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七下教案 2023春 最新课题 2.2青春萌动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本课为 1 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第二框,由“异性朋友”“异性情感”两目组成。第一目“异性朋友”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是正常的,与异性交往,成为朋友,有利于自身的成长;但如果与异性交往的方式方法不当,也可能给自己带来烦恼;第二目“异性情感”帮助学生知道对异性的朦胧情感是青春成长的正常现象,但这种朦胧情感不是真正的爱情,引导学生学会理智处理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学情分析 中学阶段,学生逐渐进入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青春期,对异性的欣赏与关注逐渐开始并日趋强烈。学生的生活经验匮乏,受于传统观念或者舆论压力的影响,可能会误解误读青春期出现的正常情感,因而在内心产生压力甚至自责等消极否定的情绪。他们对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以及爱情所包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因此,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异性友谊,对促进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目标 七下 2.2 《青春萌动》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 【健全人格】认识青春期的身心特征,建立同学间的友谊, 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5)知识目标:了解青春期的我们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现象;知道对异性的欣赏和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能力目标: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与尺度,建立与异性之间的情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正确认识异性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教学重点 知道异性相处的必要性和注意的问题,正确认识情感朦胧。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对待异性情感,如何正确认识爱情。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1.【展示课题及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学习更有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是:(展示目标、学生朗读) 2.【导入新课】 方案1——视频提兴趣,学习更有趣 【新闻链接】神仙爱情!学霸情侣双双直博!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医学专业学生,莫郁瑶、刘禹泽相恋四年,两人经常一起上课,一起泡图书馆,一起做实验,还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如今他们双双直博成功,都是各自喜欢的专业! ▲ 配套视频:学霸情侣边谈恋爱边双双直博 观看材料并思考:有人说“学习型情侣”能促进双方学习,也有人说这不可能!还是初中阶段的我们,对于“恋爱”,你有什么看法? 方案2: 人们经常说,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男人与女人,我们不能避免地要和另一种性别的人打交道。在中学阶段,同样如此。 阅读课本材料P18“运用你的经验”,写一写: 写出你心目中理想异性的特点,看看这些特点集中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男性:自信、积极主动,做事果断、心态阳光,长相帅气等。女性:心思缜密、温文尔雅,喜欢微笑,长得漂亮等。 师总结:年幼时,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非常自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了青春期,在男女生交往中会出现一些敏感问题。这也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青春萌动。 明确目标,学习有方向 通过一则新闻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对校园男生女生交往的思考,导入本课主题。 本活动引导学生对自己心目中理想异性的特点进行描述,并尝试进行归类,旨在引导学生对异性朋友、异性情感有初步的感知,为学会与异性相处奠定基础,开启本框内容的学习。新课讲授 (一)异性朋友 步入青春期,伴随着生理、心理的双重发展,一股从未有过的心潮悄然涌动,带给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这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这是正常美好的情感体验,也是我们长大并逐渐成熟的标志。 但是,看似再平常不过的“交往”,却多了一些不大不小的烦恼。 来看看同龄人的烦恼:小梅和大海的故事 【探究与分享】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阅读教材P18-P19“探究与分享”,讨论并分享: (1)小梅和大海的苦恼有什么共同特点? (2)在成长过程中,你有过类似的苦恼吗? (3)你认为小梅和大海怎样才能摆脱苦恼? 参考答案:(1)小梅和大海都希望自己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很在意自己的形象;(2)有过;(3)正确认识自己,坦然大方地与异性同学沟通交流,做到主动热情、自重自爱。 师总结:在异性面前更想表现自己美好的一面,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是青春期发展过程中一种正常现象,不必担心与烦恼,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青春期。 