,“中场休息时,我告诉队员首先就是不要泄气,要放下包袱,放手去搏。”在鼓励队员的同时,水庆霞也启动了赛前制定好的预案,下半场比赛,先是换下了有伤在身的王霜,而此后替补出场的小将张琳艳也不负众望——在不到5分钟内扳平了比分!及时调整战术加临阵“心理按摩”,教练的指挥是逆转夺冠的一大关键。 ▲ 配套视频:逆转!绝杀!女足夺冠 观看材料并思考:如果队员不能控制好情绪,背负压力比赛,能够取胜吗?你有类似这样的经历吗?和大家分享下你的看法和感受。 通过这个心理学的理论,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通过小平经历的一件事情,帮助学生了解情绪表达的不同方式,判断哪些情绪表达方式是恰当的,并学会合理地调节负面情绪。 “路怒症”是汽车时代一个世界通病,发生率很高,危害巨大。通过讨论如何预防和治疗“路怒症”这一社会问题,引导学生要合理调节情绪,学会做情绪的主人,帮助学生学习愤怒管理。 通过学习什么是“野马结局”、出现“野马结局”的原因,启示要小心自己的负面情绪“脱缰”,以致因别人的过失而伤害自己。 通过讨论网络热词“emo”,引导学生学习积极面对这些负面情绪,并引出下一知识点——调节情绪的方法。 现学现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调节情绪的4种方法。 基于青春期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自我意识强,缺乏共情的能力,不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选取“如何安慰他人”这一内容,意在弥补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可能存在的缺失。 情绪是“神奇果”,中国女足亚洲杯逆转夺冠,告诉我们情绪调节对比赛结果十分重要,通过这一事例引导学生要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要做情绪的主人,管控自己的情绪,学会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也知道了调节情绪的各种方法,除了主动、自觉调控自己的情绪,我们还可以帮助同学、家人改善情绪,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课堂练习 略。(详见配套课件P16-P27)课后拓展 【拓展空间】教材P41 课后分享: 从抑郁、悲伤、恐惧、嫉妒、憎恨和焦虑等情绪中选择一种,提出你的调节方法,与同学交流分享。 通过让学生任选青春期出现较多的一些负面情绪中的一种,提出调节方法,以锻炼学生的情绪调适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积极健康地生活,引导与启发学生将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相统一。因此在教学中本着“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理念,努力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参与;激发兴趣,吸引参与;动手实践,主动参与;质疑互动,全面参与,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新课标改革的步伐仍在不断迈进,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学反思性分析对于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督促自己在思考中进行自我鞭策,自我总结和提高,而且在教学中教师时刻要注意捕捉教育信息,一方面要深入关注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多了解学生的兴趣、行为和困惑;另一方面要多留意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并把它引入课堂,让学生去判断,去分析,去讨论,这样他们才会真正懂得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现象值得发扬,哪些现象要批评,对他们及时进行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行为与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