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3年道德与法治中考时政专题十一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时政热点跟踪】素材一: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素材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素材三: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202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文件提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一、重要意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党中央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二、重点工作做好2023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文件包括9个部分33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一)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1.全力抓好粮食生产。2.加力扩种大豆油料。3.发展现代设施农业。4.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5.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2.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3.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4.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三)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1.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3.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4.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1.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2.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3.稳定完善帮扶政策。(五)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1.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2.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3.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4.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1.促进农民就业增收。2.促进农业经营增效。3.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七)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1.加强村庄规划建设。2.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3.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4.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八)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1.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2.提升乡村治理效能。3.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九)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1.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2.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3.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命题角度分析】考点链接一:命题创新设计1.中央一号文件连续20年聚焦“三农”,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哪些观点?(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表明了什么 )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②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和保障人权;③我国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走共同富裕道路;④党和政府努力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⑤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体现了哪些新发展理念?简要说明理由。(1)协调理念。理由: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挑战。(2)共享理念。理由: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3.为什么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①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②是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基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③是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提高农民生活质里的需要;④是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实现我国现代化强国。4.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何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村产业振兴。②有利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高质里发展。③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④有利于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⑤有利于补齐农村农业发展短板,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等。5.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国家:加强人才、科技、资金等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建设富裕乡村;加强环境治理,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乡村普法建设,建设法治乡村;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建设文明乡村。(2)公民(青少年):主动学习和宣传党中央有关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积极参加支援乡村建设的公益活动,勇担社会责任等。考点链接二:资源与环境1.我国资源问题的基本国情是什么?①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2.美丽中国的内涵和重要性?(1)内涵:美丽中国,不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2)重要性: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考点链接三:公平正义1.公平的意义: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②公平是社会稳定进步的重要基础。2.如何坚守公平 ①个人维护公平,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②制度保障公平,无论立法或司法,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3.正义的内涵:正义的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4.正义意义:①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②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考点链接四:共享发展成果1.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①这是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2.为了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②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人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考试题预测】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其依据是( )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②我国仍处于社会化主义初级阶段③城乡发展不均衡④农村脱贫攻坚任务还没有完成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2.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这说明( )A.国家积极采取措施,杜绝教育不公平现象B.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C.我国优先发展教育,彻底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D.教育公平能够解决一切社会问题3.新时代有新的奋斗目标,在脱贫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2050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 )①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同时富裕②促进社会公平,实现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③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④实现平均分配,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4.2023年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发布的首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 )①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增收②消除城乡差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③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要求,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抓好粮食生产需要( )A.把粮食生产作为乡村振兴的中心工作B.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让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C.坚持自立自强,拒绝开放合作D.守住14亿亩耕地红线6.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稳定完善帮扶政策。下列措施,能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有( )①积极实施地方特色产业提升行动②大力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③着重加强“救济式”扶贫的作用④用改革激活科技兴农引擎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7.2023年2月13日,中央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举措( )①能够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②体现了协调、共享的新发展理念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表明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8.202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这表明解决“三农”问题( )A.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B.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C.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D.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9.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这体现出( )A.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B.我国以农村工作为中心C.农村实行村民自治 D.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10.2月13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二十个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对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持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全面深化改革③实现城乡同步富裕 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2022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进展。“三农”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为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赢得了主动权。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三农”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的原因有哪些?(2)作为青少年,可以为推动乡村振兴,推进“三农”工作做些什么?参考答案:1.C 2.B 3.C 4.B 5.B 6.B 7.B 8.B 9.D 10.B11.(1)分析“三农”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的原因有哪些?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②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③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共享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道路;④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农民素质显著提高,科技助力农业发展;⑤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等等(2)作为青少年,可以为推动乡村振兴,推进“三农”工作做些什么?①努力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准备投身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去;②节约资源、爱护环境,为乡村绿色发展做贡献。③主动学习和宣传党有关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积极参加支援乡村建设的公益活动,勇担社会责任。④积极就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