师展示知识点: 1.与异性相处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和异性相处): 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我们与异性相处,成为好朋友,并不仅仅是性别的吸引,而是能从对方身上看到某些优秀品质,这些品质吸引着我们。 【知识补充】“异性效应” “异性效应”也叫“磁铁效应”: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指的是当异性存在时个体会产生一些生理或心理上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被认为是有益的,可以提高行动的效率,或是产生愉悦的心境。这种效应尤以青少年为甚。其表现是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这是因为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与异性交往,成为好朋友,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但与异性交往中的不当行为也会给学生带来烦恼。因此,掌握好与异性交往的原则和尺度问题非常重要,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某校对男女同学交往提出的倡议”。 【探究与分享】你赞同这样的校规吗 阅读教材P19“探究与分享”,讨论并分享: (1)你赞同这样的校规吗?为什么? (2)你还想提出哪些倡议?请说明理由。 (3)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本班的男女同学交往倡议书。 参考答案:(1)赞同。因为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异性之间的友谊,可能让人敏感、遭到质疑,但只要我们要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这份友谊就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2)我对校规的倡议:①引导男生女生适当交往,不作过于严格的规定。②建议利用相关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中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的青春期教育,排解不良心理。③学校举办适合男女生共同参加的活动,引导男女生适度交往,增强异性间的交往能力。④鼓励学生互帮互助,有助于了解异性,正常交往等。(3)交往倡议书:①端正态度,广泛交往。男生女生交往要广泛,不要单独相约,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交往尺度应把握在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基础之上。②言行适当,自然大方。男生女生交往言行要适当,自然大方。既不过分夸张,也不闪烁其词;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既不过分拘谨,也不过分随便;既不过分冷淡,也不过分亲昵。③互相尊重,平等待人。男生女生交往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和意愿,不要随意干扰对方的生活和学习,不可向对方提出无理要求,更不能强迫对方服从自己的意志。④自爱自重,珍惜自己。男生女生交往要爱护自己的名誉,珍惜自己的人格,懂得保护自己。只有懂得自爱自重,才能赢得对方真正的尊重和友情。 师总结知识点: 2.与异性同学交往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我们要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二)异性情感 【探究与分享】朦胧的情感 阅读教材P20“探究与分享”,讨论并分享: (1)夏夏和彬彬的心情,你能理解吗 (2)如果你是彬彬,你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参考答案:(1)能理解,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2)需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彬彬可以向老师说明雨薇家的具体情况,号召班里的同学都来帮助雨薇。他可以和大家一起帮助雨薇摆脱困境,淡化朦胧的情感。 【探究活动】关于“早恋”的话题 师提出“早恋”这个话题,学生自由发言:早恋它是什么东西?你是怎样理解爱情的? 参考:早恋是个青苹果,青春的青苹果,谁采摘了,谁就会品尝生活的酸涩,而尝不到熟果的甜蜜。早恋是一支玫瑰花,当你送人浪漫时,不但会刺痛对方,也会刺痛自己……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爱情既意味着欣赏与尊重,更需要责任和能力。 师展示老师、家长面对早恋的各种应对招式,强调: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异性的情感大多为欣赏、崇拜、羡慕或者是认同,这和真正意义上的爱情是不一样的。因为爱情不仅表现为双方相互爱慕、理解,有极大的幸福感,更重要的是准备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如建立家庭、养育子女、赡养老人等。中学生应多在集体活动中进行异性交往,更广泛的人际关系会让我们了解各种禀赋、气质的异性同学,这会更多受益。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师总结: 1.如何对待异性情感: ①认识: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理解为爱情。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②做法: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阅读感悟】一个苦恼女孩儿的来信 教师给学生留出充分时间阅读苦恼女孩儿的来信和老师的回信,细细体味其中的意蕴。 在学生阅读基础上,师引导学生交流感悟。可以完全放开课堂,悉心倾听学生的真实感悟;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几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女孩儿为什么会产生烦恼?你觉得老师的回信有道理吗?你是怎么理解爱情的? 【拓展链接】最好的爱情大抵如此——革命年代的红色情书 周恩来与邓颖超:1919年初夏,在天津一次同学集会中邓颖超与周恩来相识。1925年8月8日,两人在广州结婚。当时,他们当着许多朋友的面宣布,把“互爱、互敬、互助、互勉、互商、互谅、互信、互识”作为相伴终身的准则。 瞿秋白与杨之华:1923年底,杨之华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当时瞿秋白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两人在这里相识、相恋。1924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纪念日这天,瞿秋白和杨之华在上海结婚。 夏明翰与郑家钧:夏明翰是五四运动时湖南学生联合会主要领导人。两人于1926年结婚。郑家钧曾经一字不识,在夏明翰的帮助下她努力学习。1928年3月20日,夏明翰被叛徒出卖在汉口余记里刑场英勇就义。在狱中,他给郑家钧写下了一封诀别的情书。 邓稼先夫妇:邓稼先与妻子许鹿希自幼相识,两个人无论在性格和学识方面都十分般配,堪称天作之合。1958年邓稼先接到一项绝密任务,许鹿希问:“调哪儿去?去干什么?”,统统不能说。许鹿希明白,丈夫一定是要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她当即表示支持。28年间,他们放弃和家人相处的时间,隐瞒所有的亲朋好友,毅然选择为国家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所有。 ▲ 配套视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背后的故事 师总结: 2.如何正确认识爱情: 对异性的欣赏和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爱情既意味着欣赏与尊重,更需要责任和能力。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探究活动】真正的爱情 观看视频《疫情中的感人爱情》,讨论并回答:你能感受到视频中人物的真挚情感吗?有人说“爱情是最伟大”,那为什么在疫情面前有人选择放弃?说说你的想法。 观看视频《谈场铁路恋爱有多浪漫就有多难》,讨论并回答:你觉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在生活中,你看到过真正的爱情吗?可以结合自己父母和亲友的经历来说一说。 ▲ 配套视频:疫情中的感人爱情 ▲ 配套视频:谈场铁路恋爱有多浪漫就有多难 本活动以青春期学生遇到的典型的青春期烦恼为情境,让学生懂得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是正常现象,要学会坦然面对,学会调适青春萌动带来的烦恼。 补充知识,科学了解异性交往的重要性。 本活动以“假如某校有这样的校规”的形式,呈现异性交往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异性交往的意义、与异性交往应掌握的原则与尺度等问题进行思考。 本活动引导学生懂得对异性的好感并不是真正的爱情,要掌握好与异性相处的原则和尺度,建立异性间的纯真友谊。 通过讨论“早恋”这个话题,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期对异性的情感大多为欣赏、崇拜、羡慕或者是认同,这和真正意义上的爱情是不一样的,告诉学生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如何正确处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 本活动以老师的回信形式,告诉学生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如何正确处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 通过了解“革命年代的红色情书”的几个案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最好的爱情!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爱情更需要责任和能力! 通过展示疫情中的感人爱情,告诉学生爱情是美好的,它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激励、情绪上的欢愉、生活上的充实,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健全自己的人格,培养“爱的能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我们在了解男生女生性别差异的基础上,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和尺度,懂得萌发对异性的朦胧情感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正确认识异性之间的朦胧情感,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课堂练习 略。(详见配套课件P18-P26)课后拓展 【拓展空间】教材P22 课后活动: 访问家人或者其他比较熟悉的人,了解他们对爱情的看法,听听他们对如何处理青春期异性情感的建议。 访谈建议: 主要以邀请被访者讲述故事的方式完成; 可以根据内容设计访谈提纲、确定访谈时间等; 可以利用网络、电话、书信,也可以面对面访谈。 访谈结束后,完成一份访谈小结,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收获。 本活动旨在指导学生通过不断学习获取爱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设置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好奇心从而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2.针对青春萌动的感情,我们不能扩大但也不要置之不理。 3.本课的内容学生会起哄、会故意捣乱,但是内心还是非常希望老师指引他们的。我们的课堂是唯一能够直接明白的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如何正确理解爱情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